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融入不同空間尺度的城市規劃與設計

健康融入不同空間尺度的城市規劃與設計

導讀

2017年11月18日-20日,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在東莞舉行,集中探討了當前城市規劃工作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會後,各論壇承辦方根據專家報告及討論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政策建議。為此,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官微「中國城市規劃」推出「政策建議」專欄,陸續推出系列文章,集中傳遞專家聲音,助力城鄉規劃建設。

本期「政策建議」基於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健康融入不同空間尺度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對話觀點提煉,指出宏觀城市層面和微觀社區層面的健康城市空間規劃與設計對居民生活環境及生活模式都有重要影響,對上述兩個規劃層面的健康效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字數:4654字

閱讀時間:14分鐘

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頒布以及全球100多個城市共同發布的《健康城市上海共識》都強調健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密不可分,建設健康城市成為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的迫切需求。在城市整體層面,歐洲大部分城市推行的「健康城市項目(Healthy City Project)」致力於創造有利健康的城市環境和提倡積極的生活方式;以東京政府為代表啟動的「健康城市計劃」則以場所為基礎(包括家庭、社區、學校和單位),致力於改善衛生服務,創造支持性環境,建立社區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社區則是健康城市在社區層面上的「細胞工程」,主要致力於營造健康的社區環境,包括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經濟環境,以及個體在與這些健康相關活動的良性互動中,獲得健康的提升。我國最初的健康城市試點建設中(如上海、蘇州),健康社區建設被列為主要的任務之一。總的來說,宏觀城市層面和微觀社區層面的健康城市空間規劃與設計對居民生活環境及生活模式都有重要影響,對上述兩個規劃層面的健康效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健康城市規劃面臨的重要挑戰

建成環境是居民時空行為與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載體,機動車主導的土地與空間增長帶來不合理的建成環境格局引發了一系列環境污染以及由此引發的慢性疾病,成為健康城市發展的巨大挑戰。從全球層面來看, 2001年全球因慢性疾病死亡的人數比例達60%,治療費用佔總費用的46%[1]。預計到2020年,全球慢行疾病導致的總死亡比例和疾病醫療負擔比例、將分別達到75%和57%[2]。我國呼吸系統疾病和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成為關注的焦點,也是城市規劃可以通過優化建成環境進行一定程度預防和改善的疾病類型。

(一)呼吸健康問題日益凸顯

我國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顯,霧霾頻發,導致呼吸系統疾病患病人數上升。從1983到2013的三十年間我國肺癌死亡率增加了約4.6倍多(第六屆中國肺癌南北高峰論壇,2013)。根據世界組織國際癌症機構於2013年進行的評估,空氣污染的顆粒物成分與癌症特別是肺癌發病率的增加有密切關係。大量研究也表明,長時間暴露在顆粒物空氣污染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包括肺部功能減弱,呼吸系統疾病(肺癌、哮喘等)增加等。微小的顆粒物濃度變化將顯著影響肺癌的死亡率和患病風險,而城市規劃設計所涉及到的空間要素將可能影響顆粒物濃度的分布

(二)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盛行

1990年代以來,我國小汽車年平均擁有量的增率已經超過20%。伴隨著城市機動化和空間蔓延,以及建成環境的變化,使得包括肥胖在內的慢行疾病問題日益凸顯。2010年,我國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達32.1%,肥胖率達9.9%。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指出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為9.6%、4.5%,比2002年上升了3.2%和2.4%。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也顯示,各年齡段學生肥胖檢出率持續上升。同時數據顯示,因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等慢行疾病將成為中國人死亡的主要病因[3]。

城市空間要素對特定疾病患病(肥胖、心臟病、哮喘和肺癌)有顯著影響。城市物質空間環境能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交通出行和飲食習慣,同時會影響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和分布,進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居民患慢性疾病的幾率。隨著慢行疾病對城市居民的健康威脅加劇,通過改善建成環境來保障居民健康變得十分緊迫。

