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六甲的走走停停

馬六甲的走走停停

這是素履所往的第36篇推送

全文字數:3541

閱讀時間:8.9分鐘

出行準備

在馬來西亞的第三天我去了馬六甲,開啟了一個人的獨自旅行,領略南洋風情。

同樣的,出行旅遊選淘寶。出行的前一天我在淘寶(準確地說應該是飛豬)上報了一個吉隆坡至馬六甲一日游旅行團,該團負責往返接送,價格大約是260元人民幣。報團成功後,工作人員晚上會在微信群里通知第二天接客人的順序和時間。我在馬來西亞的幾天剛好是國內的端午假期,很多遊客從國內來馬來西亞旅行,基本上各種旅遊團都滿員。

第二天早晨旅行社的司機師傅會在約定時間到遊客住處接,整個流程已成體系,流水化作業,運轉得非常6。一輛車總共12人,11名遊客,車輛滿員。本來一輛車會配一個導遊,但是遊客太多,車裡沒位子了,而且導遊不夠用,我們就和另外一輛車share一個導遊。馬來西亞靠左行駛,如果是自駕游要注意轉換方向。

在車上大家一起聊天,有的遊客是端午假期出來玩,時間滿打滿算,坐凌晨3點的飛機飛過來;有的遊客是帶父母出來逛;有的遊客也是像我一樣自己旅行。交談中我說在外面待了快兩周,挺想回家的,想吃炒菜和火鍋。這時候有一位女生說她已經在外面待了兩個月了,沒有想家的感覺。嗯,是在下輸了。

馬六甲在西馬的西南方向,在吉隆坡的東南方向,從吉隆坡到馬六甲大概需要2小時的車程。馬六甲的景點大部分比較集中,每到一個旅遊景點,大家下車,導遊會為大家做講解。導遊是馬來西亞華人,長相有幾分神似漸彪歐巴,說話的語氣腔調幾乎和漸彪歐巴一模一樣,可能這是部分馬來西亞華人的共性吧。

馬六甲遊玩路線:

馬六甲海峽——水上清真寺——寶山亭——雞場街——荷蘭紅屋——聖地亞哥城堡&聖保羅教堂——蘇丹皇宮——馬六甲河遊船——水果宴

1.馬六甲海峽

第一站到達的是馬六甲海峽,教科書上的重點,考試必考哦。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通道。它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峽,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鄭和下西洋有6次在這裡停靠。馬六甲在1511年以前一直由蘇丹王朝統治,1511-1641年被葡萄牙人佔領,1641-1824年被荷蘭人佔領,1824-1957年又被英國人佔領。直到1963年,馬六甲才加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13州屬之一。鐵打的馬六甲,流水的殖民者,歷史好曲折!往事越千年,如今海峽守護著眾多古迹,和著習習海風,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的瞻仰。

2.水上清真寺

水上清真寺就建在馬六甲海峽岸邊,遠遠看去,十分威嚴遼闊。

清真寺可以免費進入參觀,但是有著裝要求。所有人都要脫鞋,女士衣服必須遮至手腕和腳踝,頭髮必須遮蓋頭巾,男士不能穿短裝進入。清真寺免費提供頭巾和長袍,不過數量有限,當天遊客很多需要等位。長袍穿起來很方便,直接套就可以了。

逛完後我在門口的商店裡買了綠色的椰子味包子,顏值挺高,比較甜。

清真寺門口有一個高塔,好像是用於指示方向。穆斯林人民每天會朝著麥加的方向做五次朝拜,分別是早晨、中午、日落一半時、日落、入睡之前。

3.三寶廟

三寶廟是500多年前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見證。

1405年,中國明代航海家三保太監鄭和奉旨率船隊出使「西洋」,曾經到過三寶壟,他用帶去的瓷器、絲綢、金銀和銅鐵器換取當地特產,與印度尼西亞人民開展和平貿易,進行友好交往。後來,廣大華僑以及當地人民為了紀念鄭和,在相傳當年他率領船員登岸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名為三寶廟的廟宇。

說到這,有個問題出現啦。馬來西亞位於中國的南邊,那應該是下南洋啊,為什麼是下西洋呢?因為鄭和是穆斯林,他下西洋宣揚國威的途中會經過南洋,但他最終的目的地是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在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那裡對於中國來說是西洋。

4.雞場街

雞場街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馬六甲市中心最熱鬧的街,街兩邊是南洋風的建築,各種店鋪賣著當地的特色美食和紀念品。假期遊客特別多,街上熙熙攘攘,場景可比肩於假期時我國的各類熱門旅遊景點。

考慮到街上人太多,幾乎每家都要排隊,如果遊客自己去逛等位會比較浪費時間,影響後面的行程。導遊和我們商量後就直接帶我們去了一家他比較熟悉又有名的飯店。飯店就在雞場街入口處,進去後團內遊客自行分成兩桌就餐。大家面對菜單不知道吃什麼好,就請導遊幫忙點菜。導遊點了當地的特色魚、白切雞、燒雞、豆芽、雞粒飯、肉丸湯、沙冰等,味道整體挺不錯,平均下來一個人37元人民幣。

雞粒飯是當地的特色,據說是以前人們為了吃起來方便,把米飯和雞油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糰子,然後配菜吃。然而,我覺得,搓成飯糰好像更麻煩,還需要時間和心情。直接拿雞油伴著吃不是更好?

