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對「一帶一路」的認知變化及其參與的可行性

日本對「一帶一路」的認知變化及其參與的可行性

來源:《東北亞論壇》

作者:王義桅 崔白露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事務研究所

「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地區是周邊,「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領域要吸引發達國家參與,尤其是在資金融通方面的參與。日本作為中國重要鄰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外匯儲備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經營時間長、積澱深,在地區事務上具有相應影響力,自然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潛在參與方,爭取其參與開發「一帶一路」市場的意義重大。

日本對「一帶一路」的認知,經歷了一個從最初的消極抵制、保持警惕,再到密切關注、認真研究,再到聯繫接觸、主動尋求參與的轉變過程,並頻頻釋放積極友好信號,尋求對話和合作。

近期日本政界多次釋放出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信號,中國也予以積極回應。雖然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但中日雙方都有調整和改善雙邊關係的期待和行動。因此,認識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轉變認知和減少誤解矛盾,增進溝通和理解,找到兩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使雙方通過雙邊合作和多邊合作等方式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將對中日關係、地區和全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GIF

日本各界對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認知變化

下文通過分析日本政界、工商界、學界以及日本輿論這四個影響外交決策主體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及認知變化,探討日本對「一帶一路」的總體認知及其變化。在日本政界方面,作為最具有決定作用的外交決策主體,日本政府對「一帶一路」認知轉變最為明顯,經歷了認為其是難成氣候的對外地緣和經濟戰略,到與日本展開經濟競爭關係的工具,再到提供公共產品的重要合作平台的轉變,日本對「一帶一路」的態度也從輕視抵制、曖昧不明到主動尋求參與。日本工商界和企業從一開始就普遍比較關注「一帶一路」,並在「一帶一路」是否會造成中日經濟競爭還是給日本提供商機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在日本智庫和學界,最初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度並不高,對「一帶一路」解讀也主要從國家地緣戰略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等國家利益角度出發,對「一帶一路」的前景也主要以分析面臨的困難為主,近段時間來日本研究機構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度迅速升溫,研究也趨向多角度。最後,中日輿論大環境沒有太大改變,但也出現了一些向好趨勢,其中日本民眾對中日關係現狀和未來預期有了顯著的改善趨勢。

GIF

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

對於中國來說,日本的參與符合「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的需要,而對於日本來說,參與「一帶一路」是基於現實與國家利益需要的大勢所趨。

(一)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日本參與「一帶一路」是促進中日關係發展和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對中國來說,加強與日本的經濟合作與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提升兩國關係、增進中日經濟聯繫和相互依存的需要,也為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打下堅實的政治互信基礎,同時也為在沿線國家開展「一帶一路」建設減少阻力和提供幫助。另一方面,邀請日本加入,能夠更好體現「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平台,體現中國遵守相應國際規則和確保機制開放透明的承諾,還能對美國等其他未參與的國家提供現實借鑒,對「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對實現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有推進作用。

其次,日本參與「一帶一路」是國內國際政治現實的需要。近年來,日本國內已有許多人認為日本由於戰略誤判而錯過了參與「一帶一路」的最好時期,如再不參加則會錯失更多參與地區經濟合作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導致日本經濟復甦緩慢。如安倍政府再不調整政策,則自民黨的執政基礎會面臨受到衝擊的風險。除此以外,東亞地區現有的國際環境和熱點問題迫使日本尋求與地區其他主要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合作。為對朝鮮最大限度施壓和解決日本周邊安全問題,日本需要尋求與中國合作。

第三,日本參與「一帶一路」是提振經濟的需要。日本經濟復甦依舊緩慢,改革的「第三支箭」也需要擴大海外對日投資。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以及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夥伴國,在中日經濟互補性依舊較強、經濟依存度較高的情況下,加強中日之間的經濟合作是提振日本經濟的良方。

第四,參與「一帶一路」是日本尋求他國支持本國合作機制的需要。TPP在一開始就面臨「難產」問題,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退出TPP給日本帶來很大衝擊。二是更名後的CPTPP經濟規模大幅縮減,GDP縮小至原來的三分之一,人口和貿易總額則大約縮小一半,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落實後的經濟效應是否能夠實現也是未知之數。三是TPP在日本國內也遭遇較大阻力,雖然所倡導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對日本出口貿易有利,但國內農產品會面臨較大壓力。

