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宋朝最牛的文武全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他是宋朝最牛的文武全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和蘇東坡、李清照一樣,他是個大詞人。不一樣的是,涉世之初,他更是一個仗劍走天涯的俠客。他熱血、暖心,堪稱大宋最牛的文武全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這個山東漢子名揚於中小學課本,有「詞中之龍」這樣的稱號,是南宋豪放派的代表之一,他號稱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是個十足的文武全才,可惜的是他一生不得重用,滿腔熱血無處發泄,只好付諸筆端。著名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他吟詠歌嘯而出的。在書本上,我們通常只注意到他的詞句豪爽大氣,認為他是個像蘇軾一樣的文人,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寫詞,他殺敵更是勇猛,是一位文武全才。

早年間辛棄疾生於金國。而對於淪陷的北方國土,南宋一直選擇退讓來保全自己。讓不少北方百姓寒了心。辛棄疾的祖上辛贊在金國任職,但辛贊心中卻一直想要起兵抗金,與金國決一死戰,以報不共戴天之仇。幼年的辛棄疾受祖輩熏陶,也是滿腔熱血豪情,加之他才華橫溢,他的父輩也對他充滿了希望,很早就讓他讀四書五經,並常常帶他登高望遠,指點江山。他受業於亳州大儒劉瞻,劉瞻門生數不勝數,最優秀的二人便是辛棄疾和党懷英。辛棄疾十四歲就去參加了金國科舉考試,不中,三年後再去參加,又沒有中。此後便沒有參加金國舉辦的科舉考試。

兩次不中後,辛棄疾就在家鑽研學問,勤修武藝。五年後,金國君主完顏亮再次南下侵宋,而此時金國內部大亂,各地起義勢力紛紛顯現。辛棄疾在濟南老家號召兩千餘人,加入了耿京的起義軍。他極力勸說耿京南下,與南宋軍隊配合抗金。得到了耿京的認可,便派他和其餘十人一起去南宋做使者,與皇帝商議歸宋。皇帝同意,並封耿京為天平節度使,辛棄疾為天平節度使掌書記。

正當歸宋事務談妥,傳來一個噩耗,耿京被宋國叛徒張安國所殺。辛棄疾當時正準備北歸,聽說這個消息後,21歲的辛棄疾二話不說,帶領五十人就準備去襲擊幾萬人的敵營,誓取張安國項上人頭。當時張安國在哪?張安國於金軍五萬大軍中飲酒作樂。辛棄疾這五十騎兵闖入五萬大軍,生擒張安國,帶著他逃了出來,五十餘人竟然沒有絲毫減損!他押著張安國到建康問斬後,名重一時,南宋君王十分震驚於他的年少有為,但由於他是主戰派,不能被當時主流的主和派容忍,便封了一個小小的江陰簽判。

在辛棄疾為官的那些年,他始終是對下屬嚴苛,對百姓寬厚,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這在福建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有一次他還親自複審某縣60多名囚犯,釋放了其中50多人。南宋官場一向崇尚庸碌保守,辛棄疾的做派與體制產生了劇烈的衝突。然而,有什麼不可以?

此後,儘管辛棄疾文臣能力也不弱,但還是想報效沙場,可是皇帝始終不允許,在辛棄疾老死的時候,仍喊著抗金收復失地,為他送行的人沒有不痛哭流涕的。就憑辛棄疾的文武能力,讓他指揮軍隊抗金,說不定宋朝能再延續數百年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說他是中國的特工之王,比戴笠厲害,沒有他的話歷史將重寫
清朝王爺們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他們真能每天大魚大肉么?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