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餐廚間的唯心唯物

餐廚間的唯心唯物

都說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似乎餐廚空間已成為理性與感性並存的最佳矛盾綜合體。你在意下廚的得心應手,而他卻視這裡為盡情表演的秀場。可以說,廚房千人千面,既非單一的功能願景,又非純粹的交談餐桌,這也是探討廚房話題的有趣之處。

說到「吃」,每個人都能滔滔不絕。關於美食文化的綜藝節目也是層出不窮,從近期開播的第二季《中餐廳》節目中,圍繞五位明星大廚,各顯神通的在異國經營一家中式餐廳的故事展開。當然明星們都未必有精湛的廚藝去完成一些複雜的菜品,而節目則是崇尚簡單的家常味。有時候越簡單、越家常的食物反而是越讓人感到親切的,連帶出千絲萬縷的情感,這也是廚房生活的細膩溫情一面。

以及開播到第四季的《十二道鋒味》,如一場環球美食大冒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美食共同碰撞出對生活和情感的記憶。就像我們常常說:「吃什麼很重要,但和誰一起吃更重要。」關於食物的課題,就是如此的充滿生活百味。

GIF

而對美食的思索,當然離不開對廚房空間的探究。廚房空間左右著烹調者的心情,進而決定著食物的味道。如今,設計師們對於廚房的思考早已脫離了傳統廚房的限制,越來越多新穎且充滿趣味的設計突破正在展開。

一部餐廚變遷史,如一部微縮社會發展史,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模式的轉變,以及人類思想的進步。於是,在思考設計這個空間時,彷彿每一個細密敏銳的毛孔都需要被打開。《IDEAT理想家》八月刊餐廚專題,我們縱觀廚房變遷的三十年,橫覽繁複多樣的人設需求,將生活的內涵和外延統一起來,並看重使用體驗,而總結出這部餐廚變奏曲。

關於餐廚設計的思索永不停息......」

思索一

明日廚房

可以說,我們一直處在追尋未來廚房的路上,卻永遠無法達到。未來是永不停止的思考狀態,追求極致和科技實驗成為明日廚房的關鍵詞。回歸到最純粹的出發點來審視這個空間,追求極致在於用最少的設計語言直戳人心。廚房是水與火的碰撞之地,讓每一種生態都可以融入綠色有機循環體系。若是用解構的思維審視廚房,並用理性來思考,你會發現這裡歸根到底是材料庫和功能板。善於把玩材質的設計師,彷彿在玩樂高遊戲,將每一個功能配以特性最吻合的材質。而科技的飛速發展,令廚房的使用感受大大提升。

Caesarstone

水與火之歌

都說廚房是家中最接近煙火氣的地方,水與火在這裡交融,幻化成各式滋味,帶來人間百態。

展覽現場,可直觀地看到位於展覽中心的圓形廚房島台。冰、水和蒸汽這三種水的狀態在島台上展現,形成水循環體系。

別以為廚房只是一個空間, 其實它能讓你看到整個未來。紐約Snarkitecture 建築工作室在奇思妙想下,與Caesarstone 愷薩金石合作推出的名為「altered states」( 變形)的裝置,揭示了未來廚房島的核心內容。

中島彷彿一個遊戲島,同時將高科技系統融入當代廚房理念中,用一個旋鈕開啟。37 層石料圍繞著

一個中央冰球彎曲錯層,講述著廚房島台從冰到水、從水到煙霧的幻化。

Snarkitecture 建築工作室的Alex Mustonen、Daniel Arsham 和Ben Porto,從自然界中冰川、河流和水汽中水的狀態變化獲得設計靈感,通過與廚房中為人熟悉的冰、水和蒸汽等元素的互相對應,將廚房島設想成為一個可以改變元素狀態的空間。該裝置由一個中央圓形的大廚房島和三個小廚房島組成,每個廚房島都由Caesarstone 愷薩金石的石材堆疊組成,都有著獨特的顏色——Vanilla Noir、Alpine Mist、White Attica 等。特別是中心圓形廚房島將冰、水和蒸汽等元素展示出了水的三種變化狀態,兩個逐漸融化成冰的球體,放置在一系列石材堆疊而成、如自然地形的熱表面上,幻化成蒸汽,最後成為水進行循環流動。與此同時,中央圓形廚房島的四周由250 多塊Caesarstone 愷薩金石的石英石和金屬網基座組成,形成一個與自然景觀現象相類似的從白色到灰色的漸變過程。

