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固態激光雷達Velarray中國首秀,Velodyne在這場高規格閉門會上還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Velodyne LiDAR 高級副總裁兼 CQO Mircea Gradu 在閉門會上演講
雷鋒網新智駕按:2018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6 月 29 日至 7 月 1 日在深圳舉行,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得到了寶安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借著這場盛會的東風,全球激光雷達領域的知名企業 Velodyne LiDAR 聯合雷鋒網新智駕在大會期間舉辦了一場閉門討論會,公司兩位高管以及眾多行業專家親臨現場,站在激光雷達感測器的角度上看自動駕駛未來的發展。同時,在他們的見證下,Velodyne 旗下首款可量產全固態激光雷達產品 Velarray 完成了其國內首秀。
6 月 29 日晚的閉門會現場,原定於 50 人的規模最後超過百人,場內座無虛席。
*Velodyne 聯合雷鋒網新智駕舉行的閉門會現場
作為本場閉門會主角,Velodyne LiDAR 高級副總裁兼 CQO Mircea Gradu 率先講演,詳細闡述了 Velodyne 公司的歷史、現狀以及最新進展,同時針對當下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落地的市場進行了分析,特別指出共享出行市場是自動駕駛汽車大有可為的領域。目前,他們的產品和技術正朝著可量產、低成本以及車規級的方向去努力,他著重講到 Velodyne 為了滿足汽車行業的嚴苛要求,在其產品的質量、穩定性方面進行了非常用心的打磨,同時引入了多重國際質量標準對其產品進行測試和把關,力求未來成為自動駕駛汽車上值得信賴的零部件。
Velodyne 的野心
Velodyne 於 1983 年創立,最早從事的是音響技術的研發和產品化。創始人兼 CEO David Hall 在 2004 年參加了當年舉辦的 DARPA 城市挑戰賽,與自動駕駛結緣,那時他在車上運用的是攝像頭技術,但結局令人失望。因此在 2005 年,他成功研發出 3D 激光雷達產品,並在 2006 年開始商業化生產,至今在這個領域已有超過 10 年的經驗。
據 Mircea Gradu 介紹,目前 Velodyne 在感測器領域的收入規模已經超過幾十億美元的量級,客戶遍布多個領域,包括大型主機廠、自動駕駛公司,甚至還有來自於航空領域的客戶,產品銷往北美、歐洲和中國等地。現在,這家公司擁有 550 多位全日制員工,此前還拿到了福特和百度聯合領投的 1.5 億美元資金,與他們建立起緊密的合作。
隨著客戶不斷增多,Velodyne 原有的工廠和產線並不足以滿足需求,所以在 2017 年初於加州聖何塞建立自己的 Megafactory 並且逐步引入自動化組裝生產線。
激光雷達之所以能夠如此受到自動駕駛行業的青睞,主要還是因為其高水平的細節感知能力以及相比於攝像頭與毫米多雷達來說更為出色的定位、探測範圍以及視場角等表現。
當然,激光雷達的商業應用領域不只是自動駕駛,在無人機、安全防護以及其他工業領域都有應用,Velodyne 在這些市場都佔有不低的份額。Mircea Gradu 表示,他們現在的一個很大的目標市場還是適合自動駕駛落地的網約車市場。
這位 CQO 用實實在在的數據給出了他們這樣選擇的理由。
目前,共享出行所駕駛的英里數佔全球行駛總英里數的百分比無疑是在上漲的。在 2015 年,共享出行所駕駛過的英里數佔全球總駕駛英里數的百分比是 4%,到 2035 年它會佔到 41%。
另一方面,從傳統的網約車模式轉成自動駕駛網約車模式,其成本是大大下降的:從 2.5 美元下降到 70 美分。
此外,站在整個移動出行的市場規模來看,2035 年將會達到 10 萬億美元。而在激光雷達的市場規模方面,Velodyne 預測到 2035 年將達到 820 億美元。
這些數據都給了 Velodyne 制定未來發展策略足夠的支持。
Mircea Gradu 進一步分析,除了共享出行服務市場,在消費者汽車市場以及貨運市場,自動駕駛也有諸多的應用可能性,而這些也都是 Velodyne 的商業機會。
他特別提到,Velodyne 正在努力與傳統整車廠商合作,擴大高級駕駛輔助市場(ADAS)的份額。其可量產的固態激光雷達新品 Velarray 就是為了適配這個市場而來。
目前,Velodyne 已與北美以及歐盟的一些汽車公司簽署了多年的協議,在高級別自動駕駛方面進行合作,同時也在這些地區進行 ADAS 研發方面的擴展。
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和變遷也經歷了很長的歷史,1970 年首次出現 OPA 技術,然後到 2000 年第一次使用纖維激光技術(Fiber Lasers),後來又出現了可調頻連續波激光雷達技術(FMCW)。Mircea Gradu 指出,現在很多激光雷達公司都是在「新瓶裝舊酒」,只是在重新包裝那些老技術。
而 Velodyne 方面有著屬於自己的清晰發展路線圖。
到 2021 年,他們將推出更多的激光雷達產品到市場上,在遠距離、高解析度等性能方面不斷向前推進。而且,Velodyne 還會在激光雷達晶元、嵌入式感測器以及軟體方面進行開發,無論是在激光發射端、還是接收端,亦或是激光掃描器本身,他們都將進行前沿技術的探索。此外,多感測器融合方案以及集成式硬體也會是一個發展方向。
