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詩詞大會」掀起的國學熱看國學發展之路
導讀: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掀起了一股「國學熱」,參賽選手展現出的超強的文化底蘊和對古詩詞熟稔於心的知識素養,主持人董卿亦可遊刃有餘的駕馭詩詞,令人們得以重新認識中華文化,喚醒「荒廢」的國學教育。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詩詞大會」
(1) 核心要義
近來,由央視科教頻道傾力打造的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受關注程度不亞於任何一部高人氣網劇或綜藝,該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帶動全民重溫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中國詩詞大會」聚焦古詩詞,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表現形式相結合,擺脫乏味的詩詞誦讀模式,引入時下流行的知識問答挑戰,配合詩詞賞析,將古典文化重新帶入大眾視野。節目自2016年2月開播,目前已播出三季(截至2018年4月4日),每季分為10期,每期時長90分鐘。第三季總決賽收視率(央視數據)達1.27,排在同時段各電視節目首位,且第三季全網收視次數超2.57億次,是第二季的3.9倍,收視人數達1.58億人,是第二季的3倍。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 圖片來源:網路
之所以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除了節目呈現方式新穎以外,更多的是世人對於快餐式生活的反思和厭惡,渴望追求心靈的純粹和凈化,尋找某種精神層面的表達,而「詩歌大會」恰好營造了這樣一個環境,人們可以通過重溫經典,感受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暫時遠離紛繁的網路世界,重新開啟對於先賢智慧的探究並在領悟之後加以運用到現時生活中。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現場 圖片來源:網路
(2) 對國學的啟發
「中國詩詞大會」等弘揚中華文化的節目究竟能否重振國學教育尚不得而知,其留給社會的思考或許更具現實意義。國學教育不應僅停留在精神文化教育層面,而應該納入基礎教育,乃至整個國民教育領域,國學教育除了涵蓋儒家、法家、道家等傳統文化精髓,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培養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有積極影響的思想體系也應囊括其中。
二、國之精粹:何為國學
(1) 國學起源
中國古籍《周禮·春官宗伯·樂師》、《禮記·學記》等便有關於「國學」的記載,最初「國學」特指高等教育學府,明朝時期設中都國子學,後變更為國子監,教授禮、樂、律、射、御、書、數等科目。近代為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引入「國學」一詞,如1902年,梁啟超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1934年,章炳麟在蘇州創辦章氏國學講習會,對國學做了總結性的講解,以及顧頡剛、錢穆等國學大家先後著書立說,在「西學東漸」之風下,為了與當時的「西學」區分,誕生了「中學」即後世所謂的「國學」,指代「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的概念。
圖片來源:網路
(2) 國學定義
對於國學的定義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說法,國學一般泛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融入後期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及學術,包羅了教育、倫理、文化、哲學、政治、經濟等範疇。先秦諸子的學問專著對於中國曆朝歷代的治國理政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各種思想體系的碰撞、摩擦,某一思想在特定歷史時期對於中國社會的統治起主導作用,經過時間的洗禮逐漸形成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
儒學在國學教育中佔據核心地位,這和儒家思想長期作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有很大關係,儒家文化極強的包容性,可以同各類學術思想相互交融,對其他學說的形成、發展產生影響。而儒學的影響範圍又不僅局限於中國,經由海外華人的傳播,使得中華文明的影響力波及全球。國學則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同時,將修身養性與經世致用相結合,另闢蹊徑地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
三、我在這頭,你在那頭:台灣國學教育簡述
(1) 台灣國學教育「前世今生」
在台北孔廟附近的街巷行走,若聽見郎朗的讀書聲,切莫驚訝,這可能是大龍小學的學生們在誦讀《弟子規》、《三字經》或是《論語》。自上世紀40、50年代,國學開始在台灣蔚然成風,在全島實現光復之後,民眾渴望回歸傳統文化、尋求民族認同的情緒高漲,「培養民族文化」等教育政策相繼推行,自此國學教育開始在台灣世代傳承。
台灣國學教育的發展有其獨特的歷史因素,是社會安定與發展的需要,是皈依中華文化的內心驅使。20世紀50年代,出於鞏固政治基礎、統一民眾思想的意圖,台灣當局極為重視國學教育,強調傳統文化在全島的傳播,竭力將儒家文化作為台灣國學教育的思想基礎。「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成為每個人都需牢記的道德準則。