在Alex Mustonen 看來,廚房島作為家庭中心而存在,應該是一個多功能的場所——一個供人飲用、烹飪、餐食、工作、關係聯結的空間。「當我們思考廚房島這個問題時,我們發現這個概念與我們實踐中的許多項目目標一致,即創建可訪問、吸引人和互動的體系結構。『altered states』通過單物質的變化狀態,我們想在材料和水的狀態之間創造一種連接,以及廚房和烹飪最原始的本質。因此,冰的概念是保存食物;水在烹飪的每一個方面都是恆定的;而蒸汽則涉及加熱和準備食物。對我們來說,廚房的這些水的狀態元素,與自然環境也有著某種關聯,你能在廚房發現冰川、瀑布、泉水等符合自然景觀的東西。

」這就是未來廚房島該有的樣子了嗎? Snarkitecture 建築工作室的回答是否定的。「這是一個有趣的項目,關鍵在於我們無法預知這個實驗會走多遠。我們不想展示一些未完成的東西,也不想展示一切。」而未來的廚房島究竟會是什麼樣子,Snarkitecture 建築工作室似乎給予了我們一個面向的思考:回歸烹飪最原始的本質,與自然相連接。

Zero Waste Bistro

100%零廢棄

在今年5 月的NYC X DESIGN,一個探究實驗性的Pop-up 餐飲空間裝置Zero Waste Bistro 展開了一系列對餐廚「零廢棄」和環保經濟的未來思考。

在Zero Waste Bistro 的空間中,空間內通過綠色材質的革新運用和可持續理念的測試,可以說從表及里地探索零污染的可能性。空間營造材料來自芬蘭文化研究機Finnish Cultural Institute 在紐約的創新研發辦公室,由設計師Harri Koskinen 和Linda Bergroth聯合策展,而可持續的餐飲理念來自位於赫爾辛基的Nolla 餐廳,它是北歐第一家零浪費餐廳,基於此理念的實驗菜單,同樣倡導綠色健康以及無剩食時尚。

Nolla 餐廳的創辦人廚師Luka Balac、Carlos Henriques和Albert Franch Sunyer,眼見著餐館每周會製造超過一噸的剩食,由此而激發了他們呼籲健康的烹飪哲學,這裡的健康更大的含義在於為地球的健康生態而努力。Finnish Cultural Institute 的研發總監Kaarina Gould 則強調說:「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飲食習慣以及我們所運用的材料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所使用的杯子都是可重複循環使用的、可堆肥降解的或者可回收的;我們的日常包裝是無塑料材質的,我們所購買的物品可以持續使用一生,那我們的社會環境問題會大大減少。

於是,在Zero Waste Bistro 這裡,廚師們用剩下的蝦殼製作調味汁,在剩下的可可殼裡製作冰淇淋。從烹飪理念上,他們鼓勵使用一切可食用的食材,像是柑橘皮和胡蘿蔔皮,可以思考製作成副產品的可能。實在無法利用的,就考慮堆肥而轉化入土壤,幫助植物生長。

空間中的餐器和傢具, 與北歐經典品牌Iittala 和Artek 合作。而建造這個空間所用的材料均是零浪費的高科技環保材料,有環保可持續的Durat 表面材料和ReWall 建築材料。Durat 為一種獨特的、可百分之百持續的表面材質,它通過回收工業廢舊塑料並經過創新研發而製成。由於材質的特殊屬性,特別適合製作成長尺寸無縫表面,且顏色豐富,受到設計師們的喜愛。而ReWall 材料是由回收的利樂包製成。用可降解的材質取代塑料,比如Sulapac 研發的新生物可降解包裝材料,或者Kotkamills 研發的可降解紙板。當然,我們更應當從理念上改變,看重品質而非數量,以及深思熟慮地選購一件永不過時的經典設計而代替重複購買。

Capsule Végétale

綠色生命花園

一間廚房如一座玻璃膠囊花園,這是法國設計師Matali Crasset 憑自己的設計創造力打造而成的Capsule Végétale 綠色花園。

在她眼中,廚房如一個隨生命周期而跳動的雙層玻璃膠囊。膠囊花園上層向光擴展,在綠色包圍中生髮。下層如魔術發生的空間,一個專業的烹飪場,如高科技溫度切割器、全智能感應烘烤技術模塊、全機械化攪拌和加工支持等等,輔助專業的實驗室和堆肥收集點。下層供給到上層植物的生長,而上層的植物為下層的烹飪實驗提供原材料,於是玻璃膠囊如一個完整生命體,周期性地運轉起來。

