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有必要因為這樣一句話和一哥吵架嗎?

我有必要因為這樣一句話和一哥吵架嗎?

?

我:咱們帶娃去XXX玩吧?

一哥:她這麼小,懂什麼呢?啥都玩不了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家人有過這樣的對話,總之我聽後心裡很來氣兒!很想和一哥吵一架有木有~覺得他是不是有點不懂娃啊~

當然大老爺們的,心思比較粗一點兒也正常,有時候可能也是沒走心的一句話。但我心有不甘,禁不住和老媽視頻時,又問了老媽。

我:媽,您覺得她這麼小帶她出去玩她懂不懂?

老媽:她懂啥啊?應該沒那麼神!

哎!我實在是有點失落啊!居然老媽也這麼說!但讓我覺得疑惑的是,既然娃啥都不懂,為什麼老媽平時會經常提醒我給娃讀書呢!?

GIF

既然沒人和我保持隊形,看來下次我要找娃奶奶問問,看娃奶奶怎麼說咯!

可能有很多人也會覺得娃太小,什麼都不懂,出去玩沒意義,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不是少數吧。

那說到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懂不懂和出去玩有沒有必要聯繫?也就是說是不是娃不懂就不需要出去玩?

?

說到懂,我們先要說下感知,因為感知是懂的前提。

我們大人感知周圍環境時,不是單靠眼睛看的,或者單靠耳朵聽的,而是邊看邊聽邊聞,有時甚至嘗嘗。像這種多感覺通道結合起來的知覺就是綜合知覺。

那麼,1歲以內的娃有這種綜合的知覺能力嗎?

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娃剛出生的時候,如果產房旁邊有人說話,娃會把頭別過去看,雖然還看不清楚。他們一邊聽人說話,一邊舞動小手,像是要摸旁邊的人。

這說明人感知周圍世界的綜合知覺是與生俱來的,是遺傳密碼已經編好的程序。

那儘管娃們一出生就具備這種綜合知覺的能力,但這只是說娃們天生具有把不同的感覺通道同時加以利用的傾向。那是不是說他們能對不熟悉的事物都能天生的用綜合知覺進行感知呢?當然不是!

如果娃沒見過街上的汽車,他們會知道汽車是怎麼跑的嗎?如果娃沒摸過玩具熊,他們知道小熊的毛是軟軟的嗎?如果他們沒見過大海,他們能知道大海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嗎?

所以,娃是需要外界不斷的和不同的刺激的,進而才能感知,然後才談得上懂的。

?

這些年來,已經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索,他們通過很多研究,發現1歲以內這個時間段確實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

研究發現,當1歲以內的嬰兒處在充滿愛心和有豐富刺激物的環境中時,特別是如果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得到養育者的及時鼓勵時,這種環境會大大促進孩子對環境的積極探究行為,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

相反,當孩子缺少豐富多彩的刺激物和成人的敏感反應時,不僅會造成他們運動技能發展的嚴重落後,而且當他們長大後,他們只愛玩一些呆板、幼稚的遊戲,對新環境和陌生人表現得非常害怕,不敢大膽地探索周圍世界。

智力測驗也證明,這些缺少豐富刺激物的孩子的心理發展遠遠落後於有豐富刺激的環境里生活的孩子。

還有人說,娃經常是看到一種東西或者呆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或者玩一個玩具時間久了就沒興趣了。

這也很正常,因為人在出生時,大腦中就具有一種對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機制。

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習慣化,就是指由於刺激重複出現,反應的逐漸減弱。這時,人的注視程度、心率和呼吸頻率都會減弱或減慢,表示興趣降低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刺激的出現,又會導致較強的反應。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 「去習慣化」。

習慣化和去習慣化機制使新生兒不斷地關注周圍環境中他們不熟悉的那些新東西,這是他們進行有效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

?

所以,我們很多爸爸媽媽覺得1歲以內的娃什麼都不懂,給她吃飽穿著適宜睡好就可以了!其實娃的需求很多,只是不能和爸爸媽媽語言交流啊!但是人家是啞巴吃餃子-心裡有數啊!

娃從出生那天起,就表現出強烈的接近周圍世界、接近周圍人們的願望,他們的微笑、啼哭和咿呀的呼喊,正是他們的求知慾和成為社會人的願望的最好表達。

所以,從娃小時候起,就要讓娃多接觸自然和社會,給他們巨大的感知覺倉庫里存儲更多的信息資料,輸入夠多了,他們才能懂這個世界,千萬不要錯過這段寶貴時間噢!

?

所以,那天聽到一哥說這樣的話時,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一樣,我忍不住和一哥辯論。

但當時娃盯著我嚴肅的表情,她嚇得撇著嘴巴一副想要哭的節奏,我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點兒過,趕緊剎住火,微笑著和娃說:只是和爸爸辯論一下啦,沒有吵架,不怕哈!

六個月的娃,已經完全可以通過觀察表情和語調知道大人的態度了!

從認識一哥開始,我和一哥大多數觀點還是很一致的,但再和諧的家庭,也會遇到諸如教育理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意見啊!

然而意見總歸是小事情,說開了就好了,怎麼著也不應該為此咄咄逼人抓住機會給人定性一棍子打死人家永不得翻身不是!

在婚姻生活中,每一次沒有建設性的吵架多少都會對雙方關係造成一定的不好的影響,而這每一次不好的影響都會對夫妻雙方尤其是娃有所傷害!

既然這樣的爭吵百害而無一利,為什麼不選擇平心靜氣坐下來優雅的談談呢!?

圖片來自網路,文章心理部分研究出自陳會昌教授論文。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兒的媽 的精彩文章:

確定自己沒有藝術細胞嗎?生個娃試試唄!一下子就發現多才多藝到都嚇到了自己……

TAG:女兒的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