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裝無辜+賣萌:戲精HIV的把戲被發現!並可作為藥物靶向

裝無辜+賣萌:戲精HIV的把戲被發現!並可作為藥物靶向

原標題:研究發現艾滋病毒如何免受免疫攻擊

原作者:新南威爾士大學

發表時間:2018-07-10

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悉尼和英國的科學家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從宿主細胞中劫持了一個小分子,以保護自身免受宿主免疫系統的破壞。該發現以及研究策略的細節在《eLife》中作為論文發表。他們確定了針對HIV的抗病毒治療的新目標,並提供了一種測試和測量旨在靶向這一環節的藥物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博士生ChantalMárquez參與了這兩項研究,並且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描述了這種新方法。

HIV形成一種蛋白質殼 - 稱為衣殼 (CAPSID) - 當HIV進入細胞及細胞核以建立感染時,它可以保護其遺傳物質免受宿主防禦機制的影響。

由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院的單分子科學研究開發,使用新的單分子顯微鏡技術,研究小組發現HIV專門從宿主細胞中與一種名為「肌醇六磷酸鹽」的小分子結合,用來加強其衣殼。 也就是說,宿主細胞無意中為病毒提供了鎖定其保護殼的關鍵原料,使病毒保持其基因的安全,直到它被釋放到細胞核中。

「一旦從病毒中分離出來,艾滋病病毒衣殼就會在幾分鐘內崩潰,」負責兩項研究的新南威爾士大學小組的副教授蒂爾·伯克說。

「我們的策略讓我們可以準確地研究:如何在不將其從病毒膜中取出的情況下,實時分解天然衣殼。」

在Kirby研究所副教授Stuart Turville的幫助下,該團隊利用熒光顯微鏡設計了帶熒游標簽的病毒,以監測病毒衣殼。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不同分子(藥物)對衣殼的效果,並精確確定何時撕裂並摧毀衣殼。」B?cking說。

肌醇六磷酸鹽就像一個開關。當HIV綁定這個分子時可以穩定衣殼,並釋放分子將其打開,」B?cking解釋道。

「艾滋病毒衣殼已被深入研究,但它如何同時保持穩定並假裝「無辜」的問題一直是艾滋病毒生物學中尚未解決的問題之一,」研究小組負責人、英國劍橋的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Leo James博士說。

大多數目前批准的HIV療法針對病毒生命周期不同階段所需的酶,但它們都不針對HIV衣殼。 新的藥物替代品可以改善艾滋病毒的治療,減少毒性作用。

本文轉至「多啦小屋」,感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輝時空 的精彩文章:

哪些因素會導致白細胞減少?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有哪些注意事項?

TAG:李輝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