Henrytimi

極致的藝術追求

對廚房設計的不斷探索同樣可歸納為化繁為簡、去偽存真的過程,這也是對設計的極致的追求,並擁有敢於做減法的自信。在這一點上,義大利藝術家HENRYTIMI 的作品是極具說服力的。

在他眼中,「純凈極致」是美在最高層次的表達,將取自天然的木頭、金屬、石材作為原材料,構建出一個形態極簡、充滿想像力和未來感的廚房島台,其過程無異於雕琢一件藝術品。

設計師的同名品牌HENRYTIMI,著力打造純粹且極致的材料和空間美學。創作者的敏感性、對形狀和質地的強調、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和嚴謹的匠作態度,使HENRYTIMI 設計出世界上最獨特和價格高昂的廚房和浴室,經由敏感的雙手的打磨,成為抵禦光陰的恆久設計。「從小我就被建築的魅力所吸引,帶著對萬事萬物充滿興趣的眼睛觀察世界,並時常能在大自然中獲得靈感。我希望以純粹的形式來表達空間的觀念,拒絕存在、無序、多餘和過剩,人所居住的空間應該給靈魂的呼吸留有餘地。」

廚房是HENRYTIMI 設計態度的最佳詮釋之一。單體廚房的每個部分都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如同高級裁縫一般量身定製。「每個設計師都可以有他的思考和願景,世界上有那麼多消費者,堅持獨立風格的人總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我設想中的廚房,不僅是烹飪的場所,更是生活的地方。因此廚房設計必須嚴謹、外形足夠簡單和優雅,功能性應該在視覺上被隱去,且這一切都不被趨勢所引導,它應當超越趨勢而存在。」對HENRYTIMI 來說,空間的和諧與平衡比視覺上的張揚惹眼更為重要。與其跟隨消費主義的腳步盲從趨勢,不如以直覺和天然的敏感做導向,創造出真正耐久、打動人心的設計。

Dada

材料密碼

未來廚房美學的關鍵詞是什麼?在比利時建築師Vincent Van Duysen 眼中,透明化、多層次、線條感並存的結構表達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比利時建築師Vincent Van Duysen 是一位純粹主義的愛好者,他的作品以利落的線條和簡潔的結構著稱,同時表現出對材料的熟稔把控。

2016 年米蘭傢具展前夕,他收到了一紙委任,於是受邀擔任義大利 Molteni&C 傢具集團及其廚房傢具品牌Dada 的藝術總監,並帶來「VVD」系列整體廚房。今年,他又推出了全新概念的模塊化廚房「Ratio」系列,用一種顯而易見的建築師風格,來詮釋Dada 品牌在創意技術和材料研究方面的前沿成果。

Molteni&C 集團始創於 1926 年,曾與 Gio Ponti、Tobia Scarpa、Aldo Rossi 等國際知名建築師、設計師建立合作關係。20 世紀 50 年代,公司完成轉型,成為一家專註設計生產櫥櫃的企業。1972 年,公司的產品分類更加細化,創立了一個新的品牌,高端整體廚房品牌Dada 由此誕生,早期的主要產品包括 1987 年推出的「Futura」壁櫃、1994 年問世的「Banco」廚房傢具,而後者是最早的懸空式傢具與孤島式廚房。

自2016年出任品牌藝術總監以來,Vincent 繼續追求這種簡約、高雅的風格,通過對材料和細節的把控,Vincent 對公司代表作「Hi-Line」廚房再創作並推出了「VVD」系列整體廚房,這個系列中,既有可拆卸更換的大工作台,也有鋁結構的抽屜與架子、LED 燈管,以及沒有把手的儲物格與玻璃門,既有木料的性感,又有石料的尊貴,處處滲透著品牌優雅而充滿美感的哲學理念。

