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就是那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後來呢?

我就是那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後來呢?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上兩周,我和國內父母通視頻,媽媽和我聊起,她老同事們的孫子孫女現在都是還沒上小學每天雷打不動至少需要兩三小時的學習。我也就隨口和他們分享了,在紐約這邊的「天才兒童項目」。今天先不分享我看了這些教材後的心得,倒是有個親身故事想和你們說說。

那天,媽媽聽完我的分享也開始不淡定了,一個勁感嘆,「原來外國人也這樣的啊,我以為美國人都不看重學習的呢」。然後她就重複了好幾遍,「那你也開始教教啊,需要的話也去送班啊,有條件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當媽媽第三次試圖引到這個話題時,我爸爸在旁邊打斷了她,「有啥好急的,你看看你女兒,當年不就是個輸在起跑線的孩子,現在看看不也還行。孩子嘛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爸爸這個評論很精準的,其實如果不是他的這段話我都快忘記了自己小學一二年級的事情了。我爸爸是在小學工作的,每年寒暑假都是他最忙的,因為有補習班啊。

但特別有意思的是,我在上小學之前是壓根沒有任何學習的,當時爸爸算是整個家庭的「罪人」了,所有人都在說他,教其他孩子那麼起勁,自己孩子不教。每次爸爸總是堅定地說,「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就好了,大人小孩都一樣」。

不過爸爸工作再忙,每天雷打不動的兩件事一定會做,一個是全家一起做飯,這個之前寫過了(我出生在最普通的工薪階層,爸爸卻從小這樣富養我),另外一個就是給我讀小人書,或者帶著我出去走一圈。童年時代的我最喜歡的就是聽爸爸閑扯,他總能從一個特別細微的事情擴展開來,我從他那裡認識了很多人物,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但那時,相對於和我同齡的鄰居孩子比,上小學前,我真的一個字都不會寫,只是知道小人書上的那些符號是文字;我也不會算術,最多通過擺弄自己的「香煙牌子」數出「2+3=5」。

我就是這樣的狀態進入了小學,用我外婆的話說開始「收骨頭」了,要開始學習拼音寫字算術了。我的班級里有一批同學之前學過,因此上課的內容對他們來說相對簡單。於是他們總是上課第一個舉手,每次也總能回答正確,那時我覺得自己挺差勁的。

開學後第一周,我就開始在家哭著說再也不要去上學了。媽媽和外婆一個勁地在旁邊教育,「怎麼不可以上學呢?不讀書的不是好孩子」。我從小脾氣倔強,被她們這麼一說,我更是火冒三丈,脫口而出,「我要把學校燒掉,再也不要上學了!」

媽媽有心臟病,我記得她當時氣的一邊往嘴裡塞保心丸,一邊等爸爸回家。爸爸回家後大概了解了一下情況,二話沒說還是把我叫出去蹓躂一圈。我本來以為爸爸肯定要罵我的,沒想到他開口第一句話,「你在學校肯定不開心吧,不然你不會說這樣的話的」。

爸爸的這句話讓一下午處於反擊狀態的我頓時鬆了下來,大聲地哭了起來,「讀書好難,XX都認識字的,我一個都不認識。老師上課說一遍,他們都記住了,我就不行」。

爸爸說,「那肯定啊,他們之前就學過了,這相當於他們第二遍或者第三遍學了。你是第一遍學,那你肯定需要多花一點時間的,這些知識爸爸相信你一定學得會的。而且你想啊,當初他們學習的時候你在幹嘛?你在玩啊。你看,人的時間都是相同的,但是我們只要高效利用好課堂時間,就能有更多玩耍時間,而且同樣也能學到知識,這不是很好嗎?

爸爸這段話一下子讓我心情好轉,那天回家後和媽媽道歉了,還自己主動提出我明天還要去上學的。其實我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楚我當時具體的心路轉變,我只記得了兩個關鍵點,「我一定可以學得會,我有更多玩的時間」。

話是如此,但後來我還是一直處於「差生」的狀態,數學運算速度比其他人慢,拼音的拼讀更是慢到不行,因為我的同學們都認識那些字根本不需要拼讀。

家裡人當然不淡定的,每次都會和我說,「你要努力啊,你看人家XX」。每當這時,爸爸都會打斷他們說,「和別人有啥好比的,我們和自己比就好了」。因為這樣,我那時開始非常明確地知道,我和爸爸是一隊的,所以學校里有任何問題我都更願意和他分享。

雖然我在媽媽外婆面前經常嘴硬,但其實自己內心也是著急的。我記得當時問過爸爸,「你真的覺得我可以學會嗎?和他們一樣運算速度快,拼讀也又快又准?」爸爸還是一臉的毋庸置疑,「當然啦,爸爸看了那麼多學生,這些知識只要肯學,沒人學不會的」。