二、我國健康城市規劃的研究推進與實踐

2016年WHO發布的城市健康全球報告(Global Report on Urban Health)顯示,非傳染性疾病主要由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狀態決定。換言之,偏重物質形態空間的城市規劃和設計對居民健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倡議和引導下,我國正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建設。20世紀90年代,北京、上海和蘇州成為第一批健康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隨後長春、成都和攀枝花等城市相繼加入;在最初試點的上海和蘇州健康城市建設中,健康社區建設被列為主要的任務之一和健康城市的「細胞工程」。經過30多年的發展,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區的建設上升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2012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2015年,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於次年頒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健康城市規劃涉及到土地使用、空間形態、道路交通、綠地與開放空間四個要素的多個方面,以及減少污染及其人體暴露度和增強體能活動兩個規劃干預路徑[4]。目前的研究多關注在城市不同空間尺度的健康規劃和空間設計,包括城市和社區兩個層面。健康社區的建設伴隨著健康城市的建設而出現,是健康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健康社區與健康城市相伴而生,關注空間層次不同。健康社區是健康城市在社區層面上實現的「細胞工程」,健康城市的多項工作在社區中進行,兩者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5]。

(一)社區層面的健康城市規劃研究

建成環境通過改變交通出行方式增加體力活動,從而降低BMI和肥胖風險。同時,高密度、高土地混合度、提高可步行性、完善周邊設施、提供多樣化交通方式等方式可以促進體力活動,減少個體BMI和超重/肥胖問題。中國社區人口密度與土地混合度與超重或BMI正相關(與美國相反),這可能與較高人口密度和設施混合度使總體活動距離更少有關;其次,與公交站距離越遠,超重風險降低,顯示了出行距離對於超重的作用機制;最後,在高密度和相對收入低的社區,建成環境對其出行方式影響的穩定性較差。由此可得到啟發,過高的人口密度並不利於大家保持健康。

城市規劃對於干預、引導和約束居民的生活方式起到重要作用。公共開放空間和步行空間設計能有效促進步行和體力活動,緩解壓力。社區公園通過提供物質空間環境引導人的日常活動,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產生健康效應。適宜的空間尺度、完備的設施以及優美的景觀都能促進壓力的緩解,以及提高活動幾率,有助於保持身心健康。

(二)城市層面的健康城市規劃實踐

1.城市風道規劃

在城市規劃實踐中,需要綜合考慮自然環境和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用地功能、空間布局和開發強度,劃定風道,有助於在夏季緩解熱島效應,在冬季降低顆粒物濃度,創造有益健康的環境

宏觀氣候與風環境主要基於大氣模擬(WRF)空氣流動和風場分析,通過遙感大數據預測熱島效應;中觀層面主要利用GIS大數據進行基於道路走向的通風潛力評價以及道路風向一致性分析,得出潛在的通風廊道;微觀層面則主要通過CFD模擬,進行基於建築密度和高度的街區通風潛力評價分析。

2.「15分鐘社會生活圈」規劃

新一輪上海總體規劃強調了「15分鐘社區生活圈」 的規劃理念,致力於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社區。該理念首先提倡創造有歸屬感的社區公共空間,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為平台,構建網路化、無障礙、功能複合的公共活動網路,以激發社區空間活力。其次,鼓勵構建網路化、無障礙公共服務網路,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公共開放空間的5分鐘步行可達率達90%以上。此外,還應提供社區學習、就業和創業機會,建設TOD社區,將生活性平均出行距離控制在2.5公里以內。從生活圈的類型來說,不管是城鎮社區生活圈還是鄉村社區生活圈都應配置合理完善並具有彈性的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享平台,從而保證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健康需求。

生活圈規劃理論研究已在上海市楊浦區和嘉定區得到實踐,對社區的合理規模劃分和設施布局具有指導作用。生活圈理念在醫療專項的應用與驗證上得到推廣,主要在市域和區域層面分別用於達標率(以步行至最鄰近醫院15分鐘為達標)和均衡度(醫院15分鐘範圍內計算居住用地覆蓋率等)分析。具體應用如通過醫療設施點疊加居住用地得出全市居住用地至醫院可達性水平分布,從而指導改善醫療設施的不均衡布局,提高公共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居民健康。

三、推進健康城市規劃的對策建議

從城市和社區兩個層面,針對城市規劃與設計可以調控的空間要素——土地使用、空間形態、道路交通和綠地及開放空間,從減少患病風險和促進體能鍛煉兩個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1.促進城市整體慢行交通網路的構建