在「Ratio」系列整體廚房的創作中,Vincent 繼續深入詮釋高雅與精緻,對傳統的直線型組合結構敬而遠之的他,提出了直角式、孤島式等富有現代氣息的方案。以透明玻璃打造的可視化櫃體藉由金屬柵格在垂直和水平線上的相互作用帶來充滿建築感的結構表達,並通過一體化的中島台、小吃櫃檯、清洗和烹飪器具提供廚房空間的完美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木頭、大理石與青銅材質的混搭充分展現了帶有地中海特色的溫暖質感。「在這個系列中,我們重點在結構與材料的層面上進行了升級。其中,金屬柵格所打造出的建築風格的模塊結構是無可爭議的主角,而橡木、棕櫚木、石灰色天然大理石的運用能夠突顯一種優雅的平衡。」Vincent 說道。

「跟像Dada 這樣的家族企業合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這樣的企業中,人人都各司其職。雖說廚房屬於工業化產品,但我們依然能從產品中感知手工製作的痕迹,我對此非常重視。而材料選擇與細節把控更是我們關注的核心。看到自己的設計圖紙被一些手法嫻熟的工匠變成現實,我感到非常開心。」這是來自Vincent Van Duysen 的心得體悟。

The Cut-Ego

純凈的要義

沒有一個家居空間比廚房更呼喚功能性。

從早餐、午餐到晚餐,串聯起日常生活的循環軌跡,看起來自由、個人化、缺乏章法,但在建築師、產品設計師Alessandro Isola 看來,只有進入使用者的日常故事邏輯,才能做出得宜的設計,「作為社交空間的一部分,廚房設計需要支持和歡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Isola 熱衷於通過探索材料變化的諸多可能性以擴延設計的邊界,對他來說,設計師的另一重身份是心理學家。「閱讀、觀察、傾聽和探索人的訴求,無論是通過文字、姿態還是行為,它們都是打開設計思維的一把鑰匙。」

基於對「 人」 的理解, 多功能廚房「The Cut-Ego」 應運而生。Isola 從純粹的平行六面體出發,展開島台的兩側,打造出整潔利落的外形。通過優雅的大理石檯面、天然木料的延伸早餐台和低調的金屬包層帶來鮮明的質地對比,在保持輪廓純粹的同時兼具清潔的便利性和直接觸摸區域的溫暖感。操作台與早餐台之間的區域用作香料、插座、餐具或植物的儲存空間,抽氣機隱藏在優雅的線框天花板支架中,LED 指示燈在櫃檯上提供足量光源,並可根據用戶的喜好定製薄型貨架。

「對於像廚房這樣容易變得雜亂無章的空間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空間的『純凈』。隨著廚房越來越成為家的中心,它的審美趨勢也將逐漸產生分化。一種是廚房向極致的簡潔靠近,一切都被隱藏起來。另一種恰恰相反,鍋碗瓢盆全都暴露在外,彷彿回到了過去,它讓我想起祖母把鍋掛在牆上的舊時光。」

談及未來的廚房,Isola 則說道:「我個人希望在未來能看到廚房更加適應快速的現代生活的節奏,並鼓勵身在其中的人有更多對話和互動。材料和形式並不是空間的本質,發掘人本身的需求比追逐潮流更有意義。我們想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成為誰的迴響。」

Bulthaup

生而為自由

圍繞水元素展開具有顛覆性的廚房探索,讓參觀者浸潤在Bulthaup 所創造的廚房空間中,從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如今,數字化的世界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自由。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手指輕觸而一步到位,實現過程的全部自動化。這些人性化的考慮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於是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發現每一天重要的特殊時刻。而這也是廚房空間作為共享微型社團而更有意義的命題,於是Bulthaup 以b3 island 和b.architecture 構架出全新的空間,去蕪存菁、保持精心並讓生活往真正的簡單發展。

水作為生命之源,也成為其全新套系空間的核心元素。在廚房中,水同樣意味著生命,沒有水,一切都停止了。b3 island 早已突破傳統的廚房中島,成為家中共享區域的承載。中島上通過以手觸動的水點區,便可同步進行備料與烹飪,中島彷彿展演場,你可以得心應手地完成任何任務。以模塊化系統作為概念核心,加強結構上的使用彈性,還可以靈活搭載其他組件,讓中島實現自由而多元。曾經的廚房被局限在牆面空間,而今脫離這樣固定的承載,幾乎全部的功能都被轉移到人性化的中島上,從而實現廚房和客廳的無界自由。

b.architecture 的想法來源於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與Bulthaup 的設計哲學相契合。不針對空間本身,而是針對空間與人的對話和交流。在人、時間和空間三者間創造出平衡。

