志願軍第一智囊,彭德懷眼中的諸葛亮,說美軍打哪美軍就會打哪
電報這一通訊方式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電報的局限性太多,如果字數比較少還可以,如果電報的內容比較多那麼會比較麻煩。這種情況在沒有電話的時候會顯得更加的突出,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我們經常因為電報傳輸的不及時而出現很多的損失。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遠離國家遠征異鄉的一次重大軍事行動。在整個抗美援朝時期,電話在我們志願軍中是非常少見的,畢竟都是野外作戰。在一次同美軍的戰役爆發之前,彭德懷元帥需要將戰役的部署電文發送給擔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的鄧華將軍。
戰役部署電文字數非常的多,如果按照傳統方式這麼一點點來做的話,可能要發送好幾天,才能將這封電報全部發送過去。但是戰場上瞬息萬變,每一秒鐘都可能出現巨大的變化,這種傳輸方式明顯是不可行的。這個時候作為我們志願軍的第一智囊的解方將軍提出了一個辦法:所有熟悉電台的人員同時上陣,多部電台一起使用,彭德懷元帥口述戰役部署時,這些人有的負責草擬,有的負責翻譯,有的負責傳述。將傳統的電報發送模式全部改革,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電報的傳輸。
事後彭德懷元帥對解方將軍是大加讚賞,解方將軍作為解放軍的第一智囊,那可是彭德懷眼中的諸葛亮,絕對的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什麼呢?因為解方將軍曾多次準確的預判到美軍的軍事行動。他說美軍打哪,美軍就會打哪。就是這麼厲害!
比如說在1950年8月, 解方將軍就曾經預判到美軍會進行仁川登陸,到了9月15日美軍果然在仁川登陸。解方將軍可不會周易更不會八卦,他的預判都是根據戰爭形勢來的。比如說這次的仁川登陸,當時中國志願軍已經遠離國土深入到朝鮮境內,後方兵力非常的空虛。如果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的話,就會對我們人民軍形成前後夾擊,所以解方將軍才會有這樣的預判。只有一個足夠了解戰爭,足夠了解敵人的優秀將領才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諸葛亮可不是那麼好當的,解方將軍不愧是彭德懷眼中的諸葛亮。
※他曾逼著蔣介石下台,蔣介石回來後,他就逐漸被架空了
※蔣介石數次讓他去台灣,他卻對蔣介石恨之入骨,歷經萬險終到北京
TAG:歷史帝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