就是這樣,我小學的第一學期仍然學的很慢,但成績倒是慢慢開始穩步提升了。而且每次覺得這個題目很難時,我就會記得爸爸和我說的,「他們學過兩遍了,我是第一次學,而且我一定學得會」,那麼小的年紀莫名竟然有了「優越感」。

很多年過去後,家裡人還是會拿當年的例子當談資,每個人都會說我爸爸沉得住氣。爸爸每次都會說,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要相信自己生的孩子不說多聰明,至少這些基本的知識都能學好的。

如果父母自己遇到一點點孩子落後就沉不住氣,就開始著急了,那麼這個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影響,自然就越來越學不好。不得不說,爸爸是對的,我小時候的那份「優越感」現在看來就是一份被全然相信後的自信和底氣吧。

小學三年級似乎是個分水嶺,之前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慢慢成績都平平了,而我倒是慢慢趕上去了。直到小學畢業時,我的班主任還一直說我是個最有潛力的孩子。

這件事一直讓我外婆覺得很不可思議,唯獨我爸爸卻覺得意料之內表現的很平淡。他說,「認字識數太簡單了,難是難在讓一個孩子對學習感到有興趣。你想想,一個6歲都不到的孩子如果每天重複練習很久,也許他還沒領悟到文字和數字魅力,就已經厭惡學習這件事了」。

現在想想的確如此,爸爸在我學齡前雖然放養我,但是卻喚醒了我學習的熱情。我印象很深的一件小事,是在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坐在爸爸膝蓋上,爸爸隨手在紙上寫了一個字「歪」,然後和我說,「你看,中文字非常有意思,這個字是歪,上面一個不,下面一個正,不正就是歪」。

「你看這就是中文字的魅力,這麼有意思的知識,等你上了小學就能學到」,之後,我還了解到了其他有意思的知識,比如數學的簡約、地理就像「虛擬旅行」等等都是要從小學開始的,讓我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

而且最關鍵的是,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五年級,我基本上是不需要回家完成作業的,慢慢地我成為了弄堂里每到傍晚陪讀媽媽們口裡的「別人家孩子」了,總能聽到窗口傳出,「你看看人家XX,功課都是學校做完的,你每天這點功課要我盯著做到那麼晚」。

其實爸爸也沒做什麼,我只是從爸爸的話里意識到了一點,就是成績好不是靠學習長度的,只要在學校抓緊完成作業,回家後就能有玩耍時間了。就是這麼簡單的認知,卻變成了我當時學習很大的動力來源。

這也是爸爸的一套理論,他總說,「上學後的不少孩子為啥寫作業磨蹭?排除作業難度外,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知道,提前做好作業,爸爸媽媽還有其他課外作業要做,有其他的補習班要上的。反正沒得玩,那我就磨蹭。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讓孩子多做一點,以後進步多一點,相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明白,這些學好了你的玩耍時間就更多了」。

就是爸爸的這樣「不作為」,我小時候有很多自由玩耍時間,而這些玩耍時間反倒一直讓我保持著持續的學習熱情,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學習新知識非常有意思,我也始終帶著好奇在生活。

這就是我的故事,當年大環境一定和現在不同,不能同日而語。但今時今日,當我在反思自己的故事時,我卻發現了好幾個父親留給我的寶貴財富:對孩子堅定的相信,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保護好他們持續學習的勁頭。

我現在在紐約讀書的教授就曾說過,「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如果真有不愛學習的孩子,也許我們父母和老師需要檢討:

是不是過早地開始了正襟危坐的學習訓練而剝奪了孩子感官體驗式的玩耍學習?

是不是把外在的學習指標(比如學齡前可以數到幾、認識多少字,上學後成績多少第幾名)變成了「愛不愛孩子」的晴雨表?

是不是我們總是因為那麼一點點成績波動而先自亂陣腳,完全喪失了對孩子的自信呢?

學習力,這和種子渴望見到陽光的生命力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有時並不是種子不想長成大樹,也許是環境和土壤出現了問題。

大J叨叨叨

今天的文章很長,也沒什麼大道理,只是把我的故事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們80後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是老三屆,父母們也許比現在更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畢竟這是他們可以看到的生活過的更好的唯一途徑吧。

如果現在讓我從一個外人視角來看這個故事的話,我覺得爸爸是真的「無條件地愛我」。他的這份無條件之愛強大到可以和當時更加苛刻的外界標準做抗衡。

對了,昨天開團的積木和玩具,現在庫存都不多了,其中積木的6片裝已經沒了。每次截團後總能收到很多留言說沒看到錯過的,所以今天把團文鏈接放一下。感興趣的請抓緊,賣完了真的就不會再有了,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擔心寶寶吃不飽?美國兒醫告訴我如何科學判斷奶量
不要忽視了,搞定吃喝睡後,幫助寶寶建立自主感是關鍵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