思索二

居住廚房

從封閉到開放,可以濃縮成中國這三十年的廚房變遷。而今的廚房空間是充滿各類生活形態的。廚房空間的壁壘被打破,因此廚房非廚房。這裡可以是與自己獨處的烹飪領地,同樣可以是與親人交心的共享吧台,以及閱讀工作的休憩角落等等。盡情發揮你的想像,這個空間可以成為家的心臟,一個全新的居住式廚房。

David Rockwell

餐廳的親密感與疏離感

利用巧妙的布景與空間敘事,探索餐廳社交功能與私密性平衡的邊界,賦予味覺記憶以新的解讀。

作為2018 年米蘭國際設計周的概念探索之一,紐約建築師大衛·羅克韋爾(David Rockwell)與《Surface》雜誌、設計諮詢公司2x4 合作推出期間限時餐廳The Diner,在展期一周內提供概念餐廳和酒吧的浸入式體驗。這是一個基於典型美式公路餐廳的餐廚實驗空間,位於米蘭中央火車站的軌道下方。

Diner 原意為美式簡便餐廳、路邊咖啡廳或路邊餐館,基於這個靈感,The Diner 被設想為主題實驗性的集聚空間,餐飲是一個鏈接地域文化的主題。「但這並不是一種懷舊的探索,我們想要傳遞美國文化設計思考與製造業的獨創性,」對Rockwell 而言,回看老式路邊餐廳曾是美國餐飲形態的重要表徵,彰顯其地域文化特性和在國際舞台上的鮮明風格。儘管時代在飛速地發展,The Diner 作為美式飲食和社交的中心,依然對每一個人開放,它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

在實驗空間中,Rockwell 以區域劃分界線,從空間的前部移動到後部,呼應從東到西的公路旅行。路邊小餐館、東海岸快餐店、中西部餐廳和西海岸餐館,沿著故事邏輯和空間搭建的脈絡,食客在四種不同風格的區域里豐富對美式餐廳的認識。從路邊的外賣咖啡與餡餅商店給人的初印象,到窗戶里移動的美式風光,從標誌性的紐約午餐廳到地方口音鮮明的中西部攤位,再到植物蔥鬱陽光熱烈的西海岸,藉由實物、聲音、投影、傢具、色彩轉換與距離尺度,可以感受到包容、多元、獨立又相融的無邊界空間,這正是美式精神的內核。

而在Rockwell 的設計思考中,餐廚跳出基本的功能,同樣應當是包容又多元、獨立又相融的人文複雜體。放眼整個餐廳,14 米長的石質圓弧形圍合吧台組成視覺的焦點,這裡便是設計師所營造的共享據點,同時它也是美式路邊餐館社會功能的鮮明體現:餐廳是疲憊生活的避難所,它屬於每個人,無論你是老年人,還是青年,無論你被劃分在哪個社會階層,擁有怎樣的家庭和信仰背景。餐廳的意義超過這一切,在同個空間里用餐,陌生人間偶爾會有手肘與手肘之間的接觸,這是一種更通用的連接語言。

「我從小就對路邊餐廳感興趣,因為它們在想法和類型上有著極強的包容性。在第一次觀看百老匯演出後,我在紐約市的Schrafft"s 餐廳用餐。在餐廳的體驗如同沉浸在戲劇作品中,整個空間以戲劇和故事敘述為中心,想法是通過不同層次的體驗來傳達的,在這裡,你不僅可以觀察周圍的人,也可以審視自己。」

在餐廳打造的過程中,Rockwell 格外強調空間的共享與私有之間的彈性。The Diner 是他對餐廚設計理念的縮影,本質上餐廳是關係親密的空間,因為在有限的空間要儘可能多地容納陌生人。這種感覺就像是,當你決定進入一個小餐館,就意味著你同意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成為某個特別社區的一部分,距離的縮小有助於開啟社交。但同時,心理上你仍然需要適度的疏離感,比如坐在靠背長椅上,在欣賞周邊環境的同時不會受到過多打擾。設計師的另一個有意義的課題在於,將充滿地域限制的飲食文化帶到國際舞台,打破人們的接受忍耐度,很多時候對於餐廚空間的思考最終會回到食物本身上去。就像美國民族的包容性和樂觀主義心態,映射到他們的飲食文化上,使後者同樣傳遞著樂觀的基因。Rockwell 力圖在跨越地域的思想和靈感撞擊中,觸發關於生活的思考。而這也是他在暢想餐廚空間設計時的細密觀察和思考。

