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色污染觸目驚心 黃鸝用塑料薄膜做巢育幼鳥

白色污染觸目驚心 黃鸝用塑料薄膜做巢育幼鳥

生活中,我們常見有人隨手扔掉塑料袋、飲料瓶、塑料盒等包裝物,由於這些塑料物質不可降解,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白色」污染。這一現象已經成了當今社會普遍的環保問題。但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美麗的黃鸝鳥竟成了塑料垃圾最大的受害者。最近,攝影愛好者宋東風在遼寧省義縣一村邊的樹林里發現了一個黃鸝鳥巢,鳥巢底部一塊塑料垃圾隨風飄搖,極不協調。(圖文:宋東風 編輯:滕利明 )

現在白色污染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馬路、小區、樹林、農田-----隨處可見漂浮的塑料袋和塑料殘物,有的地頭和樹林成片的飄掛著被人隨意丟棄的塑料袋。即使是在偏僻的鄉村,也不能倖免。這對黃鸝鳥夫妻已經學會了適應環境,這就是最可悲的「進化」。

一對小鳥在搖曳的枝條上鳴叫,畫面美得動人魂魄,仔細一看,頓時讓人心頭一緊,原來鳥巢幾乎是被塑料垃圾纏裹的,只有少的可憐的樹枝和絨絮,整個就是一個垃圾塑料毒巢。看著鳥兒在垃圾窩裡嗷嗷待哺,看著鳥窩上隨風飄搖的塑料殘片真是感慨萬千------。

我們無從知道黃鸝鳥為啥要選用這種塑料毒材做窩,也不知道鳥兒是何時開始用塑料垃圾做巢的,但隨處可見的白色垃圾,肯定給鳥兒提供了誤導和方便,於是就有了當今的塑料垃圾巢。千百年里鳥兒都用大自然里最適合自己的原生態材料做巢,而今,它們已經別無選擇。

生態的破壞,環境嚴重的污染,不僅改變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也改變了鳥兒生存棲息的習慣,實在是可悲啊,就連剛剛出殼的小鳥也聲聲哀鳴著!看著小鳥在毒窩裡的狀態,看著鳥兒隨著環境而做出的錯誤選擇,真讓我們心疼不已,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啊!

畫面越美,我們越發自責。

其實,白色污染不難解決,首先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我們的環保修養,摒棄掉隨手亂扔垃圾的陋習,從我做起,人人自覺,白色污染就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推廣可以降解的包裝和提袋來替代塑料包裝和塑料袋就會從源頭控制污染。

小鳥懵懂中的悲鳴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現在是塑料毒巢,下一個受害的就是我們自己,在污染面前永遠沒有勝利者,不要讓一幕幕荒誕的美麗假象把我們麻痹,這個世界需要為改變而付出真正的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滕利明 的精彩文章:

山河故人 一個女攝影師的陝北鄉村日記

TAG:滕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