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拼多多崛起的真相

拼多多崛起的真相

近幾天,拼多多申請赴美上市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電商,僅僅用了三年便到達了其他許多競爭對手都不曾到達的一步。

究其原因,除了巧妙藉助微信的巨大流量與社交紅利,以及主打「團購+低價」的競爭策略之外,還有更為深層次的社會現實原因,而這需要從我國當前如火如荼的消費升級說起。

不是所有人都在消費升級

不可否認,我們國家的消費升級正在真真切切地發生著:

一來,從消費總量上看,居民消費支出占國民經濟比重有了明顯提高;

二來,從消費結構上看,我國居民衣食類消費比重持續減少,服務類消費比重在不斷提升;

三來,高鐵爆滿、五星級酒店客房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購物消費額領先全球等劇情,不斷在我們身邊上演。

然而,看似風光的消費升級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消費升級的前提是收入攀升。雖然我國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一直穩步增長著,但是對於不同收入群體來說,其收入的提升幅度與速度卻有明顯差異,而「貧者更貧,富者更富」這一規律也如同自然法則一般客觀存在著。

這一點,從我國曆年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變化中可以窺見一斑。Wind數據顯示,自2003以來,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始終不曾低於0.46,且一直高於國際上公認的貧富差距警戒線0.4。最近三年,基尼係數更是呈現出逐年增大的趨勢(參見圖1),這表明我國居民間的收入差距正逐漸變大。

在此基礎上,我們按照《中國統計年鑒》的統計口徑,依據收入水平的不同,將全國居民人數進行五等份分組來加以考察。從下圖2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數量的居民,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9259.5元,遙遙領先其他80%的人群;即便是位於第二梯隊的中等偏上收入群體,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1990.4元,剛剛超過高收入群體的一半;而收入最低的20%人群,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僅為5528.7元,不到高收入人群的1/10。

收入差距的日漸懸殊,造就了人們截然不同的購買力水平與消費意願。而真正意義上的消費升級,恐怕只會發生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人群身上——要知道,全國總人口的20%意味著這一群體的人口規模可以與美國總人口量級相當,從這個角度看,當我國擁有一個人口堪比美國的強購買力群體時,各種消費升級劇情的上演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高性價比

那麼剩下的80%呢?這11億人可能真的不想要有「品位」的包包、有「檔次」的跑車、有「態度」的西裝、有「情調」的紅酒。在沒有達到特別可觀的收入水平時,他們的物質財富還不足以支撐太過於「高大上」的消費需求。

說得再細一點,對我國大多數家庭而言,所謂的生活常態應該是:能在家做飯絕不去下館子,能自己打掃房間絕不花錢請鐘點工,能騎自行車盡量不打車,拖鞋不穿壞就不買新的,為了十塊二十塊優惠券去下載各種App……

相對於前文所說的只屬於小部分人的「消費升級」,我們可以將此理解為大部分人的「消費降級」:此時,價格成了人們最為看重的東西,即便商品再有品質和調性,消費體驗再震撼、再新奇,消費者也不想花那麼多錢來購買,他們既不會被高昂的價格綁架,也不會為商品多出來的溢價支付額外的「智商稅」。一言以蔽之,他們需要的只是高性價比。

也正因為如此,那些絕對低價的商品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需求。根據長尾理論,對於商家來說,最賺錢的並不是服務那些身處頭部地位的「高凈值」消費者,而是那些占人口總規模比例極大的、相對普通的、收入水平一般的、能夠帶來巨大流量的人群。

拼多多的迅速崛起,關鍵正是在於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大部分「長尾用戶」的需求。

根據我國目前的基本情況,人們的平均收入水平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大體上是逐級遞減的,而拼多多的主要客戶並非那些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升級群體,而是三線以下城市較低收入人群的消費剛需。根據易觀千帆的監測數據,拼多多近60%的用戶均來自三線以下城市,這一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傳統電商平台(參見圖3),而這部分人群多為低收入者。

此外,從年齡分布狀況來看,拼多多有一半以上的用戶都在30歲以下(參見圖4),這個年齡段的群體往往收入水平相對有限,他們更傾向於追求低價實惠的商品,這便進一步成就了拼多多「農村包圍城市」的快速發展之路。

為什麼拼多多在一二線城市火不起來?

話說回來,雖然我國一二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往往較高,消費升級現象也更為明顯,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要面對三線以下城市幾乎無需考慮的難題——高企的房價。特別是那些三四線城市出身、在一二線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他們剛參加工作不久,不少人只有幾千元的月薪,卻要承受動輒每平米兩三萬元的房價,咬牙買了房就需要承受巨額的負債。

根據波士頓諮詢的報告描述,從負債率這個變數來看,三線以下城市的中產負債率最低;二線城市的中產負債率其次,但負債率在較快地上升;一線城市的中產發生了顯著的分化,資產差距迅速拉開,一方面是富裕和非常富裕階層的出現,另一方面是「高負債中產」階層的出現。

而不同的負債率導致了不同的可支配收入,這也讓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市場出現了「兩極化」的特點:不僅有消費升級,還有消費降級

既然一二線城市也有消費降級,為什麼拼多多沒有在一二線城市火起來呢?

究其原因,相比於一二線城市的居民,三四五線居民的閑暇時間相對較多。根據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聯合智聯招聘推出的《中國職場人平衡指數調研報告》,31~40小時是三線以下城市居民一周工作時間佔比最高的時間長度(佔比35%),低於一線城市(56%)和二線城市(47%);在工作時間大於41 小時的區間,三線以下城市同樣低於一二線城市;相反,三線以下城市居民工作時間在21~30小時的佔比,高於一二線城市。

如此一來,相比一二線城市,大多數三線以下城市居民有充足的時間去砍價,當然也有足夠的時間為了幾塊錢的差價而周旋。而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恰恰是在時間維度上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特點。

拼多多崛起帶來的啟示

當前,隨著新零售的不斷發展,「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而不管是消費升級也好,消費降級也罷,都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同時也需注意到:雖然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但同樣存在著發展的不均衡,消費需求的層次性與不均衡性依舊在那裡。

因此,作為商家應該充分意識到:我國居民的消費演進步伐並不一致,而針對不同階層不同類型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心理偏好,商家需要進一步深刻洞察,並基於不同的打法來實現消費者的差異化滿足。只有這樣,方可從高手如雲的競爭賽道中脫穎而出。

最後,不能不提的一點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三四五線城市拼多多用戶,他們熱衷於通過拼團方式購買的商品都是在當地難以買到的。以水果為例,越南進口高樂蜜芒果、四川眉山臍橙、陝西高原紅富士蘋果等,都是拼多多極其暢銷的商品。

回到新零售本身來看,其發展趨勢必然是從一二線城市向著三四五線城市下沉。倘若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物美價廉的商品陸續出現在三四五線城市居民身邊,人們對品類日益豐富的高性價比商品觸手可及之時,拼多多是否還會保持當前的增長勢頭呢?一切還有待時間去檢驗。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付一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寧金融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抖音、快手憑什麼火?你看不懂的00後和小鎮青年

TAG:蘇寧金融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