Scavolini

生活空間「隱身術」

今年,Scavolini 打破了廚房空間的區域界限,用一個空前的綜合性模塊化系統Box Life 系列,通過將無限功能藏身其中的設施構成,廚房、起居和休閑區域之間可自由轉換,確保了對空間使用的最大靈活性。

Rainlight 工作室在倫敦和洛杉磯設有辦公室,擅用銳意進取的思考方式來打造設計產品。

「Box Life 的取名就代表著我們最核心的理念,生活本身始終是最為重要的部分,通過這個可定製的系統,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創造生活。」該系列的設計師之一,來自Rainlight工作室的創意總監Yorgo Lykouria(下右)如是闡述他的設計初衷,「這個系列可以通過不同的組件來製造多功能的功能區域,我們設想了所有可能出現在這個生活區間內的使用者的活動,並設計了可滿足使用需求的全部功能。你完全可以推翻常規的空間布局,讓廚房和卧室背靠背陳列,或者在空間的中央建一個『中島』。通過它,空間內可以發生很多的角色轉變,實際上,它也能忠實反映出使用者的個性和偏愛的生活方式。」

從左至右,黏土色表面的門板內容納了全部的廚房器具、電器和洗衣房。柜子的可伸縮櫃門隱藏了角落中的休憩區,將空間留給了餐桌。在右邊,起居區內設計了一個直線型的牆面傢具系統,配備書架、開放式隔間以及裝有移門的電視和書桌空間。

這個項目的核心概念是通過「隱藏」來保證一切物品的整潔有序:Box Life 的柜子可以容納一個廚房、一張置身於垂直的下翻門背後的床、儲物室甚或是洗衣房。這個模塊化而具有流動特性的項目可以根據空間需要來打造直線型、轉角式或U 型解決方案,而所在之處,鋪設的「板」都是無可爭議的明星角色。內嵌式把手和隱藏式把手的設計保證了舒適性和最大限度的風格一致性:內嵌式把手安裝於外部門板,而內部門板則可以通過隱藏式把手進行開啟。典型元素「Switch」獨立櫃擁有特殊的隱藏式櫃門,能夠最多容納四種電器、一塊額外的滑動式檯面、多個置物架和儲物抽屜,同樣的滑動系統還可用於起居區域以及休憩區的柜子中。

「我們的工作室設在倫敦和洛杉磯,在與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的眾多客戶接觸時我們發現,在大都市高昂的房價面前,人們的居住空間越來越小。但我始終認為不應該因為空間有限而犧牲生活的品質和舒適性。」 同樣來自Rainlight 工作室的另一位創意總監Susan Grossinger(下左)解釋道,「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主動聯繫Scavolini 並提出了有關這個系統的構想。恰好,他們也希望從廚房領域拓展到居住領域,所以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Scavolini 在廚房家具行業中的製造優勢使得這個系列能夠提供多樣化的豐富組件來滿足個性化需求。」 在HOK 建築師事務所的協助下,這個適用性極強的全新空間概念最終得以實現。

Kitchen L

共享廚房

當人們不再把廚房當作一個簡單的做飯場所,而是賦予它更多意義時,強調靈活互動,無疑就成為廚房設計的一個重要趨勢。

比如當你最近經過上海徐匯區凱旋路時,就很難不被這家名叫Kitchen L 的共享廚房所吸引。兩層樓的空間集整體廚房、烘焙體驗課、派對酒吧等功能於一體,成為吸引年輕人的新型社交場所。這個項目的概念很明確,即讓沒有廚房的人享受下廚的樂趣,讓廚房不夠完美的人享有高配置的烹飪空間,以及讓都市客們在空餘時間也有個可以Home Party 的

場所。所以,如何在同一空間里塑造出不同場景模式,針對不同客群人數的需求迅速切換空間容量,便成為空間構建中至關重要的一步。Kitchen L 找來了上海本地的設計團隊拾集建築做整體的設計。