吃完飯,我在雞場街裡面逛了逛,在一個小攤買了一份娘惹糕。娘惹糕是現做的,綠色球狀,椰子味,2馬幣一份,吃起來不錯,就是有點甜。

5.荷蘭紅屋

從雞場街往紅屋廣場方向步行3分鐘就到了荷蘭紅屋。

荷蘭紅屋建於1650年,特點是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和寬闊的石級,是東南亞最古老的荷蘭建築物。我看到的宣傳語是「古典歐洲在馬六甲留下的時光印記」,翻譯過來就是幾百年前荷蘭在馬六甲殖民時蓋的紅色大樓。導遊在介紹紅屋時說,台灣有個地方叫淡水,那邊有一座建築叫紅毛城,也是荷蘭人建的。我突然一陣感動,感覺自己的旅途前後是銜接的,幾百年前厚重的歷史在我的旅途中得到了串聯。

大航海時代,西葡兩國漸漸衰落時,荷蘭依靠國際貿易成為海上馬車夫,變成了新的海上霸主,並在世界各地留下殖民掠奪足跡。在東亞,荷蘭佔領台灣38年,壟斷日本的對外貿易,之後台灣被鄭成功收復;在東南亞,荷蘭佔領了印度尼西亞,建立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城,也就是今天的雅加達;在非洲,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荷蘭用自己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新的國家「紐西蘭」;在南美洲,荷蘭佔領了巴西;在北美洲,荷蘭東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也就是今天的紐約;在航海貿易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的區域具有貿易壟斷權。

今天我們站在這些遺迹面前遙望當年的歷史,當年任何一個不起眼的時刻或許都是對今天有重要影響的驚鴻一瞥。

紅屋裡有一座教堂,當天是周六,教堂里沒有人做禮拜,我們很幸運能進去參觀。

紅屋裡還有一座博物館,我們沒有進去。

紅屋廣場有很多生意攤,賣著各種紀念品。遊客也可以坐花車繞廣場逛一圈。花車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人力三輪車,這邊每輛車都被各種圖案所裝飾,車上放著不同的音樂。當天我聽到好多車子上都在放《海草舞》,歡快的旋律很符合假期氛圍,想做中國人的生意,就得了解中國現階段的流行文化,景區生意人的用戶調研功課做得很足呀。

6.聖地亞哥城堡&聖保羅教堂

從紅屋廣場往高地走,步行幾分鐘就會看到一座破敗斑駁的牆,這就是聖地亞哥城堡了。

從聖地亞哥城堡的後面,爬上聖保羅山(又叫升旗山),就是聖保羅教堂。聖保羅教堂由葡萄牙人於1521年建立,是歐洲人在東南亞修建的最古老教堂。

葡萄牙傳教士聖方濟在這裡埋葬,教堂前矗立著聖方濟神父的雕像。

聖方濟神父於16世紀到東南亞傳播天主教,從馬六甲開始,先後去到了印尼、印度、日本和中國,後於中國病逝。他的遺體在運往印度的果阿安葬前,一度在馬六甲停放9個月以等待季候風,期間,神父遺體就安葬於聖保羅教堂內。雕像的右手缺失,導遊介紹說這是因為遺體停放期間,荷蘭人不相信這位葡萄牙傳教士死後肉身不腐的傳說,所以將他的屍體挖出斬斷其右手, 結果血流如注。驚恐的荷蘭人因此將他視為神聖,在教堂前為他立像。我們一聽,感覺得是假的,就開始笑。導遊一本正經地說你們不要笑,是真的呢。據說現在每到周末,馬六甲的荷蘭後裔都會來此拜祭聖方濟神父。

1670年荷蘭人佔領馬六甲後,將教堂用作城堡。1753年,荷蘭人又建了一座教堂,聖保羅教堂變成了荷蘭貴族的墓地。走進城堡,可以看到很多墓碑,上面刻著拉丁文和葡萄牙文。在聖保羅山上可以遠眺馬六甲海峽。

導遊說在這裡拍照,能拍出歐洲的感覺。嗯,斷壁殘垣總是歷史最好的訴說。

7.蘇丹皇宮

馬六甲在1511年以前一直由蘇丹王朝統治,這座皇宮是馬六甲王朝的舊時行宮。皇宮有三層,全部都是木質結構,沒有一根鐵釘。

進皇宮要拖鞋,當天人太多,又很熱,屋子裡的氣味就迷之尷尬了。宮內各廳各室都有一個主題,系統地介紹了馬六甲王朝的歷史起源、政治宗教、宮廷禮儀、生活及涉外交流等,此外還展出一些王朝時期留下的文物。

8.馬六甲河遊船

游完蘇丹皇宮,導遊帶我們去了一個特產店。當時正好比較熱,可以去裡面吹吹空調,買點東西。逛完特產店我們就去了馬六甲河坐船。

二十多個人一起坐一條船,傍晚時分已經沒有中午那麼熱了,船一開動能感受到陣陣涼風,很舒服。坐在船上可以看到兩岸的南洋風情建築,建築上有塗鴉和壁畫。

如果碰到回程的遊船,大家還會互相招手。河水不是很清澈,彷彿透著歷史的餘溫。

9.水果宴

最後,導遊帶我們去了一個水果店吃水果。我吃了貓山王榴槤、芒果、紅心火龍果、紅毛丹,很過癮。吃完水果就是回程啦。

回到吉隆坡已經將近9點了,夜幕籠罩,燈火亮起,這裡的人們的夜生活剛剛開始,而我已經困了,熱鬧是他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法國隊身體被掏空,秘魯好運走到頭?
2019年消費版AR眼鏡的突破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