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跨文化視角下的大學藝術教育

跨文化視角下的大學藝術教育

全球化時代,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藝術教育在堅守其專業特性的同時,正在成為塑造完整個人素養的核心內容。創造力、想像力、感知覺能力、情感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意能力、信息和媒介掌控能力、藝術傳播能力、藝術管理能力等等,一大堆的能力幾乎是全世界各地大學藝術專業培養出的精英人才基本而必要的能力。

藝術教育的核心素養轉變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社會變革下,大學教育本身在向素質教育轉變。以前的大學藝術教育比現在更強調專業性,或者說學科性,培養的是藝術領域的專門人才。現在的大學生,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太大,選擇又太多,同時,社會需要極為專門藝術人才的崗位相對較少,更多需要的是綜合能力強,文化水平高,既懂專業,又能適應多樣工作環境,熱情開朗,積極向上,懂得合作,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都好的人。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簡稱SVA)聯合主辦的「中美當代藝術論壇」2018年 3月20日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曼哈頓21街校區召開。圖為參加論壇的北師大教師甄巍、喻建輝、李江、李嫣、韓慧榮與紐約視覺藝術學院MFA Fine Arts藝術碩士主任馬克·帥伯(Mark Tribe)教授等美方老師合影。筆者於2017-2018年作為中美富布賴特訪問學者在SVA研修。(圖片轉發自京師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現在的大學,特別是綜合性大學,想培養學生掌握一門精緻而專一的手藝,環境並不理想。且不說人最適合學手藝的時候其實是初中和高中時候十幾歲的年齡,就是那些外語、文化課、信息技術、體育技能,以及文史哲,天文地理統計心理寫作,哪個方面不重要?哪個方面可以少?這就是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大學教育現存的狀況。中國的大學美術學科在擴招後,本來就稀釋了專業學習的神聖感,再加上受到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觀念的洗禮,原來存有的對藝術手藝感的崇敬也比以前減弱。現在大多數人都認同這樣的觀點:技巧本身不是藝術,必須要有恰當的觀念或者思想,所以學藝術不能只學技巧,更要學習如何思考,如何觀察,如何感受,如何理解自我、社會和宇宙。否則,畫出來的畫,做出來的作品,技巧沒有前人好,個性、創意和思想幾乎空白,若只是盲目追求被某種美學遺風洗腦後的「好看」,那和家居裝飾城裡那些沒有感受和思想的「行畫」又有何區別。

當任何一種美學觀念或技巧都成為萬千美學模式中的一種,在經歷了思想民主和話語解構的洗禮後,經驗失去了天然的權威性。若某種藝術教育體系拒絕認同美的相對性,堅持認為人類有統一的永恆的美學標準,如果能尊重學習者的個性還好,假如採取的是過於封閉嚴肅和刻板嚴苛的教育方式,一不小心就會越過現代社會育人的底線,在當代語境下,變成一種荒誕的培養模式。

北師大李江副教授與美國藝術院校師生進行現場交流。(圖片轉發自京師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雖然,職業教育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然而,綜合性大學還是普遍以追求自由思想、構建獨立人格為大學教育的學術目標。在四年或七年的時間裡,既要關心學生人格的培養、尊重學生個性的興趣選擇、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又想在學生心智和諸般能力尚不成熟時,教給他們一些實際的和紮實的東西,需要系統而謹慎的平衡,於是就有了不同的學校和學科對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培養模式、教學計劃、課程大綱等一系列學科屬性的定位和選擇。

社會變化的時候,教育自然也要變。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信息冗餘、權威消失、選擇無比豐富、競爭無比激烈,時間感和空間感無比緊縮的狀況,全球化、市場化、數字化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生活的瞬息萬變。當生活本身充滿了虛無和荒誕感時,教育也難以倖免。表面一派繁榮的世界大學教育,面臨的挑戰其實是很多的。

SVA MFA 2018畢業展。一眼看去就知道,這樣的作品把觀念放到西方傳統的文化背景里,然而新媒體的使用,又提出了傳播與媒介的當代話題。是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要大量的閱讀才可以談論呢?也不盡然。但至少,我們不得不思考。(圖片攝影:甄巍)

大學藝術教育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藝術本身的變化。每一個有經驗的藝術家或教師都知道,技巧和美學,形式和內容,內心感覺和物質媒介,是一體共存的,其實無法分開。當代藝術的概念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觀念的變革、材料的更新、媒介的拓展、邊界的跨域,藝術本體的變形和媒體信息的積累,讓人們看到了前人無法看到的龐大的視覺資源。視覺圖像的文化語境,畫面背後的故事,越來越成為藝術和設計關注的重點。文化,成為視覺邏輯的主要起點。脫離開文化語境的視覺符號和美感,顯得虛弱和虛偽。於是,藝術教育不可避免地要向著文化討論和文脈繼承前進。

