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上癮不要太容易,設計師為你準備好了滿屏的可卡因

手機上癮不要太容易,設計師為你準備好了滿屏的可卡因

現在,玩手機已經成了人們的日常,而刷社交媒體更是成了手機消遣中的重要一環。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範圍內社交媒體用戶數已經超過30億,國內社交媒體月活躍用戶發展到了9.38億。

而最近大熱的抖音,上月初發布公告稱,其日活躍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5億。其中將近50%的人,平均每天刷半個小時。

早上刷,晚上刷,吃飯的時候也要刷。人們為什麼這麼愛刷社交媒體以致於上癮?面子君認為,主要還是開發商套路太深

近日,矽谷內部人士向BBC透露,社交媒體公司有意讓用戶沉迷於他們的產品以獲取經濟利益。

Mozilla和Jawbone的前僱員Aza Raskin說:「你手機屏幕上出現的每一個界面,都是成千上萬工程師鑽研的成果,而他們花大心思研究的正是一種被稱作『行為可卡因』的東西,他們會把它撒在屏幕的每個角落,讓你對它最大程度地上癮。」

GIF

比如Facebook、Snapchat、Twitter等,當然,國內的社交媒體也不例外。

一位名叫Sandy Parakilas的前Facebook員工透露說:「(社交媒體)商業模式就是如此,不斷吸引你,讓你儘可能地從生活中擠出時間,並把你的時間賣給廣告商。

細想想,其實很多常見的界面設計都包藏了這樣的企圖。如點贊功能,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

不論是一個手勢還是一個心形,設計者將它放在一個極方便的位置,讓你能輕鬆夠到,並通過顏色、形狀的變化給你一個積極的反饋。

而被點贊者受到的影響更大。他們就像是受到激勵一樣,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獲得滿足感。想想看,你哪次發了微博或是朋友圈,不是翹首以盼朋友們的點贊、評論呢?

另外,像今日頭條那種「沒有底線」的設計也是一種常見的行為可卡因。拉斯金說:「如果你不給你的大腦一些時間去思考看過的內容,你就會一直翻下去。」他說,這項設計讓用戶使用手機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其最初的預計。

GIF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認為,人腦中負責底層感官的部位會在第一時間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比如視覺、聽覺刺激,而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皮質卻總是慢半拍。

這就使得我們在不斷往下翻的時候,只接收了信息的表面,不斷尋求刺激,而沒有認真回味,所以即便刷了很久也沒什麼收穫。

那麼,為什麼這種界面設計會使人上癮呢?

和其他致癮方式一樣,大腦也會經歷以下三個變化:脫敏反應、敏化反應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

我們在刷那些社交媒體時,會受到各種圖文、視頻的刺激,會想要重複接受這種刺激。但當我們繼續刷下去時,腦內被刺激的區域會慢慢產生耐受性,即在相同刺激下,分泌的多巴胺會減少,也就是脫敏反應。

而敏化反應則讓我們對與上癮相關的信息更加敏感,讓社交媒體上的那些圖文比其他事物更有吸引力。這最終導致我們的大腦前額葉功能退化,使我們控制衝動的能力減弱,從而控制不住自己地刷下去。

那這種對社交媒體的上癮是不是有害的?畢竟前不久,沉迷電子遊戲已經被列為精神疾病了。

去年,Facebook引用學術研究稱,在某些情況下使用Facebook會對人們的情緒產生負面影響,而使用時間越長,心理健康就越差。

研究人員David Finsberg說:「在網上閱讀別人的文章,更容易導致負面的社會對比,因為人們的帖子往往更有主見,更有吸引力。」

GIF

不過,這次在面對BBC的採訪時,Facebook否認他們故意設計其產品以使用戶上癮的行為,並表示將會對「使人上癮的界面會不會對人們造成傷害」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雖然有些社交媒體也像遊戲一樣設置了「防沉迷」,如抖音連續使用1.5小時後,會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的提示;也允許用戶自行設置時間鎖,如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需要輸入密碼後才能繼續使用。

但這些象徵性的設置不過是徒有其表罷了,輸完密碼不是照樣能用嗎?

GIF

開發商們再怎麼美化他們「一切為了用戶,並不想讓人們上癮」的行為,也掩飾不了他們追求利益的本質。而這個本質是不會變的。

設計倫理學家Tristan Harris也認為,人們對手機上癮,問題不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在於應用背後,那一批人的工作就是破壞掉你的自律

GIF

還真是細思極恐:本來自制力就不強,這些開發商還要誘導我們上癮,時間全被他們算計去了。

可又能怎麼辦呢?

MIANZI JINGXUAN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子精選 的精彩文章:

『新酷應用』能更快地3D列印出含微血管的人體組織
法公司研發機器人套裝助癱瘓人士正常行動

TAG:面子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