拾集建築創立於2016 年,是由一群跨專業的青年設計師所組成的新銳設計團隊。

「共享」主題一直是這個團隊樂於嘗試的挑戰,在他們過往的項目中,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空間的思考,比如光影的分割以及對可移動傢具的運用。經過幾輪模型建立後,設計師決定採用懸掛系統來進行區塊劃分。懸掛系統由方管鏈接而成,貫穿一層空間。然後他們選擇了條紋玻璃這種具備透光不透視屬性的材質作為隔斷,懸掛於預先設置好的軌道上,以根據各種不同需求,做任意切換組合,比如分為4 個獨立廚房區域,或是合併為2 間大空間廚房,甚至取下所有隔斷,合併成一個大空間。在這個區域里,消費者只需自備食材,便能在共享廚房施展廚藝。由此,料理人、食客、廚房三者形成一個完整的社交場景,通過美食互動創造的生態變得更加活躍。

二層的空間是社交場景的進一步延伸。通過由一個高5 米的發光盒子包裹的豎向樓梯上來,視覺中心首先就落到懸掛著的一個由紫銅色廚具、鍋具組成的裝置藝術上,折面暗鏡籠罩整個空間,反射延伸空間產生虛幻影像。到這個區域,大家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情,閑聊、遊戲、喝酒、吃甜品、玩桌游、看電影,各得其所。佔據沿街面的長吧台由7塊55 寸屏組成,桌面播放著新媒體藝術作品,夜色降臨的時候,配合昏暗的燈光,便能營造出迷幻的酒吧氛圍。從一層就開始被強調的社交功能在此又進一步地被放大,整體來看,更像是為用戶提供了一整套的聚會解決方案。雖然對於理想廚房的模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不一樣的圖景,但顯然,在Kitchen L,創造一個更利於社交的體驗場景才是重點。

「廚源」

生活跨界場域

以廚房為中心,及其所衍生的各種活動為基礎,輔以擅長的當代科技結合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以「廚源」為名,打造烹飪結合食生活的跨領域美學場域。

「廚源」為中國廚具電器領導品牌老闆電器所創的新品牌,從廚電的探索延伸到烹飪環境的思考,創造美好的食文化生活。這裡引進米其林主廚David Guzman長駐於此,打造DUCHESSE點心廚房,同時與廚藝名家江英俊共同開設一對多與一對一等多樣之廚藝互動,透過多元飲食的創造間接進行廚電產品的體驗。

「廚源」的核心理念在於廣納百川的容器,即源自傳統杭州良渚文化的精神在建築外觀設計上,特別以黑色為基底,透過良渚文化中杯肱器皿的形象,結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古老語彙進行轉化,以嶄新的素材與意象,呈現於立面裝飾與網格窗花設計,創造現代素材中廣納傳統文化的底蘊。

空間操作以自由平面,活動式的可移動模組構件為基礎,將各式不同形態的廚房場域結合其中。多功能展售空間透過模矩化傢具與可移動,組裝的推拉車櫃,可順應不同功能的空間使用,機動調整車台與傢具的功能配置,推拉車甚至可以游移至戶外進行一些食生活快閃游擊事件(Pop-up store),打破室內邊界延展至大街小巷。教室與客用私廚則透過可開闔的空間邊界,增進場域的靈活運用廚源 - 藉由新與舊,潮流與傳統並立,為當代食文化的多元性下了最好的註解。

La Super Leggera

廚房非廚房

La Super Leggera 是一套並非從設計廚房為出發點的廚房隔斷,由體感輕薄的黃銅框架支持起廚房所需的全部功能。

出生於德國的設計師Ellen Bernhardt 與出生於義大利的設計師Paola Vella 在2008年共同組成設計工作室Bernhardt&Vella,致力於設計研究並用最簡單明了的設計語言傳達情感。

La Super Leggera 是一套並非從設計廚房為出發點的廚房隔斷,由體感輕薄的黃銅框架支持起廚房所需的全部功能,包括清洗、烹飪和準備等功能,以及有色玻璃板的支架、存儲單元格和貼放日記的記錄板等等,可以說是極度的貼心。首先,廚房如一個展示區,功能分區一目了然;其次,每一個組成元素都可以自由地定位和重組,且可以放於空間中的任何位置。讓廚房空間與生活區域更加緊密地融合,創造一個獨特區域,在這裡,可以與家人朋友一起烹飪並分享美食。

「廚房應該是家的心臟」,從這個廚房體系中可以生髮出一個完整的家。造一個更利於社交的體驗場景才是重點。

綜上所述,關於廚房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

撰文、編輯→ IDEAT編輯部

Join Us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EAT理想家 的精彩文章:

時尚的視覺感官之外
為何椅子可被視為設計世界的縮影?

TAG:IDEAT理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