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國」要淪為殖民地?英國外交大臣為何突然放狠話?
近日,英國政壇頻現人事動蕩。
9日,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宣布辭職,這也是24小時內英國政府宣布辭職的第2位內閣大臣。就在前一天,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戴維斯剛剛辭職。
內閣大臣接二連三甩手不幹,這是為啥?直接原因就是對脫歐計劃後續發展的不滿。幾天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表示,將向歐盟提出在「脫歐」後設立「英國-歐盟貨物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同時英國將遵守歐盟在商品貿易上的「共同規則」。此外,英歐之間還將促成一項新的「便利海關安排」,避免「脫歐」後與愛爾蘭出現硬邊界。
以上安排意味著,英國和歐盟仍然存有關稅互惠,即便名義上脫歐,但實質上與留在歐盟差別並不太大。因此,這項計劃也被業內坊間廣泛解讀為「軟脫歐」,是對「脫歐」誓言的背叛。這自然激起了英國「硬脫歐」派的激烈抗議,甚至辭職相抗。
關鍵內閣大臣約翰遜在辭呈中就激烈地痛陳「英國正朝成為殖民地的方向前進,而脫歐的夢想正在死去。」戴維斯也極力反對英國在「脫歐」後繼續遵守歐盟的「共同規則」,他毫不諱言:那些都是歐盟的法律和規則,英國的商品和農產品仍接受歐盟的監管規定,這會導致英國把經濟大權拱手讓給歐盟,同時對自身法律失去自主權。
儘管分歧不小,英國內閣會議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據透露,為了讓這次特殊的內閣會議取得滿意結果,梅姨可謂破釜沉舟:選擇在首相鄉間別墅召集會議,內閣部長們被要求在參會期間交出手機和智能手錶以防與外界聯繫,中途離席沒有交通工具……有人調侃,在脫歐這件事上,英國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跟自己談判。
的確,自英國與歐盟於去年6月19日正式開始談判以來,幾乎每次內閣討論會都是一場政治內鬥。作為首相,「鐵娘子」梅姨既要擋住歐盟的明槍,還要躲過來自黨內、政府的暗箭。即便經過多場唇槍舌戰,英國政界至今仍未達成政治共識,反而陷入了黨爭紛沓的惡性循環中。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就在於英國大部分人並不想離開歐盟,或者即便不得不離開,也要想盡辦法藕斷絲連。
看到這裡,想必不少小夥伴感到疑惑,既然不想「脫歐」,英國當初為何非要跟自己找彆扭?
其實,這一切原本就是個別黨派的一場政治豪賭。
近些年,英國經濟發展滯緩,難民問題膠著,失業率持續走高,民眾對此怨言頗多。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國內脫歐情緒逐漸滋生。例如許多獨立黨和反歐盟運動人士認為,退歐將使英國擺脫歐盟束縛、減少會費上繳,由此獲得的好處將令英國獲得更快的發展。另一方面,英國在歐盟的發言權和決策權逐漸減弱,其他國家對「搞特殊」的英國也日漸不滿。
內外壓力交織之下,時任首相卡梅倫希望靠全民公投這張王牌,改變現狀、一箭雙鵰:一來緩解國內的政治壓力,安撫選民對歐盟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二來可以反過來向歐盟施壓,令後者進行各個層面的改革,以獲得更多符合本國利益的東西。誰料,這場政治豪賭,卡梅倫卻玩脫手了,最後只留下一個爛攤子。
有些事情拉開距離才能看得更清楚。如果說政治精英在公投之初,就清楚英國退出歐盟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那麼對於那些當初投贊成票的普通民眾來說,則是經過實踐才有了痛徹的領悟。
今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由於脫歐導致英國失去在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的地位,使得英國進一步落後於世界主要經濟體。
至於民眾盼望許久的脫歐紅利,即英國脫歐後停止向歐盟支付費用的一部分將用來增加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經費,也淪為水中之月。據報道,由於脫歐後英國公共財政一年將減少150億英鎊,為增加醫療經費支出,英國政府未來打算調節稅收。這樣一來,本想通過減少向歐盟繳納費用以改善生活的英國民眾,還未等到好日子便迎來加稅風險。
因此,很多民眾悔不當初。在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兩周年這一天,倫敦暴發10萬人上街大遊行,要求英國政府在脫歐最終協議出爐後再進行一次全民公投。可惜,時間不能倒流,歷史沒法改寫。可以預見,脫歐這條路上,英國顯然還要經歷一番風雨。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台聯繫。
本期編輯:范榮
原創新媒體製作人員:范榮
※多干多錯、不幹不錯,這樣的官場潛規則捆住了多少實幹者的手腳?
※「美國脊樑」跑路!特朗普:打貿易戰是為幫你!哈雷:別害我行么?
TAG:長安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