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接盤元順帝妃子生孩子 朱元璋表示接盤元朝軍隊才是第一位

接盤元順帝妃子生孩子 朱元璋表示接盤元朝軍隊才是第一位

當明軍沿著大運河逼近大都時,元順帝在夜晚像做賊一樣離開,只留下少量部隊留守。徐達攻克大都後,沒有追擊元順帝,而是按照朱元璋的指示接盤元朝軍隊。朱元璋下令各地的元朝軍戶不得擅自改戶口,讓他們在原地待命。到1371年徐達就完成了對五省八翼前元朝漢軍的搜集整理工作,給朱元璋接盤了14萬漢軍軍戶。朱元璋按照三戶出一軍的方式精挑細選,把這些部隊分給北平諸衛,後來跟著朱棣起兵的軍人很多都是這次接盤工作的成果。

朱元璋還接盤了大量蒙古騎兵,這些人稱作「降夷」。他們穿著明朝的鎧甲和自己的同胞作戰,還大力普及騎兵作戰技術,是明軍最給力的帶路黨。

除了接盤元朝本有的軍戶,朱元璋在軍事制度上也接盤了元朝。他不但繼承了元朝的軍戶制度,「垛集軍」制度和「拔都軍」都被他繼承。

「垛集軍」制度是蒙元的一大發明,它把三戶民眾組成了一個「垛集」,其中一戶負責出炮灰,這戶人家叫做「正戶」;另外兩戶為炮灰提供津貼和補給費用,叫做「貼戶」。元朝把漢人民戶按照家產分為上中下三種,中產階級的中戶就不幸成了「垛集軍」的徵發對象。你家裡有能拉得動硬弓的壯漢,那你家就成了所謂的「正戶」,壯漢戰死後,他的兄弟甚至堂兄弟都要立刻頂上。

「垛集軍」制度把軍事費用分擔給民眾,政府幾乎就是零成本,這很對朱元璋的胃口。在朱爸爸看來這是勤儉節約好辦法,值得繼承發揚。在明朝前期,這種制度在明軍中非常流行。

元朝有讓刺頭、死囚犯當先鋒的「拔都軍」,朱爸爸也搞出了類似的「長生軍」。「長生軍」是「謫發軍」(這也是元朝的發明)的一種,「謫發軍」服役分臨時、終身、永久三種,「長生軍」很不幸屬於永久類別。和「拔都軍」不同,進了「長生軍」的死囚打仗再勇猛也不能被釋放,他戰死後,子孫後代都要一直充當「長生軍」的炮灰。

朱元璋在元朝生活了不少時間,對元朝的政治軍事狀況也非常了解,因此他建立自己的帝國時非常熱衷接盤元朝的軍人和軍事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我來說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我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