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涯亦在咫尺:向「馬可·波羅」們致敬

天涯亦在咫尺:向「馬可·波羅」們致敬

《中國美術報》第115期 頭條

絲綢之路上東西文化的那些「巧合」

?本期策劃?張婷婷

【編者按】6月9日到8月19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展覽以跨文化的視野和全新的理念,整合了國內外38家博物館的200餘件(套)精品,集跨時間、跨地域、跨媒介的精美中西藝術品於一堂,既有龐貝壁畫、文藝復興藝術大師作品和地圖原稿、馬可·波羅遺囑和馬可·波羅罐,以及受中國藝術影響的義大利絲綢、陶瓷和工藝品實物,更有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湖南博物館等的大量國寶級文物與書畫原作。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軍意在通過展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的中國元素以及中國藝術中呈現的西方影響,展現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的千年史詩,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相互影響的歷史脈絡。

本期導讀

相向而行的絲路上,繁盛熙攘

馥瑜

為了胡椒與靈魂的救贖——十三至十六世紀的中西交流漫談

林碩

天涯亦在咫尺:向「馬可·波羅」們致敬

趙墨

天涯亦在咫尺:向「馬可·波羅」們致敬

?趙墨

或許連李希霍芬自己都未曾料到,由他提出的「絲綢之路」概念會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後來者所發現的中西交流豐富的物質遺存,成為「絲綢之路」的歷史註腳。近些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輻射下,從這些物質遺存入手,組織的「絲路大展」不在少數。此次國博的「無問西東」展,卻跳脫出以往展覽聚焦漢唐絲路沿線的思維,將視野放大到13至16世紀歐亞大陸的兩端,一方面描述著元代開創的橫貫歐亞的大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剪影,另一方面敘述著西方15世紀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而串聯與貫通其間的正是跋涉和漂泊在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那些「馬可·波羅」們。

【東漢】彩綉雲紋香囊 長7.5cm 193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樓蘭遺址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流暢的單元展線設計,始終以一種「動態化」的敘事邏輯,為觀眾講述著一個有鋪墊、有高潮的雙向交流的故事:以馬可·波羅為代表的旅行家與開拓者是藉助於怎樣的工具,沿著怎樣的線路來到東方的,他們在東方看到了什麼,在返回西方的時候帶走了什麼,這些被帶回的東方物品又怎樣影響著西方的風尚與思維,他們在中國又留下了怎樣的物質遺存……眾多不同時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神似的東西方文物點綴其間,通過對比,讓我們逐漸清晰:東方和西方並沒有孤立地站在歐亞大陸的兩端,而是一直保持著聯繫、交流,就好像兩位蒙著雙眼的巨人,在彼此觸碰、相互摸索中逐漸熟悉著對方的模樣。

【唐】長沙窯貼花椰棗紋瓷壺 高17.8cm,口徑9.4cm,足徑12.5cm 湖南省博物館藏

整個展覽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非常「精細化」的單元設計,從序篇到尾聲,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又分別下設了3至4個二級展題,像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結構布局。事後向策展人了解到,這場展覽的起因,其實是博物館方面想要嘗試舉辦原創性、國際性的中西文化交流展,從而與研究相關課題的大學學者之間有了一次相遇與默契碰撞。展題的「精細化」特徵,也許可以視為是展覽「從研究嚮應用」轉化過程中的保留特色。

男青年青銅雕像 125.5cm×45.5cm×37cm 公元前5世紀 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

從T-O圖、伊德里斯《世界地圖》,到《加泰羅尼亞地圖集》、弗拉·毛羅《弗拉·毛羅地圖》,從《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到《兩儀玄覽圖》,這些融匯著想像與真實的世界地圖,曾引領著眾多「馬可·波羅」去往遠方,而他們又將探索到的新世界繪製在地圖上。今天,當我站在展廳中,隨著他們的目光望向遠方,似乎在最遙遠的地方,看到了故鄉,那一刻,我深深折服於展覽所營造的廣闊視角與宏大的敘事邏輯,觀異地之圖像,天涯亦在咫尺。

【元或明】佚名 盧溝運筏圖 絹本設色 143.6cm×105cm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紅色收藏:幾代人的記憶
相向而行的絲路上,繁盛熙攘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