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他家產上百億,卻說:我想出家當和尚!被勸回後,他竟然捐了80多億……

他家產上百億,卻說:我想出家當和尚!被勸回後,他竟然捐了80多億……

小時候,他家窮到吃不起飯,

在街頭賣過煙絲、販過水果,

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

長大後,他終於賺得百億家產,

卻用來捐款、做慈善、修寺院,

累計高達80億元。

他說「佛教是我的靈魂」,

卻很少燒香拜佛,

而是選擇斥巨資興建寺廟;

他想要出家當和尚,

卻被老和尚勸回:

「您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

他就是玻璃大王曹德旺。

2018年6月26日,

曹德旺確認,

長子曹暉已經被說服接班,

未來將成為福耀集團董事長。

今天,

讓我們一起走進曹德旺的人生,

看看他的傳奇故事……

家裡太窮 被迫輟學打工

以前,曹德旺的家族很有錢,

他家世代經商,

曾祖父曾經是福建福清的首富,

父親年輕時,

在日本學做生意,賺了很多錢,

回國後做了很多投資,

「七七事變」後,

父親帶著全家落戶上海,

1946年,

曹德旺在上海出生了。

當時,中國正是內戰時期,

曹家決定從上海遷回福建,

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

家裡的貨輪和上面的財產,

全都沉入了海底,

曹家,變窮了。

為了生存,

曹德旺的父親外出賺錢,

母親在家裡拉扯著兄妹6個,

「小時候常餓肚子,

經常一天兩餐,還是湯湯水水。」

雖然吃不飽飯、穿不暖衣,

但是父母認為:書還是要讀的。

已經9歲的他,

第一次走進了學堂。

念到14歲的時候,

他被迫輟學,

家裡實在是太窮了。

他很愛讀書,

輟學後,他回家放牛,

只要一有空,

就拿起哥哥的舊課本讀幾頁,

直到現在,無論多忙,

曹德旺每天都會抽2個小時讀書看報,

他說:「有錢容易,有思想有境界不容易。」

16歲時,

他在街頭當小販,

賣過煙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

修過自行車、當過廚師……

他說:我最困難時,一天才賺2分錢。

剛結婚 我就把妻子的嫁妝全賣了

1969年,

曹德旺結婚了,

當時家裡不但窮,母親也生病了,

家裡人希望他能找個老婆照顧母親,

他答應了。

他和陳鳳英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

結婚前,連面都沒見過。

曹德旺和妻子

他回憶道:

「我結婚那天,才第一次穿上鞋,

襪子還是我哥的。

一包七分錢的香煙都買不起。」

剛一結婚,

曹德旺就把妻子的嫁妝賣光了,

她卻一句怨言也沒有,

陳鳳英雖然沒讀過書,

但她認為,

嫁給你了,你說了算,

她純樸善良,

無條件的信任、支持丈夫。

嫁妝

賣掉嫁妝的錢,

就是曹德旺做生意的本錢,

他開始種白木耳,拿到江西去賣,

因為白木耳在福建賣1元,

在江西卻能賣3元。

一來回可以賺七、八百元錢,

後來他不自己種了,

開始和鄉親們收購白木耳,

沒多久,他就賺了3000元,

那個時候,2000元可以蓋一個房子。

他想著用這3000元做最後一次,

就能好好過年了,

然而,卻被民兵查了,

不但本錢賠了進去,

還欠了村裡人1000多元。

很多人都來要債,

他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

最後只剩下一間小房子,

這個時候,他對妻子說:

「我現在一無所有,

實在不行,你可以再嫁人。」

妻子卻沒有任何怨言,

仍在默默的支持他。

後來,在他的努力下,

債還清了,他也開始當銷售員。

1975年,他足足賺了6萬元,

1976年,在父親的堅持下,

曹德旺回到福清高山鎮異型玻璃廠當採購員,

當時,玻璃廠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但是,曹德旺認為這是一個能賺錢的企業,

於是,1983年,他承包了玻璃廠。

剛接手玻璃廠時,

他就扭轉了當時虧損的局面,

讓玻璃廠盈利,

1984年,他去武夷山玩的時候,

給媽媽買了根拐杖,

剛準備做到雇來的小轎車時,

司機就訓斥:「你小心一點,

別碰壞了我的玻璃,

幾千塊錢一塊呢,你賠得起嗎?」

他打聽了一下,

一塊玻璃6000——8000塊錢,

真是貴的要死!

這讓他無比震驚,

因為如果他來做,

汽車玻璃成本不會超過200元,

而當時,這些都是進口的。

於是,他決定生產中國人自己的汽車專用玻璃,

他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設備,

逐漸把企業做大,

如今,

他所創立的他的福耀玻璃集團,

已經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廠商。

曹德旺說:

這麼多年,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妻子都始終如一的聽我的安排,

所以,我的所有財產、

我的公司都在她名下,

我要讓她覺得安心,

這輩子有依靠。

我的無上秘笈是「不貪」

曹德旺一家四代信佛,

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

1983年,他承包玻璃廠賺錢後,

就開始不斷地捐錢、做慈善,

據胡潤慈善榜統計,

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

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80億元

1991年,

曹德旺看了一本弘一法師的自傳,

深受感染,想要出家。

「早也一餐飯,晚也一餐飯,

每天工作16個小時,

這麼辛苦為什麼?

我認為不值得,想不通」,

這一決定,

甚至驚動了省委省政府,

因為當時,

福耀玻璃的產值已經超過5000萬元,

當地政府非常重視這個企業。

董事長出家了,

玻璃廠可怎麼辦呢?

領導們想盡辦法勸他,都沒用,

這時,曹德旺很尊敬的一位老和尚對他說:

「你今生有佛報,卻無佛緣。

靜下心,好好地去把企業辦好,

別動這個念了。」

他這才放下出家的心思,

回去接著辦企業。

多年來,他雖然捐了幾十億,

但從不大肆宣揚,

他覺得,

財富只是自己在馬路邊撿到的東西,

按照佛教提倡的精神,

應當和大家共享。

他說,自己並沒有做什麼,

「因為佛教認為,

財施猶輕,法施最重。

像我這樣的捐款,

只是有錢人做該做的事情,功德最小。」

他是個「與眾不同」的佛弟子

豪擲2.5億元,重修萬福禪寺,

雖供佛、信佛,卻很少燒香許願,

他說:「有時候我進寺院,

出於對佛祖的敬重,也會燒香。

但是我從來不求什麼,

有的大老闆花幾萬塊錢買第一柱香燒,

其實這個是很土。

你為什麼去祈福燒香?

因為你嫌自己不夠富。

你為什麼嫌自己不夠富?

因為你有貪念。

燒香燒不出佛理,燒不出平常心。」

我的無上秘笈是「不貪」,

佛家持戒,第一就是要戒貪。」

無欲則剛,正是因為不貪,

所以他的事業才能做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好。

人們都問他,

現在那麼多企業家都移民海外,

他有沒有移民的想法,

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

我事業的重心一定在中國。

選擇移民的都不是企業家,他是小老闆;

真正成家的、有抱負的,

他不會移民,

他是人物他必須向歷史負責。」

看完他的故事,

你是否也有所感悟?

愛國信佛、樂善好施,

心懷天下、沒有貪念,

曹德旺的成功,是必然的。

只要認真過好每一天,

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善待他人,

你一定會收穫滿滿的福報!

聲明:五台山般若 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宣化上人:千萬別磕這些糊塗頭!
婚姻更能夠讓你了解因果!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