成立於1946年的「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主導台灣的國語普及工作,並在各縣市設立國語推行所,從大陸引進國語教學人員,還在大學專門開設國語課程。1970年,台灣當局頒發《加強推行國語運動辦法實施要點》、《加強推行國語辦法》,推動了國語在台灣的全面普及,為國學教育發展奠定了語言基礎。發展至近代,台灣國學教育的目標即「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傳統思想與國際視野兼備,能夠終身學習的健全的人」,自小學起,教授古文和中國傳統文化,國學學時需佔到正規學習時間的30%以上,國中(同初中)階段,文言文比重上升至50%,毛筆字的研習也必不可少。高中國學教育最主要的三套教材:《高中國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國學概要》涵蓋經史子集等各類國學經典。而某些高等院校則特地設立一些冷門的國文學科(系)供學生學習研究。至此,台灣建立了完整的國學教育體系,國學教育的傳統也一直延續至今。
(2) 台灣國學教育的「至暗時刻」
現如今國學教育在台灣如火如荼地開展,孰不知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曾數次經歷過「生死存亡」的時刻。
20世紀50年代末,伴隨台灣經濟的發展,執政當局的腐敗日益突出,西方文化的入侵,道德敗壞、犯罪中小學率上升,社會問題越發嚴重。部分居心不良之人打出「全面西化」的論調,在中華文化遭遇巨大衝擊之下,民眾自主發起「文化復興運動」,力保國學教育根基不動搖。20世紀90年代,執政黨力主「去中國化」,篡改國文和歷史課綱,到2000年民進黨主政,對中華文化的扭曲和篡改更加變本加厲,即便如此,台灣民眾仍將國學放在全民教育的首位,當局最終迫於社會各界壓力,不得不重新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從選修改為必選,抹殺國學的各種嘗試也宣告失敗。
四、回歸本源:大陸國學教育發展及現狀
(1) 大陸國學教育漫談
學術界通常認為,大陸「國學」概念興起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文化入侵加劇,社會急需一班有識之士扛起「國學」的大旗,對國學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高知分子層面,到20世紀90年代,「國學熱」在全國蔓延開來,國學課程陸續在中小學校推出,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和南京大學先後成立國學院,拉開了大陸國學教育新篇章。2006年,弘揚國學經典的欄目《百家講壇》吸粉無數,生硬難懂的古文學經過名家們生動有趣的解讀,原本精深的道理變得簡單易懂。各類國學培訓機構雨後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民眾對於國學的熱情達到頂峰。
大陸國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國學的內涵不謀而合,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仍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另外,社會的進步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問題,人與自然的矛盾越發突出,人們試圖從儒學中尋找化解問題的辦法。
(2) 大陸國學教育面臨的問題
在經濟騰飛、社會進步,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需求急迫的背景之下,國學教育得到長足發展,然而在此過程中國學教育也面臨若干問題:
① 國學教育教材過於工具化,古文重視程度低。大陸的語文教材缺少系統性的國學經典教學,對於古文的編排篇幅少、文章解釋不到位,所學習的內容主要為通過課業考試而準備,師資投入有限,大部分教師本身並不具備良好的國學基本功,難以將國學的精髓傳授給學生;
② 國學教育流於形式,效果不理想。目前大多數國學授課仍強調死記硬背,學生無法領悟古典文化的深意,更不必提將提煉出的思想精華應用於實踐中,教學方式過於形式主義;
③ 大眾對國學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國學教育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所積澱下來的價值觀、道德品行等不可能僅依靠短時間的教學就能夠掌握並體悟,而人們學習國學則更多出於功利主義,偏離了國學教育的初衷。
五、他山之石:台灣國學教育對大陸國學教育的借鑒
台灣的國學教育歷經7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個完整的、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的教育體系,並且在不斷摸索、檢驗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國學所折射的哲學觀與社會運轉的驅動因素是相契合的。大陸民眾應注重弘揚中華文明,積極傳承文化精髓,如民間習俗、古風古韻、傳統節日等,為國學在新社會形勢下的紮根創造有利的條件。
大陸家庭應提高對國學的重視程度,甚至在孩子尚未識字、懂事前就嘗試讓他們接觸國學經典,通過講述歷史故事、背誦古詩詞、講解經文等方式,潛移默化地輸出正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構建完整的人格。大陸須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鼓勵發展國學教育,民間和政府的學術機構須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開展國學方面的研究,進一步鞏固國學教育水平。推崇國學教育有望實現中華文明的復興大業,提高民眾的道德素養和文化水平,有利於維護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
國學教育前路漫漫,有待上下求索之。
※今年夏日,肩寬的你適合什麼樣的背心呢?
※親身實踐:在小區公園,大自然教育可以這樣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