第五,日本參與「一帶一路」是日本加強與歐亞大陸聯通的需要。目前「一帶一路」在歐亞大陸的布局已漸趨完善,日本想要參與歐亞大陸相關事務無法避開「一帶一路」,而通過利用現有的「一帶一路」合作模式,總體來說有利於實現日本在歐亞大陸的利益訴求。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跨境合作方式,日本可以通過與現有地區合作戰略對接,減少日本參與大陸國家合作的經濟成本和外交成本,實現歐亞大陸邊緣與中心的融合,在客觀上有利於打破日本孤懸海上的地理位置劣勢,增強日本的地區影響力和經濟輻射能力。不僅對於日本,對於整個地區來說也促進了歐亞大陸整體的互聯互通。

最後,日本參與「一帶一路」是促進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與穩定的需要。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日本、韓國、東盟國家的增長都高於預期,預計2017年和2018年的增速能達到5.6%和5.5%,經濟增長最快的東亞和南亞將達到5.6%和6.7%,有望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不過亞洲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舊嚴重,截至2015年,亞洲48個國家中依然有44個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其中9個國家為最不發達國家,佔了全球最不發達國家的19%。從世界範圍內來看,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呈現復甦和向好趨勢,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主要經濟體都呈現經濟增長態勢,但復甦緩慢、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也依然存在。在貿易投資方面,近年來主要發達經濟體開始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國內保護主義有抬頭趨勢。世界日益增長的公共產品需求與落後的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成為建設「一帶一路」的動力「一帶一路」下的互聯互通,能夠為建立更加緊密的全球供應鏈經濟合作關係注入活力。加強地區經濟合作,是實現亞洲整體經濟發展、最終推動亞洲復興的重要一環。

(二)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可行性分析

從中日兩國的現有情況來看,中日兩國在「一帶一路」下的合作已具備一定歷史經驗和現實借鑒,也具備一定合作理念基礎、經濟基礎和民意基礎。

首先,中日文明間存在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千年交流的歷史邏輯。中日文明有著千年交流的歷史,古代日本屬於古絲綢之路的東方終點。事實上,中國在兩漢時期就形成了陸海並舉的貿易格局,並與中亞、西亞、日本、朝鮮、越南和南亞諸國等周邊國家開始較為頻繁的貿易往來,而日本是地區海上貿易的終點站。日本據此認為絲綢之路起源於奈良,日本濃厚的絲綢之路情結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拍攝的《絲綢之路》紀錄片可見一斑。

其次「一帶一路」本身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決定了日本不會被排除在外。

再次,中日兩國存在現有的經濟合作基礎。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2016年日本仍然為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而中國仍然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最後,中日輿論趨勢向好。

GIF

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路徑探究

雖然中日關係有一定的改善傾向,但兩國關係依舊受制於歷史矛盾和現實障礙。如何在盡量減少矛盾的前提下,找到兩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首先最重要的是雙方要在認知上轉變日本參與「一帶一路」的看法,中國方面要講好「一帶一路」故事,明確「一帶一路」的國際定位和目標,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在宣傳中強調經濟合作和平台的開放性、透明性和規範性,而日本方面則需要摒棄「零和」和「戰略敵對」思維,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競爭合作的關係下尋求合作共贏的最大化。其次,通過積極推動日本先加入亞投行、雙邊經濟合作、第三方產能合作等方式加強雙邊合作方面。最後,利用現有多邊合作機制和積極創建多邊合作機制的方式,將中日合作納入多邊合作的框架下。

4

結論

中日之間通過「一帶一路」進行合作有著不容置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我們依舊不可否認日本還未真正參與「一帶一路」的現實,同時也要預估到日本只會選擇有限參與的可能性甚至是日本藉助參與「一帶一路」來影響其走向和規則制訂的背後動機。

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中日兩國依舊會在經濟、政治、地區事務、多邊舞台等領域存在競爭,但中日之間的競爭並非「零和博弈」,中日之間應該做的是協調好競爭與合作的關係。

轉變認知、減少矛盾,需要進一步增信釋疑,凝聚合作共識;找到兩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需要通過雙邊和多邊合作的方式加強經濟和政治領域的多層次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碼一帶一路 的精彩文章:

中國巴拿馬建交一周年:簽署20多項合作協議 積极參与「一帶一路」

TAG:解碼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