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葯神》:誰都錯了,可誰也沒錯
▲ 這是木一第388次向你說晚安 ▲
木一念叨
葯神點映時口碑就炸裂了,恨不得馬上跑去影院挽救一下自己對中國電影的期待,礙於工作一直沒能成行。直到在朋友圈都快看完了劇情簡介,才走進影院。前半段是小人物的悲慘生活,但穿插著賺錢、熱舞、美女、性等人性中不可避免的「好東西」,影院里時不時有笑聲。後半段主人公在朋友自殺的背景下重新走上跨國走私藥品之路時,就有些悲壯之意了,人物對於生與死的真實體驗,逼得我們投入的情感無路可退,大家一起哭成一片。其實,與其說,徐崢拍了部好電影,不如說,這部電影敢說人話。我們對於真相與善良,都有著無上的期待。
結局中主人公自我辯解是一種升華,但主人公這段話本不該說。這不是他的立場應該跳脫出來去期待的,不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那段克制但有所情懷的話,應該讓給字幕,或者,讓給坐在影院里的這波人去說:我們知道已經在變好,我們也希望,可以越來越好。
以下是木一的好朋友豌豆帶來的感受。與大家分享。願你我,平安健康。
作者 / 胖胖的小豌豆
對於《我不是葯神》,有這麼一個觀點。「剛看了我不是葯神電影,略微有點後悔。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盜版,才是對創作團隊的致敬。看正版感覺褻瀆了這部電影的精神。」
於是,懷著好奇,我看了槍版的。
看完後,我認為,裡面的人物,似乎誰都沒錯,可似乎誰都錯了。
程勇的五人組錯了嗎?他錯了,因為走私,販賣未經批准的「假藥」,這兩條都是犯罪行為。如果說一開始他就被抓了,可能也就這樣了,因為一開始的程勇只是想掙錢養家,500的進價5000賣,的確不便宜,但也比40000划算多了;呂哥只是想活命,慧姐想救女兒,劉牧師想救人,黃毛想活命。可後來,2000的進價500賣,他已經是在賠錢了,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在還債還自己的良心債。這裡說,他也沒有錯。
警察的抓捕,間接導致了黃毛的車禍,也讓不少急需仿製格列寧的患者斷了葯。這麼看,似乎警察「錯」了。可是,打擊走私,打擊售假行為,維護法律的尊嚴,他們又錯在哪?這不是身為執法者的責任嗎?也正是這樣的矛盾心態,曹警官寧願接受處分,也不願意再辦這個案子,因為最後,他也迷茫了。
諾瓦製藥公司,他們的格列寧40000塊錢一瓶,很多家庭買不起,天價葯讓不少家庭背上沉重的負擔,也讓很多患者看到希望又很快失望,他們似乎錯了。可是,這款救命葯不正是他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研製出來的嗎?如果沒有他們的專利藥方,印度公司怎麼生產仿製葯,這些患者又怎麼能看到希望?正如檢察官所說,真正救了他們的,不是程勇,也不是印度公司,而是這家製藥公司。
那些飽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對製藥公司進行「道德綁架」,一方面又購買仿製葯,有了他們才有了市場,一定程度上說,他們似乎錯了?可是,正如那位老人說的,活下去,有錯嗎?他們不偷不搶,沒有殺人放火,只是買了廉價的仿製葯,他們又錯在哪?
這麼看下來,真正錯的只有張老闆一個人,先是賣假藥,又抬價賣仿製葯,直接導致了呂哥的去世,也沒有病患願意保護他。可是,在敲詐程勇一筆銀子後,面對警察的審訊,他把一切都攬在自己身上,保住了程勇,讓病患買仿製葯的時間延長了。
還有那個貨場的保安,是他舉報了程勇,可他不過是舉報了違法行為,似乎也沒錯。
很多人說不敢相信這部片子能過審,確實,這部片子的尺度並不低,涉及了很多中國當下的社會矛盾,主要就是兩個,因病返貧,天價葯。而這也正是中央關注的領域,解決因病反貧問題是精準扶貧的課題,而推動醫保體系改革,讓更多救命葯進醫保,現在已經部分實現。這部片子中有問題,但也有解決的辦法。正如片尾,曹警官的話,格列寧進醫保了,沒人買仿製葯了。
我想,我們要向程勇的原型陸勇致敬,他的行為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也推動了救命葯進醫保;我們要向諾瓦公司的原型諾華製藥和研製藥物的科學家致敬,有了他們,患者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我們要感謝國家,沒有迴避這個問題,積極推動天價葯進醫保,讓這個好片子上映。
最後,我要去一趟電影院,用一張電影票,向《我不是葯神》的主創團隊和演員致敬。
TAG:一杯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