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製造滅門血案,為何當時人覺得稀鬆平常?

曹操製造滅門血案,為何當時人覺得稀鬆平常?

原標題:曹操製造滅門血案,為何當時人覺得稀鬆平常?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這是曹操的名言之一。


曹操說這句話的時候,剛剛製造了一起滅門血案。


無論是小說《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對此都有記載:

那就是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



《三國演義》的描寫,自然最為生動。


曹操和縣令陳宮為躲避董卓追殺,四處逃亡。


路過好友呂伯奢家,便前往投宿。


呂伯奢殷勤招待他們,然後出去買酒,吩咐家人好好準備酒肴。


呂伯奢走後,曹操聽見了磨刀聲;


側耳傾聽,有人說道:


「把他綁起來殺,咋樣?」


曹操暗驚,和陳宮拔劍殺入,將其滅門。


殺完後,才發現一隻綁著的豬,原來是他們預備殺豬,伺候客人。


兩人逃走,路上遇見呂伯奢,曹操將其殺死,並說了那句名言: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史料的記載,與此略有出入,當然就簡單多了。


但具體說法,也有不同。


比如《魏書》說,當時呂伯奢不在家,他的兒子和賓客要打劫曹操的馬和行李,被曹操殺死。


更多的只是說,曹操因為懷疑呂伯奢的兒子圖謀不軌,將其滅門。



曹操製造了滅門血案,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唯一的懸疑,在於殺人動機。


無論站在曹操這一方,還是站在呂伯奢家人一方,都有充足的理由。


因為曹操在歷史上以奸詐著稱,所以後人多站在呂伯奢一方,認為此事是由於曹操多疑引發的。


這等於主觀認定呂家一定是好人,一定是想要照顧好客人的。


但從漢代的社會狀況來看,這種主觀認定,可能是錯的。



你要注意《魏書》中的「賓客」二字。


《魏書》說的是,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想要圖謀不軌。


此事發生之時,尚在東漢。


距離戰國時期,並不遙遠。

戰國時期,人們行路有一個明顯特徵:很少有獨來獨往的行人。


因為,獨行太危險。


走路的人,要成群結隊,手持兵器,才能保證安全。


同樣,有些人家,聯合一些子弟、賓客,搞些打家劫舍、打劫過往客商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


這種情況,在兩漢時期,依然存在;


雖然可能沒戰國時期那麼嚴重。



所以,曹操懷疑呂伯奢的兒子要圖財害命而殺死他們,在後人看來,十分殘忍;在當時人看來,卻並不奇怪。


呂伯奢的兒子們如果想要打劫曹操,然後曹操被殺死了,在當時人的眼中,就跟現在人看到交通事故一樣,雖是偶發,但不奇怪。


這種稀鬆平常的、發生概率和今天的車禍一樣高的事情,被《三國演義》凸顯了出來,作為展現曹操陰險性格的素材,反倒對後人形成了蒙蔽。

因為,後人往往用今天的走路方式去想像古人。



今天的人,獨自出遠門很正常。


在近2000年前,獨自出門的人,想要回家,恐怕有點困難。


路上殺人或者被殺,都沒什麼新聞價值,太多了。


曹操滅門或者被滅,古人不會覺得奇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了高 的精彩文章:

TAG:高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