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醫生的孩子才懂!這張照片讓多少醫生淚奔……

只有醫生的孩子才懂!這張照片讓多少醫生淚奔……

導讀

「怎樣才能讓他明白,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病人的爸爸?」

作者:蓮燈

這是筆者在辦公室拍下的一張照片——

這位醫生很久以前答應了要陪孩子去公園玩,好不容易有了假期,結果當天科室有事,要回病房。加上妻子是教師,臨近考試,要回學校準備一些事情。家中無人,他只能把孩子帶到醫院。孩子由於過於疲倦,在等待過程中不知不覺趴在椅背上休息。

筆者把照片拿給當事醫生看時,他的眼眶紅了。他說:「當醫生多年,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孩子,陪她的時間太少了,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一句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道盡了多少醫護家長的無奈與辛酸。

陪伴你是我最大的願望

不知道是否有人還記得這張照片——

武漢婦幼保健院某醫生的孩子當天不舒服來醫院檢查,暑假期間家裡沒人幫看孩子,該醫生只好讓孩子在醫院寫作業。結果遭到孕婦投訴。其認為檢測室里有孩子邊寫作業邊吃油炸食物,這樣的做法會影響孕婦檢測。

事後,科室對當事醫生進行批評。該醫生也在電話里表達了歉意及檢討。

於公,筆者能理解孕婦的做法:將孩子帶來醫院可能會有對工作有所影響。懷著孕,誰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最妥善的治療。

於私,筆者能感受到醫生的無奈,孩子的可憐。如果家中有人,如果醫生能有足夠高的收入,高到可以請保姆在家照顧孩子,又有誰願意把孩子置於「滿是細菌」的環境中呢?

早些時候,一位外科醫生孩子的作文在網上熱傳——

他說自己的爸爸經常加班,回家就無精打采,「連狗都討厭爸爸」,道出了自己的困擾:「怎樣才能讓他明白,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病人的爸爸?」

為人父母,我們最期盼的是每天回到家能看到孩子的笑臉,最渴望的是能多點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可是醫院的工作太多無奈——收不完的病人、 寫不完的病歷、還有無盡的考試培訓、職稱晉陞,如一條條鎖鏈,緊緊纏 繞在醫生的脖子上。不要說陪伴孩子了,即便睡覺都成了一種奢望。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對於醫生而言,陪陪孩子,卻也成了一個最遙不可及的夢想。

一邊是自己的孩子,一邊是別人的孩子

錢江晚報曾經報道過一則新聞,台州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王恩晚上接到電話要去醫院搶救病人,他不得不丟下熟睡的女兒趕赴醫院。因為擔心獨自在家的女兒醒來會害怕,特意給女兒留了一張紙條。當他到家時,已經是凌晨五點半。好在此時,孩子還沒有醒來。

但筆者想,即使孩子醒來,發現父親不在身邊,也不會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大哭大鬧,因為他們已經早習慣了自己的父親去照顧別人家的孩子。

曾有一個問題,作為醫生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Jacob:我爸是骨科醫生,小時候媽媽是手術室護士,所以最悲催的事情來了。爸媽經常半夜被叫去做手術,醒來的我發現家中空無一人,瑟瑟發抖,會把家裡面所有的燈都打開,然後蹲坐在沙發上裹著被子看電視,小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特別的膽小,超級怕黑。

@小心心欸:據我媽說我不到一歲就一個人在家過夜,在家裡打吊針,自己給自己做霧化……

@臟肽漬:粑粑要輪值班的,三天要兩天睡在醫院。有時跟媽媽去醫院陪他起床發現粑粑不見了,結果是半夜被科室召喚了……

作為醫護人員,無論年資多高,無論什麼職位,只要病人需要,我們都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精神,趕赴醫院。在患者生死與家庭陪伴之間,我們往往選擇的是前者。我們照顧了別人家的孩子,卻照顧不了自己家的孩子。

醫生家的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儘管醫生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但相對而言,多數醫生的孩子都比較優秀,不管是生活自理還是學習能力,都不需要家長操太多的心。

前不久,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工作人員發了一條朋友圈引髮網友熱議,「媽媽忙工作的娃早當家」——

毛姍姍主任忙著為小病人看病,卻沒來得及多關心自己的兒子。她下班回家發現了兒子做的服藥提醒。我猜她應該是又欣慰,又心酸吧。

毛主任是浙大兒院神經內科的主任醫師,流感過後,患者劇增。毛主任的兒子得了過敏性紫癜,加上流感侵襲,毛主任便告知兒子什麼時間吃什麼葯,讓他自己吃。等她工作結束回到家後,看到這張便簽,心裡五味雜陳。

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即便自己生病了,也能理解父母的工作的繁忙,不僅沒有抱怨,還學會了如何照顧自己。

同事家的孩子有一次磕破頭皮,流了不少血。孩子父親給她打了電話後趕到醫院,結果同事一直在忙。等她想起孩子時,才發現孩子和丈夫在走廊等了她很久。她說:「你怎麼不過來找媽媽呢?」孩子說:「媽媽忙,我不想影響媽媽工作,而且我現在不流血了。」

曾有篇文章《每一個醫生家裡,都有個野草般頑強的『留守兒童』》刷爆醫生朋友圈,看哭不少人。別人生了孩子都當寶貝一樣,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裡,但醫生的孩子卻像野草般頑強,頑強地成長了,懂事得讓人心疼。

作為一名醫生,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身份——醫生、嚴父/慈母、心理諮詢師、健康教育者等等。在死神面前,我們導演了一場又一場的生死搶奪戰。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卻是最不合格的演員,連父母的角色都難以扮演好。

「我走娃未醒,我回娃已睡」,成了多少醫護人員心中難以釋懷的結。醫生的孩子都是被忽略的群體,但他們才是最值得,也是最應該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的天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 的精彩文章:

聽四位伴侶說:身為醫護人員家屬是種怎樣的體驗?
為何12位臨床專家都不看好「零自殺計劃」?

TAG:醫脈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