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寧靜致遠。有多少人真正懂得?
古人云:寧靜致遠。
如果一個人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擁有寧靜的心態,他才能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在事業的高峰上攀得更高。
那麼如何得到並維持內心的寧靜呢?
1
《大學》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要想獲得內心的靜,源於心有所定,心有所屬,心有所志;而「心定」的前提就是首先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和願意為之奮鬥終身的人生目標,這就是「知止」,即孔子所說的「志於道」。
「道」不是一般的人生目標,而是一種具有理想性的人生使命。
一般人往往這山望著那山高,得隴望蜀,慾望得不到收攏,心就不定。
當有了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標之後,心才能定下來,就不會被外在各種誘惑所吸引,不至於歧路亡羊、四顧茫然。心定之後,才能做到內心的貞靜。
《大學》接著講「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內心寧靜,才能夠實現心安理得、心態安寧,才能夠進行縝密的思慮、周詳的謀劃。只有通過縝密思慮,周詳謀劃,事業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2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兒子丟了一塊表,他一邊抱怨,一邊胡亂地翻騰著四處尋找,可是老半天也沒有找到,於是氣呼呼地出去了。這時,父親悄悄進了兒子的房間,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表。
兒子問:「您怎麼找到的?」
父親說:「我就安靜地坐著,一會兒就能聽到嘀嗒嘀嗒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類似經歷,我們可能都體驗過。稍一思考,馬上就會發現寧靜對我們是何等的必要。
在傳統文化中,佛教和道教關於靜修的理論和方法很多。宋明儒家吸收了佛道二教的內容。但儒學與佛、道不同,它不是宗教學說,不主張通過退隱的方式去達到修身的目的。
不管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罷,大都是要出家修行,一般是隱居名山大川,尋找一處靜謐所在,修建寺院道觀以避世修行。
儒家雖借鑒佛、道很多靜坐、靜修方法,但在根本立場上卻有大不同。王陽明弟子王畿對此說得最為顯白。
作為王門翹楚,王畿在《悟說》一文中將身心修鍊方式歸結為三種:
一是通過語言文字;
二是通過靜坐;
三是通過人情事變的練習。
他說:得之於語言文字的好像是門外的寶貝,還不真正屬於自己。靜坐也不是徹底的方式。他打了一個精妙的比喻:「譬之濁水初澄,濁根尚在,才遇風波,易於淆動。」
什麼意思呢?
靜坐是人為營造的一種靜謐狀態,比如僧人和道士的修行一般都遠離塵世,躲在一個寧靜環境中可得到修身養性的效果。而一旦脫離那種特殊環境,可能就會前功盡棄。
這就像要使一盆渾水變清,可以將其安靜地放置若干時間,就變得澄清。但這只是暫時的,一旦遇到風波搖晃,沉渣就會泛起,清水重新變成渾水。
3
那麼怎樣才能徹底實現身心的修鍊呢?
按照儒家的看法,那就是通過「人情事變」的磨練。
這也是陽明學派特別倡導的「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方有益」。在陽明學派看來,「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其實朱熹雖重視靜坐,但也僅將之視為方便法門而非根本方法。他說:「聖賢教人,豈專在打坐上?要是隨處著力,如讀書、如待人處事、若動若靜、若語若默,皆當存此。」
也就是說,在社會人生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去磨練修養自己,才是根本修養之道。
我們每時每刻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衝突、緊張和矛盾,就需在應對這些事務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去磨練自己,提升自己對不良情緒的控制能力,養成內心的寧靜。
可見,朱熹和王陽明都主張「在事上磨練」,這正反映了儒家積極入世的態度和正視現實的修養原則。
實現內心寧靜,方式很多,但前提是須意識到需要寧靜,意識到過於忙碌緣於內心過盛的慾望。
克制自己的慾望,放慢人生的腳步,有張有弛,給心靈留一點空白,或許我們就既能實現人生價值,又可收穫人生幸福。
關注勵志一生微信: wwwLZ13cn (長按複製),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勵志文章。
※晚安心語:多少爭執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做自己的蓋世英雄,才能抵擋世間的千軍萬馬
TAG:勵志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