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暈」是什麼?又是怎麼產生的?

「暈」是什麼?又是怎麼產生的?

高高的天空布滿一層薄薄的羽狀雲彩,太陽從雲彩後面露出柔和的笑臉。以太陽為中心,有時會出現一個巨大的光圈,光圈是七彩的,偶爾換會在光圈兩側各出現一個小太陽,甚至是三日、四日、五日同輝,十分神奇!

這到底是什麼奇妙的現象?它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一起飛向天空去看個明白吧!

暈,是怎麼形成的?

在高地面5000米以上的高空,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稀薄的雲彩,氣象上稱之為捲雲。捲雲是由於高空氣溫低,而且水汽很少,在那裡,水汽並非先凝結水滴再結冰,而是直接凝華,因此其結晶體為六棱冰晶,相當於三稜鏡。如果捲雲呈層狀出現,稱之為卷層雲。

卷層雲

當卷層雲擋住太陽,太陽透過卷層雲的冰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折射或反射後就會形成日暈。太陽光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在太陽周圍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將同一種顏色的光折射到我們的眼睛裡,形成赤、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內紅外紫)的暈環。

暈,也有大小之分!

暈一般可分為「小暈」和「大暈」。「小暈」即22度暈,「大暈」即46度暈。

小暈是以發光體為圓心,角半徑為22度的一種內圈呈淡紅色,外圈偶爾為紫色或白色的光環,光環內的天空明顯較光環外的暗。而大暈則是角半徑為46度的暈環,十分少見,一般比小暈暗。

暈中奇景——幻日

幻日是暈家族的奇景,俗稱多日同輝,即在暈光圈上出現多個「太陽」,多出來的「太陽」其實是太陽的幻影。

幻日

多日同輝所需要的氣象條件比暈形成的條件苛刻得多。首先天空得有適量的雲,雲太少的話它形成不了,雲太多了光就會被吸收掉,射不到地面上來。其次,雲中六稜體的冰晶要足夠,才能產生足夠的光折射。再次,風也不能太大,整個氣層比較穩定,保證有規則的冰晶不會被打亂,才能形成多日同輝的折射現象。

幻日奇景有多種,其中近幻日是奇景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位於22度左右兩旁各有一個近幻日,46度暈兩旁也各有一個近幻日。另外還有遠幻日,環天頂弧,環地平弧,內暈珥,日柱,反假日,則更為罕見。都是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美麗景象。

暈能預示天氣嗎?

氣象諺語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之說,可見暈是能預報天氣的。確切地說,暈象經常是壞天氣的徵兆,是預報系統性天氣區移動的一個指標

一個內含風雨雷電等激烈天氣的天氣系統,在自西往東移動時,總是高雲在最前面,緊接著是中雲、低雲,然後才是風雨區。因此,當我們看到形成暈的卷層雲自西往東移動,而且雲層越來越低,越來越厚時,就有理由判斷有天氣系統正在向我們靠近,當然就可能出現風雨等天氣現象了。由於暈距離風雨區尚遠,對未來的天氣有預示作用。

不過,如果是殘缺的暈,說明不是整層的卷層雲所產生,一般是由較多的其他捲雲形成的,其預示作用就會大打折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唐菖蒲、黃菖蒲、九節菖蒲都是啥?它們和菖蒲有什麼關係?
鰻魚、北方藍鰭金槍魚、玳瑁,都瀕危了,我們還能好好吃嗎?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