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葯神》為什麼火?中國太缺現實主義題材的商業片了!

《葯神》為什麼火?中國太缺現實主義題材的商業片了!

網易沸點工作室專屬……

作者:作妖王

本文大概

3000

讀完共需

5

分鐘

《我不是葯神》上映四天破10億,豆瓣評分一直保持9.0水準,這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中實屬罕見!

面對這兩天朋友圈刷爆,影評鋪天蓋地的陣勢,妖王也忍不住在買了一張深夜電影票。(因為白天根本買不到好座位呀),隨即,見證了本妖王觀影史以來的奇觀,一百多號人的影廳啜泣聲不斷,旁邊兩百斤的大胖子哽著喉嚨喘著粗氣,最後哭得眼淚與鼻涕齊飛……

說回電影,相比於網路上的好評如潮和朋友圈的一波波強力推薦,妖王觀影后的態度還是比較冷靜,《我不是葯神》現實主義題材類型化處理的成功,讓人覺得中國國產電影離韓國電影又近了一步。

韓國在我心中一直是東方電影界的標杆,有《熔爐》《辯護人》等常常被我們稱之為「改變國家的電影」。在現實主義題材商業化、類型化方面的探索,韓國也已經領先我們十年,例如《恐怖直播》就把懸疑、災難、犯罪和現實意義發揮到極致。

中國不是沒有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之前如《路過未來》《嘉年華》等影片雖然題材具有現實意義和人文關懷,藝術手法也高明,但著實沉悶,無法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以至於像張藝謀等大導演都認為,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很難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為什麼《我不是葯神》就能夠大火,除了電影本身的質量和話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目前太缺少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商業片了!

可以說,從選材到創作,《我不是葯神》不僅是電影藝術的成功,也是商業化的成功。

?選材:《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式的戲劇性內核

「一群絕症病人為了活下去販賣印度仿製葯,在政策和生死之間艱難求生。」《我不是葯神》的故事核心具有現實背景,看似簡單卻高度戲劇性,其中可以延展出關於法與情的困境、生存的權利、尊嚴與希望等的討論,即使是根據真實事件改變,也具有非常大的創作空間。

有人說《我不是葯神》有抄襲《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嫌疑,其實兩者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一個是商業片一個是文藝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本質上是借絕症患者的抗爭,來闡述美國的自由與平等的信念和精神。而《我不是葯神》則在創作上有著更加本土化的訴求。

?劇情:好萊塢式的劇作模式

接到觀眾舉報,「我可能是看了個假的喜劇片」。沒有提前做功課,看到徐崢就抱著看喜劇片的觀眾,看完電影直呼上當,但心裡卻是心甘情願的。《我不是葯神》笑中帶淚的效果,就是編劇想要看到的,因為他創作的時候,就把三比七的喜劇和悲劇比例,控制十分精準。

賣蠢耍賤抖機靈,努力讓你剛笑一瞬間,立刻沉重五分鐘,故事節奏很清醒地撩撥觀眾情緒。例如黃毛驚心動魄的飆車場面,好不容易擺脫警察得意不過兩秒,卻「砰」地一聲被大卡車撞死,這種大悲大喜大開大合的情節安排,其實就是好萊塢式的劇情玩法。

?人物:一群真實可信的銀幕角色

程勇這個角色的氣質,從市井氣到神性的轉變,遵循著《辛德勒的名單》式的聖人弧線。就連最後程勇決定救人時收集到的名單,都跟辛德勒的名單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程勇顯然要更加貼近作為觀眾的普通人,他面臨的選擇也是極有可能會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的難題。

《我不是葯神》的故事不僅僅烘托出程勇本人,也讓圍繞在程勇身邊的一群病人的形象非常鮮明,懦弱的小市民、跳鋼管舞為女兒治病的單親媽媽、叨叨著「上帝保佑你」的神父、農村出身性格倔強的黃毛,他們都性格迥異也貼近生活,讓你有理由相信他們就是存在於你身邊的弱勢群體。

