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嗨,你有沒有遇見一個人?

嗨,你有沒有遇見一個人?

人的一生會有形形色色的遇見,遇見是一種神奇的安排,也是上天的旨意。這是去年央視力作「朗讀者」第一季第一期董卿的開場白。

我,如期遇見了一枚「花骨朵兒」。她的到來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遇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遇見了「一個人」。

現在我們周圍,很多人為了尋求內心世界的凈化,去尋師拜佛。有了孩子後才發覺真正的上師不需遠求,嬰兒就是最真實最純凈的存在,足以鈍化你的心靈,她比任何一個人都需要你,是個唯心主義者,只相信眼前自己看得見的。你也在期待花開吧?莫急。

時代使然,現在每一個要當媽媽的人,都會不自覺的做著各種功課,寶寶還沒有出生,一個個准媽媽都好像歷經沙場老將一般,儼然一副半個兒科醫生+半個育兒專家的模樣。記得我的閨蜜去年剛榮升准媽,就已經因為自己是O型血而憂愁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溶血症跟病理性黃疸,在家失眠流淚,我首先欽佩她的功課竟然都能到這個地步,緊接著很無奈的狠狠地說了她一頓,讓她停止看兒科醫生分析嬰幼兒病症病理的書和帖子,沒有意義。就像之前那個茶不思飯不想的自己,每天對著一堆「權威數據」發愁,到底黃疸多久退完,感冒拉肚子能不能吃抗生素,一頓喝多少的奶,怎麼添輔食,一個月長几斤,一天睡多少個小時等等。是啊,我遇到了一個「焦慮」的人。

後來日子久了,很多事情也不再執念了,小朋友都是那麼長大的。偏瘦了又何妨,健康就好。不睡覺也不要著急,早晚都會睡整覺的。不長頭髮么,放心吧會長出來的。到底我給予她的是她需要的,還是那些給予是我要給的?我現在也在剋制自己曬娃的頻率,因為我深知我不太贊同我媽隔三差五就把我的照片和日常拿到她朋友圈裡「留紀念」,發完還跟我說,三天後別人就看不到了。換位一下,我擔心我姑娘也會介意我靠她吸引人氣,所以克制一下,偶爾曬一下還是可以的,畢竟她還小說了不算,不像我這麼大了,說了不算就可以用策略想辦法說了算,我媽把我「培養」成這樣,估計她也很後悔吧,畢竟現在想修正很難了,沒事,一物降一物,以後會有人還回來的!

愛,是如她所是,非如我所願。——《當我遇見一個人》

當了媽媽後的我,會時不時反思自己,反思的同時也慢慢的想清楚很多事情。客觀的回顧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長道路,才想清楚,真正的育兒,不是刻意的訓練也不是諄諄教導。當然了我自己也沒有好到哪兒去,依舊不想過分育兒,總是被貼上「(bu)心(kao)大(pu)」的標籤,我也很無感,畢竟我媽天天說我散漫,我也習慣了。在只有我自己跟骨朵兒一起吃飯時,從來都是讓她自己吃自己的,各種手抓飯+抹滿身,除了最後收尾,幾乎不去喂她,為此我也很理解別人覺得我不太靠譜,當媽不喂孩子,只吃自己的。每次確定她不吃了,再抱她洗澡,當然現在她已經會自己好好洗澡了,她洗澡的同時,我再洗完她的飯味衣服,盼望著接下來她可以自己洗衣服。骨朵兒,加油呦!

前段時間跟朋友聊到早教班,問我早教班到底有沒有必要,真的差距那麼大么?我還是覺得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保持自己的判斷,不盲目。現在的早教熱、樂高熱也是好事兒,家長重視孩子的成長,也希望自己可以高質量的陪伴。這種班多少肯定是有用的,但一定不是最好的。我們給孩子更為自由的空間,只要是有發自內心的引導和分享,不橫加干涉不去設限,這一定是兩三萬早教班不能比擬的。如果你愛包包愛鞋,那你可以買個很好的包包和鞋子了,獎勵一下自己吧。在市場噱頭上,看了有樂高課程宣傳語都是引進北美啊什麼的,只有少數人知道樂高其實是丹麥品牌,所以嘛。。。不要執念過深,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報的,你也可以。

提起樂高感覺自己還很有話語權,十七八年前上小學的時候三叔曾經送給我一套樂高,但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那是樂高,或者說就不知道樂高是什麼,只知道眼前是很高級的積木,沒有見過,我和我爸利用暑假時間,在那個一人身旁放著半個冰鎮西瓜吹著風扇的年代,按照圖紙說明「嚴絲合縫」的拼了一遍,拼好後擺在冰箱上面,只能看不能動。那個時候我想我應該是需要一節「樂高課」。我遇見了兒時的「一個人」。

五月下旬過完屬於我的第二個母親節,就開啟了真正獨自帶娃的日常,脫離了她姥姥姥爺的悉(heng)心(jia)關(gan)照(she),臨行前我轉了連岳的一篇《當你進退為難時,讓孩子指引你吧》。對啊,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獨自帶娃的日常是會累很多,常常剛剛清理完,又有新任務,加上還有一位在工作上有極強「自驅力」的隊友,就更別提了。在那篇推文中有一句話「好逸惡勞是本能,照顧後代也是人性,後者經常戰勝前者,你就知道其力量了」,所以既然生了猴子,就努力成為大樹吧!我遇到一個「能幹」的人。

當「我」足夠清晰,「我愛你」才可能真實有力。當自己杯滿之後,自然會順著方向一路蔓延。不是因為需要你好,你才好,而是你本身就會很好。所以我想李雪說的「愛,是如你所是非如我所願」還是值得推敲吧,父母只有明確意識到營造的環境才是「你所是」的源頭,育兒靠疏不靠堵,自然而然【所是即所願】了。我對我爸媽有著一丟丟的怨念,總想吐槽他們,但是依舊很感恩給予我足夠的愛和他們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其實比較自由啦,能吐槽,這還不行?還想怎樣?!哈哈哈

看了N多博主的育兒貼,加上親力養育一個孩子,我自己是非常提倡親密育兒的,即使這樣也知道全然的接納很難做到,甚至你明明想要給她充足的「愛與自由」,也擋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宇宙對她大喊「不可以」外加三個感嘆號!!!

現在至少知道在自己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停下來,覺察自己,就明白一切都不重要了,你以為的道理,你以為的正確,都不一定那麼絕對,放自己一馬。對誰都是這樣的!

但願你我都會遇到一個「釋然」的人。真正意義的做自己愛自己,才有共情力去愛孩子吧!【所是即所願】

願我們都可以慢慢長大。願我們有好運氣,願我們被愛所包圍。可能會有「如果」,但我怕太多注意力在「如果」上,會忽略我們對當下的珍視,所以不要擔心,我也相信我們不會害怕「如果」。

最最最重要的,願我們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嗨,親,你有沒有遇到一個人?

在此安利:李雪《當我遇見一個人》

劉瑜《願你慢慢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依然Ollie的部落格 的精彩文章:

TAG:瀟依然Ollie的部落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