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3件事,父母一定要在孩子7歲前完成!否則就晚了

這3件事,父母一定要在孩子7歲前完成!否則就晚了

我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因為7歲是孩子的性格和脾性定型的時期,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初步判斷出孩子以後待人接物的方式。

由此可知,0-7歲對於孩子而言,是性格培養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十分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一旦錯過,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下面這3件事,家長睡前再累也要陪孩子做好,這是為了孩子的美好未來著想。

每日溝通

搭建孩子的心靈港灣

丹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Susan Harter說:被父母關注的孩子長大後就會把積極的關注內化,用家長對自己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你今天過得好嗎?」

「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要告訴我呢?」

「你今天有哪些收穫呢?」

……

問答雖然尋常,但是意義卻不一般。每一句話,都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受重視的尊嚴。孩子渴望被關注,而父母對他的溝通和交流便是關注孩子的體現。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家長每天的行動是孩子未來的縮影,而習慣的力量,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習慣受益終生;壞習慣遺禍無窮。

這就和馬克·吐溫說的一樣:習慣是很難打破的,誰也不能把它從窗戶里拋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哄著它從樓梯上走下來。

一起玩耍

培養孩子的智力發育

陪孩子玩,無疑是增進彼此情感的最佳方式。

如果有時間,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便是陪孩子一起玩耍。而睡前無疑是難得的親子時光。

因為即將要休息,遊戲方式就不能太激烈,咱們可以玩一些益智類遊戲,比如猜謎語、找不同等等,或者和孩子一起看繪本,講故事……最好能把這種交流方式固定為一種家庭儀式。

家長要相信,從小和父母一起玩耍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更高的智商和情商,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會更有利

一起勞動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不可能陪孩子走一輩子,孩子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是成長的基礎與前提。比如獨立刷牙、洗澡、穿衣、折衣、整理床鋪、收拾玩具……

提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能有效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遇到問題主動探尋解決方法,不會過度依賴他人,更不會出現新聞中的那種情況——40多歲博士在家啃老……

年幼的孩子模仿力很強,也對外在事物充滿著好奇,大人一旦忙活起來,孩子會主動效仿,這個時候是鍛煉孩子自理能力的黃金時期。

當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一件事時,那份巨大的滿足感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愉悅和快樂,還能建立孩子強大的自信心。

Professor點評: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0-7歲便是人一生當中的初晨與早春,把握好這個時期,對未來而言都大有裨益。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知道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瑞思學科英語 的精彩文章:

這3本英文旅行繪本,讓你盡覽萬里山河!
為什麼要上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這樣回答

TAG:瑞思學科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