《我不是葯神》中的每一個角色都立得住,不僅僅是因為演員的表演,也有細節的設置。呂受益一層又一層的口罩,只吃得起便宜的橘子來補充維C。黃毛在血污橫流的屠宰場打工吃盒飯,砸碎了杯子血跡斑斑卻面不改色……這些細節都對人物角色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

?話題:觸及敏感話題引發共鳴

根據真實事件陸勇案改編的《我不是葯神》,觸及到醫療中的敏感話題,不僅僅是涉及某個個體,而是「誰家還沒有個病人」的你我他。所以當我們在看《葯神》的時候,笑完哭完之後內心還有一絲絲的隱憂。

可以說,《我不是葯神》是中國醫藥改革二十年來全社會醫療問題的縮影,其中折射的醫療問題,新聞中隨處可見:天價進口葯不止一個格列寧,廉價救命葯無利可圖廠家紛紛停產,罕見病無葯可治……我們關注這些問題,就是關注我們自己的生存權利和醫療保障,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生病的不會是你。

這幾天由電影引發的熱議不斷,從輿論上可以看出,國家正努力地控制其走向,國家醫保局也站出來表態,實施抗癌藥零關稅來降低進口葯價格,部分天價葯納入醫保等。正如電影里程勇所說「我相信未來會變好。」

都說《我不是葯神》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一劑猛葯,下面,妖王也斗膽給中國現實題材的電影的發展開一個小小的藥方。

?現實題材的改編不是取其表面而是落到實處

現實主義題材的類型化創作,《我不是葯神》在我國不是首例,在前一陣子有口碑爆棚的《爆裂無聲》,掀起了觀眾對於底層的關注和階級的思考,但可惜票房只有5千萬。

《爆裂無聲》是一個「父親找孩子」的故事,講述礦工父親追尋孩子蹤跡的過程中,通過不同身份的人物塑造,延展出中國每個階層的真實面貌和冷暖色差。

除了縝密的敘事和懸疑的設計之外,《爆裂無聲》中人物和環境都緊跟社會底層緊緊結合在一起。比如主人公張保民是礦工,片中很多場景和情節都是圍繞煤礦和礦工去展開,但是電影最終的立意和主旨並不是表現對礦工的人文關懷,僅僅停留在情節發生時的環境,或者說是從視覺上考慮而非從立意表達考慮。

而《我不是葯神》中刻畫的底層群像和每個人物的困境,讓它的「現實題材」、「關注底層」、「人文關懷」等特徵,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而成為表裡如一的真實表達。

?類型化劇作方式

在項目的策划上,特別是在故事內核的提煉和選取上,要有聚眾圍觀的價值。故事要有一群針對性的人,這群人會共同遇到的問題,用高於生活的態度來表達,用想像力的故事(現實中大家都遇到了這個事情,但沒有遇到這個問題)來表達,也等於給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也可以理解為普適價值觀。

劇本進行類型化的打磨,更容易獲得商業認可。例如韓國電影《恐怖直播》,整部電影的場景基本上只有一個直播間,但其敘事的張力卻無時無刻不在抓住觀眾,節奏快,敘事清晰,反轉出人意料,而這一切都基於對劇本的紮實打磨。因為好萊塢的類型劇本都有多年經驗積累的非常成熟的劇作模式,每一分鐘的劇情都是精心計算過的。雖然很多存在一些老套,但是從商業開發的角度來說,這符合商業特性,因為可複製,可批量生產,可快速開發,而且符合大眾審美。

?工業化製作水準

除了成熟的類型劇本以外,還需要工業般的視聽技術,或者說導演水準。韓國電影《恐怖直播》除了劇本以外,還有出色的剪輯營造出了步步緊逼的窒息感,大量的手持攝影使得身臨其境感更加強烈,主觀音效的也烘托出人物內心的細膩內心,這些都離不開韓國電影工業般的製作水準。

目前國產電影在製作水準上還和韓國電影、好萊塢電影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不是葯神》讓我們看到,未來的巨人正在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降不降得住妖 的精彩文章:

TAG:降不降得住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