然而,這裡就出現了一個自我劃定的範圍問題,或者用時髦點的話說,身份問題。選擇身份,選擇立場,選擇角度,選擇方法,每個環節息息相關,都與最終呈現於藝術與設計教育的教學方法、課程內容、評價模式相關聯。藝術教育中的文化和藝術史的坐標,越來越顯得重要。定位在國家、民族、地域、社區、族群、人群、家族、種族、性別、個體、人類,要思考的問題,要表達的觀點,所採取的態度,所觀看的角度,是不同的,會極大地影響對藝術效果的呈現和藝術文化的理解。

在2018年5月SVA MFA 的畢業展上,來自15個國家的27位藝術碩士展示了他們的創作。從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國際化和多元化可以理解,為何關於「身份」和「政治」的討論,會成為西方當代藝術教育的重要議題。(圖片攝影:甄巍)

要想把視覺、感覺、造型以及形式背後的文化弄清楚,就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識和研究方法的訓練,更多的田野調查,包括不同文化間的比較。現代學術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多元文化主義的盛行,從多元文化理論到多元文化教育,從國家、民族、地域擴展到不同地區、階層、人群的差異與多元,形成了一些跨文化視角背後共同的價值觀念,比如文化態度上要相互尊重,追求平等、對話、和諧;藝術學術上要能多角度理解藝術的差異性,特別是理解藝術背後的文化、上下文語境與審美觀念的關係;對於小眾文化、邊緣文化和弱勢群體文化,不再因為其小而忽略,這些都是全世界大學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SVA MFA 2018畢業展。一位加拿大華裔學生的互動空間裝置創作,使用的是她喜歡的中國古代門窗結構,探討的是空間結構與文化符號的關係。面對這樣的作品,如果缺乏跨文化視角,只是在點線面和材料構圖上打轉轉,那樣的理解肯定是單薄的。(圖片攝影:甄巍)

當代通行的大學教育像是施化肥的大棚培養,又像是為了節省成本、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現代工廠流水生產線,把學生圈在教室里,按照預先定好的計劃,給學生教這個教那個。理論上說起來,這些知識和能力都是有營養的,而且似乎是營養豐富、搭配均衡的專門配方,但是卻沒有了自然生態的原味,依照統一的配方培養出的「聽話」大學生平庸、雷同,精於現實,明辨厲害卻缺乏個性和追求。就像大棚里種出的蔬菜,顏色光鮮,造型也挺好,就是沒有「味道」——藝術中尊重差異和個性的味道。什麼時候大學能夠接納和培養有個性的,有真實原味的人才呢?用人單位何時能像熱愛綠色有機食品一樣,不再看重平均和乏味的指標,不再用這個或那個層出不窮的考試、證書、標準、資格來讓青年人追求平庸、削足適履?社會如何能夠鼓勵原創、看重手藝、尊重個性、寬容差異、接納多元?這些,不是藝術教育能解決的問題,卻是藝術教育必須面對和主動改善的問題。

國際學生嘗試接觸中國書畫,2018年(授課教師、圖片攝影:李潔)

事實上,只有進行跨文化比較,轉換看問題的身份和立場,以尊重、寬容的態度,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看到自己當下的問題,而不是永遠自信,想當然地覺得自己做得對,做的應該。儘管,堅守和拒絕改變,都是比順應潮流更難,更高級的態度,但前者帶著尊重和自信,後者卻有著抵禦入侵般的恐懼。

藝術教育領域的跨文化,不單指的國家、民族、地域,也包含年齡、階層、族群,大到東西方文化比較、國際化和本土化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小到一個班級的學生來源與構成,一門課程和一個概念的歷時性、共時性以及縱向與橫向的考察。這方面所開展的研究,應該說還處於起步階段。

以藝術和設計的課堂教學為例。視覺語言是當代最為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對藝術視覺審美美醜優劣的評判,涉及到歷史文化傳承、本土文化創新、不同文化間的衝突與協調等跨文化課題。無論在中國畫教學、油畫教學、視覺傳達教學或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等方面,從一個墨點、一塊色彩、一個方案,到主題倫理、價值取向、形式萃取,無不滲透著文化的作用。跨文化視角強調了文化觀察和研判時的視角轉變,強調了不同文化間感知、包容和理解對於文明創造和發展的重要性,是大學藝術教育的方法,也是大學人文理想的體現。跨文化的方法,在課程中體現的是教學方案和過程,在理念上體現的是文化尊重與交流,在學術上體現的是藝術本體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下的嬗變,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呈現出多元多樣的目標,在學科建設上顯現了大學的個性、定位與追求,是藝術教育研究面向現代、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重要內容。

2015年12月於北師大,2018年6月略作刪改。

甄巍: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京師美術館館長,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副主任,高等美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中美富布賴特學者。

原文收錄於甄巍、張少倩(美)主編的的論文集《穿越分界——跨文化視角下的國際美術教育思辨與對話》,該書於2015年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

長按識別下邊二維碼關注高等美術教育學會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等美術教育學會 的精彩文章:

TAG:高等美術教育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