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子善:東餘杭路上的夏日「柳蔭」 l 沈軼倫

陳子善:東餘杭路上的夏日「柳蔭」 l 沈軼倫

東餘杭路943弄22號,在這個名為「柳蔭小築」的弄堂里,講著故事的陳子善長大了。很多年後,弄堂里的小夥伴相見。彼此已經記不清對方的姓名了,但當年的小聽眾會認出陳子善,然後興奮地說:「小時候在弄堂口,我聽你講過故事。」

夏天到了,別的孩子期待汽水。但陳子善不。

全家從滬西江蘇路搬到東餘杭路的石庫門弄堂住,就是為了方便父親去楊浦區正廣和汽水廠工作。有這樣一個爸爸,汽水成了陳子善童年最司空見慣的飲料。家裡有時就任由那些汽水瓶堆著,也沒人喝,因為不稀奇。

令陳子善期待的夏天元素,是一些別的內容——比如傍晚,當大家都搬著椅子到弄堂口乘涼時,他可以和小夥伴圍坐一圈,給他們講故事。

陳子善講故事繪聲繪色。廣播里的評書、連環畫里的小說情節、父母聽的評彈,陳子善都喜歡跟著聽、跟著看,有時只要聽過、看過一遍,他就能完全記住。

就這樣,在弄堂口,陳子善口沫橫飛講著 《西遊記》《水滸傳》《隋唐演義》《七俠五義》《小五義》和《鐵道游擊隊》《野火春風斗古城》《林海雪原》。他可以照本宣科描述,也會自己添油加醋演繹。

小夥伴們期待的眼神,令他產生成就感。有時講到故事要緊處,弄堂里一陣靜默,只見同齡的孩子們如痴如醉,情緒完全被故事節奏調度掌握,其中的神奇之處,讓陳子善自己也寒毛豎起來了。

東餘杭路943弄22號,在這個名為「柳蔭小築」的弄堂里,講著故事的陳子善長大了。

很多年後,弄堂里的小夥伴相見。彼此已經記不清對方的姓名了,但當年的小聽眾會認出陳子善,然後興奮地說:「小時候在弄堂口,我聽你講過故事。」

柳蔭小築

東餘杭路943弄的「柳蔭小築」,為磚木二三層結構的新式里弄。過去不遠的東餘杭路951弄,有同一時期建造的磚木二層舊式里弄,名為「柳蔭里」。兩者均建於1929年。

《虹口區志》資料顯示,大約在1870年前後,境內陸續出現磚木立貼式結構的老式石庫門裡弄住宅。其總體布局採用歐洲聯排式格局。一般為「三上三下」,即正間帶兩廂。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989弄(公益坊)45號「穎川寄廬」較為典型。它以寧波紅石作門樓,門口採用石條框,上砌半月形花紋,內裝烏漆厚木大門,門內是天井,樓下正中一間是客堂,客堂門是落地長窗,客堂後是白漆屏門,左右為兩廂房。二樓也是正間帶兩廂,天井四周是雕花欄杆,欄杆內裝有活絡裙板。整幢房屋面積一百多平方米,高牆厚門,給住戶以安全感。到了20世紀20年代前後,一批新式里弄住宅出現。在虹口境內,有北四川路1604弄(四川里)、北四川路1851弄(廣壽里)以及武昌路、天潼路、崑山路等地段陸續建起新式石庫門裡弄住宅。住宅由原來三間兩廂改為單開間與兩間一廂形式。住宅的層高降低,層數多為二三層。有的有陽台,外牆改為青紅磚清水牆,圍牆高度也大為降低,既改善通風,又增加採光。後期,有的還安裝衛生設備。

1920年後,在虹口區的新式石庫門裡弄住宅中又演變出一種新式里弄住宅,大多數集中於北四川路、施高塔路(今山陰路)、狄思威路(今溧陽路)一帶。北四川路上的安慎坊、大德里、永安里、永樂坊,施高塔路上的興業坊、大陸新村等較典型。施高塔路上的日照里(今東照里)、千愛里和吳淞路上的東興公寓為日式建築。這種住宅環境幽靜,主房朝南,煤衛設備齊全,外形參照西式洋房,取消石庫門門樓,改為矮牆,小鐵門,天井改為小花園,門樓上有陽台挑出,大多為3層。

陳子善父親的老同學周伯伯當時在上海財經學院當教授,住在柳蔭小築,知道陳子善父親覺得上班地點離當時住的江蘇路太遠,就建議出租一部分房子,請陳家搬來同住。22號裡面,有廂房和天井。天井進去,右手邊是廂房,上下兩層,為教授一家居住。天井前面是一個客廳,也歸教授一家使用。客廳上面有房間,前樓出租給陳子善一家,另有一個亭子間,出租給一對老工人夫婦居住。