慢行交通通常由步行及非機動車交通方式組成。從促進鍛煉的角度,推廣以步行、騎行為主的慢行交通有益於避免久坐帶來的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同時,機動交通的排放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通過減少機動車出行、鼓勵慢行交通,可降低污染的產生和暴露風險。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網路可以從創造步行和騎行友好的道路交通環境出發,增加其連續性、安全性、舒適性和景觀性,配備完善尤其關照弱勢群體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同時,在步行道和騎行道適當增加市民活動空間或目的地,以及公交換乘點,加強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的聯繫。在建築設計中,沿街商鋪首層可適當後退,形成的退台空間供步行者使用,增強步行體驗。

2.提升公共空間和綠地合理規模布局和植被配比

地和開放空間的合理布局,並與道路結合有助於城市通風廊道的形成,將提高健身場所的可達性,有效改善城市風場,促進自然環境對城市建成環境的調節作用。從控制污染的角度,綠地和開放空間的布局應當盡量集中,形成一定規模,有利於提高其滯塵效果,有效優化局部空間的顆粒物分布。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夠最大化地凈化空氣和吸收粉塵,有效控制交通尾氣污染。從促進鍛煉的角度,提高綠地和開放空間的的可達性,以及內部娛樂設施的多樣性、公共空間的觀賞性,可鼓勵人們使用並進行鍛煉。

3.打造社區尺度的「健康生活圈」

為提高公共服務設施和就業的步行和騎行可達性,倡導建設以人的出行距離——15分鐘為基本單元的 「健康生活圈」。從促進鍛煉的角度,適宜尺度的街區和街道空間能夠促進人們自發地選擇慢行交通出行方式,增加體能活動;街道的連續性以及適宜的尺度,能提升步行空間的體驗感和安全感。打造健康生活圈需要構建網路化、無障礙、功能複合的公共活動場所網路,爭取公共開放空間的5分鐘步行可達率達90%以上,以激發社區空間活力。同時需考慮提供社區學習、就業和創業機會,將生活性平均出行距離控制在舒適的慢行交通出行時間範圍內。

健康城市規劃與設計日益獲得關注,一方面城市環境問題突顯,特別是工業化進程和機動車依賴造成的空氣污染;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對身心健康的訴求,需要建成環境優化以提供高生活品質。我國健康城市規劃的研究和實踐關注以健康為導向的物質空間設計,將人的健康結果作為核心的健康城市規劃理念,並致力於為各空間層面的城市規劃提供優化路徑和依據。健康城市規劃需要在多領域多學科的協作下,打破壁壘,創立機制,為健康的城市,健康的生活貢獻力量。

基於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健康城市規劃的尺度與效應」論壇觀點提煉,以下專家對建議有所貢獻:

吳志強: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副校長、教授;

王偉強:學會理事,城市影像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周婕:學會的理事,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前院長;

王新哲:學會理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

詹慶明: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

孫斌棟:華東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譚少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王蘭,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

周江評:學會國外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董慰: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劉朝暉: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

黃珏: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創規劃師,中級工程師

執筆人: 王蘭,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

張雅蘭,英國卡迪夫大學,碩士

參考文獻:

[1] Finkelstein E A, Trogdon J G, Cohen W, et al. Annual Medical Spending Attributable to Obesity: Payer and Service-Specific Estimate[J]. Health Affair (Millwood), 2009, 28: 822-831.

[2] 雲南日報網. 慢性病危害與日俱增[EB/OL]. (2005-11-21).

http://paper.yunnan.cn/html/20051121/news_88_679365.html.

[3] 中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逾30% 成年居民體重超標,城市肥胖率高於農村[EB/OL]. (2012-03-28).

http://www.chinacdc.cn/mtdx/mxfcrxjbxx/201203/t20120328_59184.htm.

[4] 王蘭, 廖舒文, 趙曉菁. 健康城市規劃路徑與要素辨析[J]. 國際城市規劃, 2016, 31(4):4-9.

[5] 孫文堯, 王蘭, 趙鋼,等. 健康社區規劃理念與實踐初探——以成都市中和舊城更新規劃為例[J]. 上海城市規劃, 2017(3):44-4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城市規劃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城市規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