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泉窯文化起源瓷珍鑒賞

龍泉窯文化起源瓷珍鑒賞

龍泉窯位於現今的浙江省龍泉縣。龍泉窯屬於我國南方的青瓷窯系,生產瓷器的歷史較長,是中國的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深遠。龍泉窯從南宋中晚期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到了明代的中葉以後便日漸衰落。燒制時間從宋代至清代,北宋時期的器型主要有碗,盤,缽,盆,罐,瓶,以及執壺。器物的胎大體上是灰色或淺灰色,而且釉層比較薄,釉面有流釉及開片的現象發生,釉色為青中帶黃,高圈足,修足規整。常見的飾紋有團花,菊花,蓮瓣以及纏枝牡丹等。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世代相傳,至今約1700多年而未間斷。龍泉古窯址(圖1)共發現600多處,其中龍泉境內近400處。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延續燒制歷史最長、窯場數量最多、窯業規模最大、銷售範圍最廣的青瓷名窯。歷史上,龍泉青瓷隨國際商貿和文化交流,流佈於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龍泉窯南宋薄胎厚釉瓷器出土十分豐富,除了窯址出土大批器物標本,南宋窖藏、墓葬、宮殿、官署遺址也多有出土。1991年四川遂寧窖藏出土大批南宋龍泉窯厚釉瓷器(圖15-17),數量眾多,製作精良,為世人矚目。此外全國各地南宋紀年墓也多有出土,其中浙江最多(圖18--20)。這些資料充分說明了龍泉青瓷逐漸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高端、暢銷產品,更多地承擔著貢御瓷器的燒制。

白胎厚釉青瓷以大窯為燒造中心,遍布龍泉地區各個窯場,燒造規模大、數量多,質量普遍較高。這一類製品選擇優質高鋁瓷土作為坯料,使薄胎在高溫下不易變形,器物造型變得輕盈秀美。在胎的配方中還摻加一定量紫金土,使胎呈現柔和的灰白色,使釉面顯得更加純凈,增加了釉的美感。釉選用高鉀的植物灰與石灰石燒煉,使鈣比例下降,鉀比例上升,石灰釉變為石灰鹼釉,從而提高了釉的高溫私度而減少流釉現象,釉層得以厚施。燒造時採用多次施釉焙燒技術,釉層更加豐厚。

石灰釉變為石灰鹼釉是龍泉窯制瓷技術革命性轉變,龍泉青瓷釉色、釉質之美完全得益於這種轉變。石灰鹼釉在1230℃左右的窯溫中燒成時,釉的玻化程度較低,釉中分布著許多未熔石英顆粒、針狀鈣長石晶體和硅灰石析晶群以及因釉的黏度較高而未能逸出的氣泡,釉層變得乳濁而不透明,使釉的外表呈現一種柔和淡雅的玉質感。釉料的改變使釉出現豐富多彩的青色,其中「粉青」和「梅子青」最能代表龍泉青瓷釉色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耀州窯代表瓷珍

TAG:古董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