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蛙兒子」到「野男友」,互聯網養成類產品的悲劇!

從「蛙兒子」到「野男友」,互聯網養成類產品的悲劇!

就想問一句:有多少人還在玩《旅行青蛙》和《戀與製作人》?

老實說,如果不是最近「QQ寵物」要停止運營,我都快忘了還有這麼幾款遊戲。

《旅行青蛙》即便熱火一時,但其結局也早已註定

它的前輩「QQ寵物」就是前車之鑒,許多人的「QQ寵物」是被她們自己送進了墳墓!

當年的QQ自帶寵物,有人是為了上線時間登QQ,有人純粹為了聊天,但也有人卻是為了養QQ寵物。

像我這樣對大多數遊戲無感的人,感覺不到QQ寵物的樂趣

每一次的登錄,QQ都會提醒我它的存在,而我已經習慣性地每次都將其關閉。

這個討厭的小傢伙讓我感到厭煩,然而它卻在不知不覺間消失在了人們的感知中。

自己的QQ寵物早已經死了,我甚至沒有在它身上浪費過一個小時的時間,雖然我也是那個「QQ寵物時代」的見證者。

直到今天,我再次回想,才明白些許的緣由——這是一款養成類遊戲。

或許是天生無感,或許是年齡漸長,或許是get不到養成類遊戲的樂趣,所以「QQ寵物」成了悲劇

而現在相似的遊戲出現了,但它們顯然不如「QQ寵物」。

其實《旅行青蛙》和《戀與製作人》是一款製作精良也能夠撩到用戶的產品,雖然它最直接的用戶是女性

但無論是之前的《寶可夢GO》還是現在的這兩款遊戲火得了一時,但不代表火得了一年。

是的,在當今時代一款遊戲類產品能火一年就很不容易了。

但養成類產品先天不足,《旅行青蛙》和《戀與製作人》只有一個多月的短暫高峰就已經不行了,而某巨頭接手這款遊戲現在不知是否會感到有些不值。

從急速上升到迅速隕落,《旅行青蛙》和《戀與製作人》帶來的價值有多少呢?

時至今日,詢問身邊的同事朋友,無一不是早已拋棄了這兩款遊戲,這兩款遊戲真的很好玩嗎?

《旅行青蛙》並不是耽誤時間,卻讓女性用戶們養了個「蛙兒子」

而《戀與製作人》也不過是讓沒有男朋友的用戶以幾個「野男友」來排解空虛

但還有一點關鍵因素:因為大家都在玩,在朋友圈裡分享炫耀,彷彿自己不玩就out了。

當這股熱潮退去,人們發現自己一無所得,甚至連排解寂寞也做不到。

不過這可能不是遊戲產品的悲哀,而僅僅是養成類遊戲產品的悲哀。

你認為現在養孩子談對象的成本太高了,所以還不如養個虛擬世界的「蛙兒子」,交個虛擬世界的「野男友」。

但這是個偽命題,連現實中的孩子都不願意養,你覺得用戶們會在養成類遊戲中投入多少感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國小丑王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不是蘋果自己說出來,我都不知道iPhone還能挖比特幣!
車牌被滴滴快車所套,車主憤然投訴滴滴客服辦事不力!

TAG:獵國小丑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