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有山水詩,還是先有山水畫,歷史上有多少人專門寫畫山水

先有山水詩,還是先有山水畫,歷史上有多少人專門寫畫山水

大自然,神幻莫測,千萬年江河入海,看盡滄海桑田,泛舟五湖,縱橫四海,又怎能不讓人感嘆山水之雄奇、壯闊,難怪會有人讚歎一聲:「江山信美」。一水無窮空自碧,環顧四周皆是青山碧水,這樣的場景,又怎能不讓人心曠神怡,蕩滌凡俗澄心,追尋內心的那份安寧,難怪有人會感嘆一聲:「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啊。

不過,千里江川雖然秀麗,人們卻不能久久耽於其中,若是人人都選擇歸隱田園的話,那麼誰來從事稼穡,誰來通商經貿,誰來管理國家呢。或許,就是為了使得人們在繁瑣的工作之餘,也能夠感受到山水的美好,在山林中尋找到一份內心的寄託,調節自己的身心,山水畫,這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才應運而生吧。

其實,繪畫,是早在遠古時代便已經產生了的,據說,在新時期時代出土的那些彩陶上,就繪有跳躍的鹿,甚至還有三五成群攜手踏歌的人的形象。後來,隨著人們的欣賞水平和藝術水平的不斷增高,繪畫,也逐漸發展,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通常將中國傳統繪畫稱之為國畫。國畫一般都是用毛筆作畫的,畫家用毛筆,蘸上墨汁或者是水彩,在絹帛或者是紙張上繪畫。

中國畫的題材其實還是多種多樣的,有花鳥,有魚蟲,有人物,當然,也少不了山水。

圖片來源網路,不包含於原創部分,下同

山水畫,說白了就是以山水為主體的繪畫,當然,它的主要描繪內容,也不光僅僅只是山和水,應該說,一切自然景物和部分人文景物,都包括在山水畫的範疇之中。在山水畫中,可以有山川河流,樹木石頭,也可以有亭台樓閣,舟車橋樑,還可以專門畫風雨陰晴、雨雪雲霧等自然現象,或者以春夏秋冬等氣候特徵作為主要描寫的內容,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在中國,首先作為主體出現在繪畫上的,應該還是人物形象,據說,在商周時代的壁畫中,就已經有人物畫了,所以說,它的出現,比山水畫和花鳥畫等都要早。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山水畫開始逐漸發展起來,但是,那個時候,山水畫依然是作為人物畫的附屬而存在的,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不過,在那個時代開始,人們就已經注意到,山水畫,是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題材進行發展的。

或許,山水畫的形成,和山水詩的形成也不無關係吧。在魏晉時代,出現了很多以山水為題材來進行詩歌創作的詩人。在魏晉之前,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常常只是作為一首詩歌的點綴,到了曹操創作《觀滄海》的時候,才開始大量描寫山水景物。

而魏晉時代的二謝,也就是謝靈運和謝朓,他們都是喜歡尋幽探勝之人,在走遍了名山大川,看慣了餘霞澄江之後,他們決定用詩歌來將這些美麗的景緻記錄下來,同時,也在詩歌中抒發自己希望能夠拋棄世俗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馳騁的心情。可以說,自二謝開始,中國詩人才開始寄情山水,追求山水之中的雅韻。有了山水詩,自然便要有山水畫來匹配才行,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山水畫,才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線,有大量的畫家,開始鍾情於描摹大自然的美景。

到了隋唐開始,有了一大批寄情于山水的文人,比如王維吧,他就是一個初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寫詩的時候,講究「空、寂、靜」的境界,寫出了一個講究構圖,講究畫意的唯美天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那種蒼茫、遼闊、迷濛的意境,很有畫意。同樣,他作畫的時候,也非常講究詩意,重視色彩搭配,追求視覺美感,時常用筆墨丹青,將詩中那種「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的意境,展現在畫卷上。所以,人們讚美他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除了王維以外,唐朝還開始出現了一些專門繪山水畫的畫家,比如說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王維的水墨山水。雖然說,這些畫家,他們在進行山水畫創作的時候,所使用的方法未必相同,但是,他們的目的卻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都想要通過自己的筆墨,來描繪大自然的瑰麗風光,可以說,流派雖然不同,但是,其主旨,卻是相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駭氏傳奇 的精彩文章:

一月到六月的花神分別是誰,一共有幾男幾女
凹凸寺壁畫借鑒了西方的繪畫理論?除了張僧繇還有哪些壁畫名家

TAG:駭氏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