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自動駕駛合作再升級 強強聯合有何深意?
隨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通信技術的升級,自動駕駛領域在近幾年迅速崛起,成為汽車產業全新變革的主要方向。由於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前景廣泛,商業價值巨大,全球各國紛紛加快布局,試圖搶佔行業主導權。
近日,中德兩國在柏林簽署了《關於自動網聯駕駛領域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明確將建立高級別對話機制,加強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等在自動網聯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多層次交流與合作。
中德兩國作為世界主要汽車生產與消費國,同時在自動駕駛的發展上也都頗具成果,因而雙方此番加強合作,有著明顯的現實意義與戰略考量。據悉,未來兩國將在國際統一標準制定與應用、基礎設施數據共享、法律法規、無線電頻率解決方案和通信技術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兩國合作籌謀已久
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與測試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資本市場對於這一新興領域十分看好,美國、歐洲、中國、日本、韓國等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科技企業與傳統車企都在深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
當前,美國在自動駕駛領域依然處於領先地位,Waymo、Uber、特斯拉、通用等企業都不斷加大自動駕駛相關投入,Waymo更是已經開始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開展L4級自動駕駛測試。在這樣的情況下,結合美國的貿易策略,中德雙方加強自動駕駛合作顯然是水到渠成。
實際上,中德兩國在自動駕駛合作方面早已有所謀劃,此次簽署《聯合意向聲明》只是在文件上進行進一步落實。在2018年5月份,德國總理訪華期間,就曾經表示德國希望與中國強化在經貿、科技、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廣泛合作。中方當時就予以了積極回應,表示中國在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前沿產業方面秉持開放態度,願意與德國積極開展合作。
博世集團是德國著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隨後的6月份,我國領導人在考察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時再次表明,要加快推動中德兩國在自動駕駛領域合作。畢竟兩國在這一領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只有通過強強合作促進雙方發展,才能確保未來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獲得主動權。
兩國校企合作成亮點
如今,以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席捲全球,推動了諸多產業的加速變革。其中,汽車產業正向「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加快轉型,自動駕駛汽車作為兼具兩大特點的科技產物,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德國是全球最早與中國開展汽車合資合作的國家之一,藉助中國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收穫了可觀的回報。在自動駕駛產業快速崛起的新機遇下,如果中德能夠擦出新的火花,無疑將推動兩國汽車產業實現互利共贏。
在簽署《聯合意向聲明》後,中德兩國領導人參觀了中德6家企業及科研院校合作研發的3輛自動駕駛汽車,並進行了試乘。在全球科技交流日益密切的情況下,德國汽車企業與中國高等院校早已在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展開了全面合作。
中德兩國校企合作有利於讓德國車企能夠憑藉中國高校的優秀研發、教育與市場資源,以及本土優勢,切實摸清中國各地交通發展狀況以及人口、創新等特點,從而立足實際情況來穩步推進自動駕駛計劃。
德國戴勒姆集團與中國清華大學聯合創立的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是中德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領域合作的典型成果。而在本次中德兩國領導人會晤期間,戴姆勒與清華大學簽署了新的合作意向書,雙方將深化既有合作,戴姆勒也將持續展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測試。此前,北京市已經頒發給戴勒姆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或成中德合作新引擎
中德經濟合作源遠流長。數據顯示,中德貿易總額佔到中歐貿易的30%以上,超過了中國和英、法、意三國的貿易總和。而據中國公開數據,2016年兩國雙邊貿易就突破了1500億美元大關,中國也成為了德國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貿易夥伴。不僅如此,中德兩國在科技、金融、人文等方面的交流更是日益密切。
雖然現在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迅速,大有趕超美國之勢,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中國在自動駕駛產業鏈、核心技術、汽車產業基礎等諸多方面仍然有著不少短板,而德國恰恰是全球汽車產業強國之一,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上同樣足夠強勢。因此,兩國的強強聯合,將有助於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於德國佔據中國自動駕駛市場優先地位。
當然,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還處於初始階段,無論是中國還是德國,在自動駕駛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商業模式等方面都仍在探索。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兩國政府接下來將會繼續加大對自動駕駛企業的支持力度,並加速推動法律、標準完善,加快本國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未來,自動駕駛汽車有望成為中德兩國合作體系中的新引擎,助力兩國各項合作走向更高台階。
※美劇《西部世界》大熱:當人工智慧覺醒 人類該何去何從?
※機器換人風潮愈演愈烈,未來教育改革成重中之重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