柳蔭小築名字詩意,但居住起來就非常現實了。

因為是里弄房子,沒有現代化衛生設備,家家戶戶每天都要「倒馬桶」,當時弄堂里還設有二處敞開式的「小便池」,哪家小孩得了病,還會在「小便池」牆上張貼「天靈靈,地靈靈……」的靈符,期待每個在這裡駐足小便的人,可以一邊解手,一邊好奇地念咒以驅邪。

「柳蔭小築」地勢也很低,夏季雨天過後,弄堂里常會積水。愛乾淨的母親認為這積水污穢有毒,要求蹚水回家的陳子善必須把雙腳放在消毒水中浸泡15分鐘以上才作罷。

三歲看到老

母親特別愛乾淨,也是因為母親自己生肺病。因為怕自己的病軀照料不好獨生子,母親從周圍里弄就近請來一位保姆。

1953年,陳子善到了上學年紀,去霍山路幼兒園讀書,每天就由保姆領著,一早一晚兩次,從東餘杭路出發,拐進舟山路,到霍山路。當時這個猶太人曾集聚的地方,還住著幾個印度人,他們異域的長相,總是讓陳子善害怕。保姆會就勢用印度人嚇唬陳子善要乖乖聽話。在幼兒園,老師對陳子善的評價是「喜歡看圖書,愛聽緊張的故事,常和(小)朋友做軍事遊戲,領袖慾強,不能控制自己……集體遊戲時沒有興趣,不和小朋友爭奪玩具,好發生爭執。緊張時講起話來有舌結、面紅耳赤……背誦兒歌時興趣差,對故事理解力強。能仔細觀察事物、好奇心重……」

活脫脫「三歲看到老」,把陳子善性格的特點,全勾勒出來。

1956年,陳子善進入當時還隸屬提籃橋區的公平路第一小學。公平路第一小學解放前是「寧波同鄉會」小學。有趣的是,陳子善當時在柳蔭小築的鄰居也是寧波人居多。比如一起住在「柳蔭小築」22號亭子間的那對老工人夫婦是寧波人,陳子善就按寧波人規矩,稱呼為張家「阿爺」、「阿娘」。老夫婦常常做了寧波口味的咸鮮菜肴送來給陳家人分享,本來不愛吃這些的陳子善的母親,後來成為寧波菜愛好者。陳子善不太愛吃海鮮,但至今陳子善口音里,竟然留有了寧波腔調。這是上海五方雜處的特色,帶給陳子善的城市禮物。

1957年,周家伯伯成為右派,住房就地壓縮,最後遷出22號。於是,這幢二上二下的石庫門樓房在「大躍進」時大半成了里弄的全托託兒所。陳子善的父親白天要上班,晚上被嬰兒徹夜哭鬧吵得睡不著覺。因為不堪其擾,陳子善一家申請搬家。一直關係良好的亭子間老工人夫婦聞訊,也要求一起搬家,繼續做鄰居。之後,兩家都遷到同弄34號居住,陳家還住前樓,老夫婦還住亭子間。從小學三年級起到1983年搬到華東師範大學附近,陳子善繼續在柳蔭小築生活。

到繼光中學讀書後,陳子善開始獨自一人去泡書店。最近的書店在提籃橋,遠一些的在四川北路。每天一放學,他就獨自走到書店去看書,太陽下山再回家。中學期間,教陳子善語文的老師叫孫繼蘭,這位在戰爭時代曾經失去半個手指的老師上課妙語連珠。一次,孫繼蘭給陳子善寫的作文打了100分,還把作文拿給學校其他幾位語文老師看。

在文科上的天賦和才華,開始在陳子善身上展露無遺。

1968年,陳子善中學畢業後去江西插隊落戶,因為是獨生子,他在1974年回到上海,被分配進街道生產組工作,不久分配進教育局,之後去華東師範大學接受培訓,並留校至今。

在陳子善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後,才知道著名左翼作家夏衍和東北流亡作家李輝英上世紀30年代的故居都在東餘杭路上。前者在1930年於上海結婚生子,夏衍在上海第一個正式的家門牌號是虹口唐山路業廣里685弄42號,後弄口就在東餘杭路上。後者則在與陳子善通信時,看到陳子善寄件地址而特意寫信來說明。陳子善和作家們通訊往來,要討論的文學問題太多,沒有機會聊一聊老房子的故事和老鄰居的感受。

可柳蔭小築的樣子全在他們心裡。上海的街區景物,似一份有魔力的盛宴,不論享用過的人去了哪裡,走到多遠,那份滋養永遠在身上。

(本文轉載自上觀app海上記憶欄目)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頁,看屏幕下方的三個子目錄,閱讀近期力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花時文 的精彩文章:

一條毯子 張廣智

TAG:朝花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