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氣荒或有救了,頁岩氣儲量全球第一,外媒:不大可能複製美國的頁岩氣繁榮

中國氣荒或有救了,頁岩氣儲量全球第一,外媒:不大可能複製美國的頁岩氣繁榮

要知道,世界可以沒有美元,沒有黃金,但卻不可以沒有能源,在全世界已經處於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迭代的交匯期的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新能源的探尋,還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中國無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美國正是通過壓裂技術開採頁岩油氣,世界的能源格局從此改變,美國一躍成為全球能源的領導者。

國際能源署(EIA)的報告指出,美國2018年預計石油日產量將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更重要的是,美國頁岩油技術的改進已經可以在更低的油價水平下盈利。

一直以來,中國的頁頁氣受限於技術等因素,對埋深在3500米-4000米的頁岩氣未能獲得實質性突破。但據中國石油報近日報道稱,新近發現的埋深3925米的四川深層巨型頁岩大氣田很有可能將被解鎖(測試日產量45.67萬立方米),對深層頁岩氣勘探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重慶涪陵山窩鄉崇山村,加緊施工的頁岩氣外輸增壓站/ 圖片來源REUTERS

與此同時,據新華社在3月報道稱,中國首個大型頁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也已經如期建成,估計年產能在100億立方米,這就相當於建成一個千萬噸級的大油田,能源貨幣專家告訴BWC中文網,這對中國未來能源、經濟以及世界能源、經濟格局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這更預示著中國離頁岩氣的規模上產和開發更近了一步,並且該埋深範圍內的頁岩氣資源豐富,換句話說,這口深層井的突破縮短了中國與北美深層頁岩氣工藝技術的差距。實際上,頁岩油和頁岩氣是一種非常規油氣資源,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中國在頁岩油氣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進口原油(天然氣)的格局或將發生改變。

運輸天然氣的貨船/ 圖片來源AFP

據中國自然資源部10日最新發布的2017年全國礦產資源新增儲量數據顯示,中國煤層氣、石油(從2012年的15.22億噸降至8.77億噸)和天然氣儲量(從9610億立方米降至5554億立方米)增長放緩,但增幅較大的頁岩氣探明儲量已經突破萬億立方米大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和頁岩氣可采儲量分別增長1.2%、1.6%、62.0%,煤層氣則下降9.5%。

不僅於此,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今年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的頁岩氣儲量還排名全球第一(達31.6萬億立方米),阿根廷(22.7萬億立方米)、阿爾及利亞(20萬億立方米)、美國(17.7萬億立方米)和加拿大(16.2萬億立方米)分別排名二至五名。目前,全球可開採的頁岩氣總儲量預計達到214.5萬億立方米,這一總儲量相當於目前情況下全球天然氣61年的總消費量。這一報告數據也在稍早前美國能源情報署的預測報告中得到印證,報告稱,中國擁有成為最大的頁岩氣儲備國的資源(1115萬億立方英尺),要遠遠超過目前世界第二大頁岩氣儲備國阿根廷。

圖片來源SINGIIN

雖然,UNCTAD的報告認為,中國在頁岩氣儲量方面大幅領先其他各國,具有深厚的開採潛力,但頁頁氣開採潛力與能力和探明可采儲量之間,仍有較大區別,尤其是與迅速增長的天然氣消費需求相比,供應形勢依然嚴峻。

我們稍早時引用美國知名的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分析也認為,中國將不大可能複製美國的頁岩氣繁榮。因為中國的頁岩氣儲備位於偏遠的、從地質學上看極具挑戰性的地區,而且從地質學上分析,埋深範圍要比美國的更深,此外,這些地方的基建設施可能還不能滿足生產和運輸數千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的基建設施的需求。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近年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比如,去年5月,中國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並實現連續穩定試產;同時,據全球領先的能源商業公司伍德麥肯茲數據,中國將在2020年以前令其頁岩氣年產量翻一番至170億立方米,將在2020年以前在三個大氣田增加近700個新井。

而以上這些也說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很可能也會成為新的全球能源生產國之一,同時,目前,中國也正在領導新一輪的新能源變革,「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通過中國相關部門對天然氣行業的不斷改革發展,構建東北亞乃至全球天然氣交易中心,未來天然氣人民幣落地可期,更能解決中國目前的天然氣供應問題」,《天然氣人民幣》一書如是認為。(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外儲重回漲勢,聯合國報告:中國外資流入量創新高
世界經濟騙局或將被揭開,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或終於浮出水面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