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禪修的障礙和對治(4):修習對治

《瑜伽師地論》禪修的障礙和對治(4):修習對治

禪修的障礙和對治(4):

修習對治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

二、一、四、四、修習對治

云何名為修習對治?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修習對治中,初明怯弱治,後明蓋覆等治。前中初明通治。」

有了這樣的問題,怎麼樣來對治?怎麼樣修學一種法門,滅除這些過患、這些錯誤呢?

二、一、四、四、一、初障

二、一、四、四、一、一、總對治

謂諸怯弱總用隨念以為對治,由隨念作意慶悅其心,令諸怯弱已生除遣,未生不生。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總用隨念以為對治,由隨念作意慶悅其心,謂求出離及修遠離。理亦無難,令諸怯弱已生除遣未生不生。」

「總用隨念以為對治」,有怯弱障的時候,怎麼樣來對治呢?就是總起來說,用隨念的方法來對治怯弱障。隨念是佛法僧施戒天六隨念。思惟佛的功德、法的功德、聖僧的功德、施(自己布施)的功德、戒(持戒)的功德、天(生六欲天)的功德,用六隨念來對治內心的怯弱、不勇猛。

「由隨念作意慶悅其心」,修隨念作意的時候,令自己內心就會生歡喜,「令諸怯弱已生除遣」,生了歡喜心之後,就能使令這些怯弱的心情,已經生起的能滅除;「未生」的就「不生」了,怯弱不生起,也就不會生起了。這是總說對治的方法。

二、一、四、四、一、二、別對治

二、一、四、四、一、二、一、由精進平等通達

其身贏劣,太過加行,初修加行,用於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七(之下):「次明別治。二明余蓋覆等非理作意用彼相違如理作意為治者。有貪蓋及欲尋者,不凈想治。有恚蓋恚尋,修慈為治。惛沈睡眠,思明相為治治。疑依三世諸行計我為有為無等,了知三世諸行唯親眷國土不死等,掉舉惡作親眷尋等,修止行寂靜為因緣法。已有當有今有為治。」

「其身贏劣」,由先世的因緣,或者現在身體有病,使令身體力衰弱了,也會有怯弱障。或者是用功太過頭,睡眠太少了,飲食太少了,也會引起怯弱障。或者初修加行的時候,會引起怯弱障。這個時候,「用於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精進」不要太過頭,也不要不及,就叫做「平等」,用平等的精進來對治。用「通達以為對治」,雖然發了出離心,願意修學聖道,但是還有很多不明白的,不明白的就會引起錯誤,就會引起很多的障礙;現在要通達,通達了就不犯錯誤,不犯錯誤,怯弱的心情就不生起了。

二、一、四、四、一、二、二、由恭敬聽聞請問

不修加行,用恭敬聽聞勤加請問以為對治。

「不修加行」,就是出離心不夠,沒有力量;或者是不明白怎麼樣加行,所以「不修加行」。那怎麼辦法呢?「用恭敬聽聞」,用自己的恭敬心,去聽聞善巧通達瑜伽的善知識的教導;「勤加請問」,不要就一次,而是要多次的去請問這位善知識。「以為對治」,來對治自己的這些問題。我們一般人的習慣,一有困難,就放棄了,就不修行,就算了。現在這上說有問題的時候,應該請問,「恭敬聽聞勤加請問以為對治」,這樣子使令自己解決「不修加行」的問題。

二、一、四、四、一、二、三、由凈行所緣加行

煩惱熾盛,用不凈等所緣加行以為對治。

「煩惱熾盛」,這個地方就是指欲煩惱很重,就要用這個「不凈」觀來對治;如果瞋煩惱呢?那就用慈愍所緣來「以為對治」。就是五停心的這種方法,「用不凈等所緣加行以為對治」。由凈行所緣的相應加行對治煩惱熾盛的過患。

二、一、四、四、一、二、四、由思擇方便

若未串習,即用如是思擇方便以為對治。謂我昔於遠離不串習故,今於修習遠離生起怯弱;我若於今不習遠離,於當來世定復如是。故我今者應正思擇,於其遠離舍不喜樂,修習喜樂。

「若未串習」,沒有串習修止觀,有的人也修加行了,都是修加行修行得非常緩慢,有時修,有時不修。不能夠連續不斷地去修行,得大自在,不能這樣子。「即用如是思擇方便以為對治」,要用這樣的思擇種種的方法,來對治自己的「未串習」的障礙。怎麼叫做「思擇方便」呢?

就這樣思惟:謂我以前對於「遠離」這件事,不與人同住,在寂靜處用功,身遠離、心遠離,修止觀,這些事情,我沒有這種經驗,沒有這樣做過;「今於修習遠離,生起怯弱」,現在要到遠離處去修止觀,心裏面有點恐怖,不歡喜。

「我若於今不習遠離,於當來世定復如是」,若我現在的時候,不去學習、不常常串習「遠離」,在遠離處修止觀。「於當來世」,將來還是這樣子,還是一樣不喜歡這件事情,這樣子就不能修學聖道了,就不能解脫生死苦了。

「故我今者應正思擇,於其遠離舍不喜樂,修習喜樂」,所以我現在應該「正思擇」,要認真的去觀察這件事。「於其遠離舍不喜樂」,對於「遠離」、修止觀的這件事,我要放棄這個不歡喜的心情;「修習喜樂」,栽培歡喜好樂「遠離」、修止觀的心情。

初開始修行都是帶幾分勉強,由最初勉強修習到慢慢的喜歡,不是每個人一出家都很喜歡修行。現在喜歡修止、修觀的人,這些都是栽培來的,都是有串習的關係。要用思擇方便,若現在不栽培,以後更糟糕,更怯弱了,內心的煩惱是自己要去承擔的。

二、一、四、四、二、余障

余蓋覆等非理作意,用彼相違如理作意以為對治。

其餘的五蓋、或八種尋思障礙、或自舉障等,都應以如理作意來對治不如理作意。

應知是名修習對治。

應當了知以上所說是名修習對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空不異色的「色」是啥意思?
心到底是啥東西?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