目前,Velodyne 已經在激光雷達元器件晶元化方面取得了很多進展,這家公司將激光雷達的激光發射元器件和接收元器件都集成到 ASIC 晶元上,讓整個硬體的體積不斷縮小,整體性能得以提升。而且,他們的下一個技術方向是採用硬體和軟體的聯合設計,意圖用軟體控制硬體。
談及生產製造方面,Mircea Gradu 坦言現在的成本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但是隨著生產自動化的比率不斷提高,產品的量越來越大,成本也會隨之下降。這方面,Velodyne 也有其 Tier 1 計劃,在歐洲、亞洲都有相關的合作夥伴,為的就是提升大規模生產以及供應的能力。
而在產品質量以及更好地滿足汽車行業的嚴苛需求方面,Mircea Gradu 稱他們為此引入了諸多權威質量體系如 ISO 26262,不斷對產品進行測試、驗證,保證其質量、性能穩定以滿足自動駕駛汽車的要求。Velodyne 為此引入了一整套齊全的測試設備和計量設備。
這一切都是為了迎接激光雷達產品走向車規級量產那一天的到來。
在 Mircea Gradu 介紹完 Velodyne 的基本情況以及未來規劃之後,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張鈸首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非常肯定這些年激光雷達技術所取得的長足進步,特別是當他看到現在的激光雷達已經能夠如此精細地呈現外部世界的時候,由衷感嘆當年第一次接觸激光雷達這一物種時其感知能力的低下和稚嫩。當年的他,想不到自動駕駛在激光雷達等諸多技術進步的助推下能進化到現在的狀態;但對於未來,他有了更強的信心。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鄧志東則對 Velodyne 新近推出的可量產全固態激光雷達 Velarray 寄予厚望,他非常認同 Velodyne 在降低激光雷達成本以及推動其車規級量產方面的努力,因為激光雷達作為自動駕駛發展的一大利器,它在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都值得期待。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創新中心主任/深圳源創力離岸創新中心 CEO 周路明以及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交通綜治處(智能交通處)處長韓浩也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兩者提到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要積極展開自動駕駛道路測試以及自動駕駛運營示範園區的建設。周路明主任提到了他此前提出的「無人駕駛社會實驗室」的概念,去年他們還聯合多方在福建漳州成立了「全球首個城市級無人駕駛社會實驗室」;韓浩處長則表示深圳市交委非常願意為自動駕駛的發展提供幫助,他們目前正在制訂一套完整測試規範,同時在選址建設相關的測試場地。
Velarray 中國首秀
在閉門會上壓軸出場的是 Velodyne 的固態激光雷達新品 Velarray,這也是這款產品首次在國內亮相。
Velodyne 汽車行業全球總監 John Eggert 進行了簡短的分享。他提到,激光雷達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就是對物體進行檢測,明確的給出「有沒有障礙物」的判斷,而且不能誤檢或者是漏檢;其次,就是給出物體本身的高精度的位置坐標(X、Y、Z,三維);然後是探測距離以及反射率的表現。
John Eggert 調侃道,「在英語中,有一句諺語是『模仿就是最高程度的讚揚』」,言下之意就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 Velodyne 激光雷達的「山寨產品」。不過他也表示,Velodyne 並不會因此而驕傲,而是會繼續努力提升激光雷達的探測精度和準確度。
現場,他還將「山寨產品」的點雲圖與自家的激光雷達的點雲圖進行了對比,來區分什麼是更為優秀的產品。
*左邊是 John Eggert 口中「山寨產品」的點雲圖,右邊是 Velodyne VLP-32C 產品的點雲圖
另外,針對黑夜環境下的激光雷達產品的檢測效果,John Eggert 也分享了一段實際演示的效果圖。他表示,這還只是其舊產品的性能,新產品的性能還會有更大的提升。
*Velodyne 64 線激光雷達的黑夜檢測效果
為了自證,Velodyne 的工作人員在閉門會現場使用 Velarray 實際演示了暗光環境下的探測效果,整個會議室的燈光被調暗,探測的目標是全體參會人員,其激光雷達點雲的實際效果如下。
* Velarray 暗光環境下的實際探測效果
這次實際演示也將這場閉門會的氣氛推向高潮,Velarray 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對於 Velarray,Velodyne CQO Mircea Gradu 表示他們已經掌握了所有該產品相關的技術,而且這款產品與其現有的製造工藝和設計體系能夠很好地兼容,現在只差規模生產了。
※ET城市大腦三項視覺技術論文入選CVPR:不改變攝像頭,提高視頻識別技術
※這家頂尖 CA 廠商的主營業務可讓黃網更安全,但它野心不止於此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