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00億美元新關稅清單衝擊下股匯雙殺!業內人士如何看?

2000億美元新關稅清單衝擊下股匯雙殺!業內人士如何看?

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間就2000億美元加征關稅的建議產品清單徵求公眾意見,周三中國金融市場反映強烈遭遇股匯雙殺:中國股市滬綜指開盤大幅低開1.7%;匯率方面,人民幣兌美元即期盤初大跌創7月3日以來新低。

不過專家指出,該消息雖然短期會對金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無需高估其長期影響;對相關企業和行業,中國也將考慮採取相應措施減少其負面衝擊。

行情數據顯示,中國股市滬綜指周三大幅低開1.7%。在連續三天反彈後,A股本已出現疲態,而美國擬對另外價值200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的消息,令市場人氣受壓,大盤應聲下跌。截止午盤,上證綜指下跌1.87%報2774.86點。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周三盤初較昨日官方收盤價大跌逾500點逼近6.68,創7月3日以來新低,因中美升級施壓。截止北京時間9:40,離岸周三早盤最低報6.6918元,亦為7月3日以來最低,較上日收盤6.6528元大跌390點。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三就美方公布擬對我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征關稅清單發表談話稱,美方以加速升級的方式公布徵稅清單,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我們對此表示嚴正抗議。美方的行為正在傷害中國,傷害全世界,也正在傷害其自身,這種失去理性的行為是不得人心的。

商務部表示,中方對美方的行為感到震驚,為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與此同時,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共同反對貿易霸凌主義。與此同時,我們將立即就美方的單邊主義行為向世界貿易組織追加起訴。

業內人士如何看?

以下路透社羅列的業內專家和分析師對最新關稅清單的評論摘要: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

美國特朗普政府擬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10%的關稅的消息短期內或許會給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負面情緒,但長期看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無需高估其帶來的影響。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

美方昨晚公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徵收10%關稅的建議產品清單徵求公眾意見。這個徵求意見的過程將持續兩個月左右時間,8月30日完成流程。此後,美方才可能採取行動。最後是否徵稅、對哪些產品徵收,在未來兩個月的時間內還有各種不確定性。

中國有關方面正在深入研究對我國相關企業和行業的影響,會考慮採取相應措施減少其負面衝擊。

華泰證券宏觀團隊李超等:

我們估算,新征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計劃若實施,將造成出口增長下降0.8個百分點、GDP增長率下降0.25個百分點。隨著美國對於中國、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三條線的展開,貿易爭端或導致全球總需求回落,當前大宗價格下跌已經反映全球經濟弱復甦的態勢很有可能被證偽。

中美兩國利益相互交織,在互相徵收關稅的條件下,中美雙邊貿易可能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對雙方經濟的影響都偏負面。在實際演進過程中,很可能是雙方均走向「類滯脹」局面。我們測算,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徵收關稅,大概提升中國通脹中樞0.2個百分點左右。可能形成的類滯脹預期,中國貨幣政策由穩健中性轉向穩健靈活適度,是一個邊際放鬆的過程。未來中美貨幣政策可能是美國收緊、中國寬鬆的非同步。

在內需下滑、外需不確定性較高的形勢下,我們認為,有必要通過擴大內需的政策將經濟增速控制在合理區間,避免產生系統性風險。近期針對高端製造業、民間投資融資難融資貴以及稅收成本過高的問題已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未來還可能進行定向降准。

個稅修正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反映出國家有意通過減稅擴大內需穩定經濟的初衷。我們重點提示關注7月下旬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關注去槓桿進程是否會因中美變化而出現緩和的跡象。

下料將沒有贏家

中國股市滬綜指自1月以來累計下跌約22%,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太陽能面板加征關稅,這是特朗普宣布的首筆徵稅措施。6月19日特朗普宣布對更多中國商品徵稅,範圍比最初的計劃擴大很多,之後滬綜指累計下跌9%。

「即便市場在技術上處於超賣狀態,人氣低迷,而且估值偏低,但現在逢低買入還是為時太早,因為預期還會有更多出於結構性流動性原因的拋盤,」交銀國際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技術反彈將轉瞬即逝。」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貿易爭端升級的頭幾個月中,美國股市表現要比中國股市更穩定,但分析師警告稱不應低估中國政府予以反擊的能力。

迄今為止中國採取了更為溫和的方式,但投資者只需要回想去年的情形,當時韓國部署美國導彈防禦系統,中國予以反擊,韓國企業首當其衝。在中國抵制韓國產品、叫停赴韓跟團游、以及對樂天集團在中國的門店進行各種監管檢查後,這些企業的市值蒸發了數十億美元。

分析師表示,中國政府可能會突然採取措施讓美國企業在華運營變得舉步維艱,無論是獲得合約、許可還是監管批准。

此外,中國可以採取的最具威脅性的措施或許就是,將其所持有的大量美國公債脫手一部分。中國目前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中國手中的大棒就是債市,」OANDA的亞太交易部主管Stephen Innes稱。他表示,「必要時」中國將使用這個工具。

這樣的行動可能將使美國公債收益率明顯上升,推高美國政府的借款成本。當然,此舉也將損害中國手中剩餘的美國公債價值,這也是中國或許只會將此作為最後手段的一個原因。(環球外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外匯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經濟處于敏感之際 安倍經濟學影響消退
成銘點金:美元暴動黃金跌破1250美元 原油強勢依舊

TAG:環球外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