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牛:最簡單的事情卻是最難的事情

大牛:最簡單的事情卻是最難的事情

最近家裡來了幾位從安徽來的客人,要全程陪同,我用軟體列了一份清單,行程是滿滿的7天。

近期暴雨不停,今天才有空閑下敲敲文字。

由於大部分時間在路途中,沒辦法安下心來寫點東西,但腦子裡滿滿都是想法,積壓起來確實比較痛苦。

這幾天腦子裡蹦出來一個奇怪的問題:為什麼最簡單的事情卻是最難的事情?

因為我發現身邊很多簡單的事情都是最難的,就好比每天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每天散步,每天寫日記,每天發朋友圈……

這些我們隨口能夠叫得出來,而且都是不需要成本的事情,我們卻不能堅持下來。

就像大牛最近開始用思維導圖列項目方法論清單的時候,我的大腦告訴我,我要先把這個事情搞定下來,搞定了這個事情,後面的事情都會很輕鬆地完成,至於其他事情暫時就不需要理會了。

其實我的大腦在暗示我自己,要學會偷懶。但自己這樣暗示自己的時候,主觀上已經為每天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找了一個不去做的理由。

我也知道,這幾天雖然在路上時間比較多,但是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還是比較多的,如果聚焦去完成,應該也不是問題。可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完成之前約定自己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總結了一些原因:

1、以眼前的結果為導向

我們經常喜歡做做了就立竿見影的事情,卻不喜歡做持續做而見效慢的事情。

我們喜歡做油瓶倒了立即扶起來的事情、喜歡做家裡沒米了立即去買的事情、「喜歡做設備故障引發火災了的事情」……

就像鍛煉身體,我們都知道要鍛煉身體,可是鍛煉身體不可能短期解決身體健康的問題,或者覺得我現在的身體已經很棒了,不需要鍛煉。

人往往會關注有眼前結果的東西,而對持續做才有結果的事情不感興趣。

2、功利性驅使

做這個事情有什麼好處?我可以得到什麼?能不能夠獲得收益?能不能為我省下時間或者剩下錢?能不能夠讓自己輕鬆?……這些問題在我們做事情之前,都會從腦子裡冒出來。

功利性驅使是一個正常人做事情時很自然會去思考的問題。功利性會使人的思維變得更加局促和短淺,從而喪失行動的動力。

3、先讓別人嘗試後我再開始做

這一點是80%普通人的想法,也是區分你是20%里的那一部分還是80%里的那一部分人的甄別器。

就好比一門生意,如果一門生意已經有80%的人在關注或進入的時候,實際上這門生意已經可以宣告它無進入價值了。你進入只會讓局面更加糟糕,因為你進入的是一個紅海市場。

所以,不管哪個領域,成功的都只有那20%的人。

4、各種各樣的借口

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除了因為它太簡單認為自己做得好以外,還有很多借口讓我們放棄去做最簡單的事情,比如簡單的事情沒有難度,會做、要做複雜的事情,才更有挑戰性,才會讓自己興奮……

複雜的心態讓簡單的事情反而變得更加的困難。

5、被動接受的壓力比主動改變的動力要大

人對被動接受的壓力敏感度要遠遠高於主動改變的動力。比如領導交辦的事情,客戶叮囑的事情,老師交代必須完成的事情……往往我們會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這個時候難度大小已經不在考慮範圍。

6、想改變的地方太多

就好比我知道「XXX」能夠解決新客戶不多的問題、解決客戶信任的問題、解決成交難的問題……,但是當我在面臨有很多問題集中需要解決的時候,會感覺到無從下手,因為我不知道從哪個問題入手開始解決。

那麼這個本身簡單的事情就變得不簡單了。

7、改變的痛苦

這幾天在接待安徽來的親戚,我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的菜偏甜,一下子都不太適應吃辣。偶爾吃一頓辣還可以,但是讓他們像我們平常一樣吃辣,他們會覺得很難受。

大牛之前也很少吃辣,剛開始的時候覺得辣的東西吃起來夠味,但是沒過多久身體上的變化,吃辣就長痘痘,心裡燒,痛苦,讓我有點抗拒吃辣,可是沒辦法,我不可能改變這裡的飲食習慣,慢慢地又開始一點點吃辣,到現在每天吃辣就習慣了,沒有辣反而還不習慣。

整個過程除了身體自身的變化之外,其實心理上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直到發生質的改變。

闡述今天這個話題可能還有很多理由。

但是我發現,人的心理對人自身的影響比我們自己想像的要巨大。

真正決定事情難和易取決於你是否有勇氣去改變的決心。

只有自己才能搞定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牛號 的精彩文章:

TAG:大牛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