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屢次擊敗宋朝的西夏,其實一直為宋朝抵擋蒙古

屢次擊敗宋朝的西夏,其實一直為宋朝抵擋蒙古

讓我們把視角拉回到兩宋時期,在宋遼對峙以及宋金爭霸的空隙當中,總有一個無法迴避的政權名詞:西夏。當然這只是漢人對它一廂情願的稱呼,在其國內西夏人有對自己確定的稱呼是:邦尼定。

在不少讀史人的印象中,西夏好像是中原王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坐大之後建立起的分裂政權,即使獨立建國也仍然擺脫不了與中原漢地在文化血脈上千絲萬縷的相似性,但實際上這只是西夏人故意讓漢族人看到的一面。「夏」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比較常用的一個國號,那麼使用「大夏」的政權應該對漢文化有一種天然親近感。可實際上,西夏對於宋朝既不親近也無關聯,人家有自己獨立的文化體系。

在文字上,他們的官方語言是西夏文,漢語在西夏境內的地位只是輔助語言。從出土的石碑銘文來看,西夏文比漢字更加複雜和難以書寫,但這卻是西夏大小官員必須掌握的一種文字,如果不能用西夏語進行交流和行文的話是沒有資格在西夏當官的。在統治者的稱謂上,中國素來是某某皇帝,西夏人稱呼他們的國主卻是「國王」。只是在同中原人打交道的時候,為了讓漢人對自己產生文化上的認同而人為地編造出「平城皇帝」、「白城皇帝」和「明城皇帝」之類的稱謂,實際上在自己國家之內基本不用,而在宋夏關係緊張之時更是連編都懶得編了。

西夏立國之後直接承受著來自東北和東南方向遼宋兩朝的軍事壓力,但在站穩腳跟之後西夏並未急於向中原拓展勢力,而是不斷發兵中亞同西域強國回鶻爭奪河西走廊。如果這是一個脫胎於中原地方政權的王朝的話,何以對中亞的興趣如此濃厚,甚至超過了東方漢地?實際上,西夏與其說是一個東亞王朝,毋寧說它更像一個內亞國家。真正的西夏貴族對宋朝都是十分鄙視的,他們更加推崇自己的文明,但從古至今沒人跟錢過不去,很多時候為了安撫一下宋朝這台永不生鏽的ATM機,必要的姿態還是要做一下的。

西夏的鐵鷂子騎兵威震西域,在同宋朝對陣的時候也多是靠這支騎兵衝鋒陷陣,可從這支軍隊的裝具上看它更像是一支中亞風格的軍隊,畢竟我們自古以來就沒有發展重裝騎兵的傳統。在擊敗了回鶻人之後,西夏徹底壟斷了宋朝同中西亞的貿易交流,來自西亞的琥珀、瑪瑙要途徑西夏到達大宋,來自大宋的絲綢、茶葉也要經過西夏才能到達西亞,如此一來西夏人從中獲利甚厚。而且憑藉從西域傳來的鑄鐵和冶煉技術,西夏的武器裝備十分精良,以至於大宋太宗皇帝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著自己鍾愛的「夏國劍」。

可惜的是,蒙古崛起之後通過兩次武力征服把西夏人趕盡殺絕,以至於到現在我們再也找不到党項人的痕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面積達中國八成大小,人口為何只有兩千多萬?
溥儀親弟溥傑,娶日本貴族少女,結局如何呢?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