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6年理髮店見證城市發展

66年理髮店見證城市發展

各界導報老友周刊

新知故交都在這裡

/66/年/理/發/店/

理髮店內,趙東峰安靜地給客人理髮,大玻璃窗外一路之隔,大型機械正在作業。未來幾年內,西安市將在城市東南西北新建、改擴建四座火車站,分流原先的西安火車站部分職能。不久,「道北」也將正式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

夏至日,蟬始鳴。午後自強東路的人行道上,三五個人圍坐在樹下下棋聊天,街道上行人悠閑漫步。臨街一家門面,土黃色牆面,巨大的白底紅字「群眾理髮店」門頭,讓人一下子覺得彷彿穿越到幾十年前。

*

如今,道北地區與群眾理髮店同一時期的利群食堂、大眾浴池早已湮滅在歷史中,而它依舊是原來的模樣,這一保持就是66年。

店面不大,約五六十平方米,方白瓷磚的牆面雖有舊色卻不失整潔。兩張老式理髮椅端放在房間左側,金屬踏板已經被顧客踩得發光,「西安製造」字樣還清晰可見。

*

案台上的吹風機樣式特別,算得上一件「古董」,牆上印有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髮式的舊海報與一旁新張貼的付款二維碼對比鮮明。

*

老闆趙東峰正在給一位顧客洗頭,一手移動著橡膠管,一手洗掉顧客頭上的泡沫。老主顧似乎很享受這個過程。

*

1952年,新中國成立不久,為了帶動社會經濟發展,西安市新城區商業局開了這家理髮店。趙東峰的父親在這裡工作,後來受聘當了店長,上世紀八十年代,趙東峰也來到店裡當學徒。隨著改革開放,他繼承父業,承包下理髮店,一直干到現在。理髮的價格也從以前的2毛、5毛,慢慢漲到了現在的15塊、20塊。

*

趙東峰的妻子呼東輝說,理髮店是全家的收入來源,雖然價格比以前高了,但是隨著物價的上漲,以及近年來道北地區拆遷,來他們家理髮的人減少了很多,目前也只是勉強維繫談不上盈利。

*

幾十年來,趙師傅所理的髮型也隨著時代變化緊跟潮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光頭、「革命頭」、爆炸頭,他都理過。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衣著、髮型的要求越來越高,變化也越來越大。「現在的髮型太多了,幾年就換一撥,我剛接手的時候最流行的還是『招手停』,現在各種挑染、日系的、韓式的,花樣太多了……不過,我這兒啥都能做。」說到自己的手藝,趙東峰臉上露出自信的神情。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天南海北的客商、務工人員經西安火車站輾轉奔赴全國各地。群眾理髮店位於火車站西閘口地下通道與自強東路交叉的「黃金位置」,備受矚目。

「很多要去往南方打工的人,坐火車前後都會來理髮,久而久之,除了每年『二月二』外,春運前後也是較忙的時期。」趙東峰迴憶當年,他說,有的客商從外地進貨經西安火車站再換乘,遇到需要等待十幾個小時的情況,精明的客商就會帶著東西來理髮,隨後將東西「寄存」在此。趙東峰也心照不宣,免費為他們看管。

*

近年來,全國鐵路網的幾次大提速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旅客長時間等待換乘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在這裡寄存、託運的旅客也逐漸沒有了。

在迎來送往的客人中,來此理髮的百餘名外國人也是他的談資。「老傢具就是現成的廣告。」趙東峰指著兩把老式理髮椅說,很多外國人從門前過,一探頭便知這是家理髮店。無需多言,比劃幾個手勢後大家就心領神會。理的外國人多了,趙東峰也學會了幾句招呼人的英文。

*

雖然是午飯時間,但來理髮店的顧客不少。來的客人都是附近的熟客,有的坐下來都不用提要求,髮型樣式就在趙東峰心裡記著,嘮嘮家常的工夫,就理好了。

「來我們店裡的都是老主顧,有一些新面孔,也都是老客人的親屬、子女或者下一代。」趙東峰說,幾年前,道北地區(今大明宮遺址公園)拆遷改造,以前髒亂差的棚戶區一下子變成了城市綠地,改造後僅剩自強路臨街及自強路以南鐵道以北的部分還保留著原貌。

刮臉是趙東峰的拿手活,如今能刮臉的理髮店少之又少,很多熟客也是沖著這手藝來的。

*

「做學徒的時候,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對著鏡子練習剃功,使用剃刀只能依靠手腕發力,不能用胳膊,所以那個年代大家的基本功都很紮實。」趙東峰說,當時的傳統是師傅帶徒弟,師傅對徒弟的要求很高,從學徒到出師總共花三年半的時間。

*

顧客坐在理髮椅上,放倒靠背平躺。一條熱毛巾敷在臉上,待皮膚毛孔打開,用毛刷給鬍鬚部位刷上肥皂沫,靜待一兩分鐘後便可開始刮臉。

一把鋒利的剃刀在手上來回。根據顧客鬍鬚的軟硬,再貼合著下巴的角度,刀鋒與皮膚精準接觸。剃好一小塊區域後,再用手指一抹,確認是否順滑。不多時,從耳朵後面到脖子根兒都被收拾得利利索索。

*

理髮店內,趙東峰安靜地給客人理髮,大玻璃窗外一路之隔,大型機械不時在作業。

未來幾年內,西安市將在城市東南西北新建、改擴建四座火車站,分流原先的西安火車站部分職能。不久,「道北」也將正式成為一個歷史名詞,「群眾理髮店」所處的自強東路隨著西安火車站北廣場改造而直接與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連通,提高西安火車站的客運能力,提升城市形象。

*

道北地區的改造,讓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舊的窩棚、平房拆除了,幾十家公用一個水龍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雜草叢生的遺址重新示人……

*

「很多人離開了祖居的地方,嘗試從事新的職業,而心靜才能守得住這份老手藝。」趙東峰看著窗外,面對拆遷何去何從,趙東峰夫妻倆卻沒有想好。這份守了66年的老手藝如何保留下去,讓城市的記憶得以延續,始終縈繞在夫妻倆心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各界導報老友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各界導報老友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