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暴打蘇27,屢奪金頭盔的國產殲10,為何最後「挨了揍」?

曾暴打蘇27,屢奪金頭盔的國產殲10,為何最後「挨了揍」?

蔣校長推薦:

在起初那幾年,殲-10屢屢暴打Su-27,順帶把剛剛國產的殲-11也給揍了。然而2016年以後,事情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在《嫁不出去的FC-31出路在哪裡》一文中,風博士的一句話引起了很多讀者朋友的興趣,原話是這樣的:「比較公平的空戰中,重型機無一例外吊打輕型機(殲-10這種變態除外,有空另文詳述)!」

殲-10如何例外?他又為什麼可以不被吊打?風博士這就說來。

前文說過,現代空戰早已是圍繞導彈展開,但是你知道現代導彈是怎麼贏得空戰的嗎?嗯,就從這裡開始吧。

GIF

真實的空空導彈

發射導彈,命中目標,空戰就這麼簡單?

當然不可能。導彈的發射是有著嚴格條件的,條件不符命中率自然感人。為了說清楚這個發射條件,有的媒體會放上這種圖:

也是錯誤的!這個叫做導彈攻擊範圍示意圖,而不叫飛行包線。如果你把這種圖理解為導彈的射程,那就更大錯特錯了!不同於一般的理解,空空導彈實際上沒有「射程」這種概念!下面是真正的空空導彈包線圖:

上面是直線飛行的敵機能夠被我方導彈攻擊到的範圍,下圖是機動中的敵機能夠被攻擊到的範圍。

很複雜對不對?無法理解對不對?沒關係,那你就不要看了,看文字。空空導彈這個東西,都是又細又長,翅膀小巧可愛的對吧?

為什麼呢?因為胖子他跑不快!導彈就是要短時間內迅速加速到幾倍音速,然後去打飛機。這個時間有多短呢?近距導彈大約4~5秒,中距導彈大約9~11秒。前半段是動力飛行段,後半段是滑翔段。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直線向我飛來的目標我可以遠遠的發射,而機動中的目標我必須靠近了才能打。

你遠遠的發射,萬一人家轉彎,那導彈不就半路掉下去了嗎?所以,飛行員必須保證導彈接近敵機後有足夠的動能,最好還有燃料,這樣敵機就很難規避了。這個有足夠動能的射程,就是導彈的「不可逃逸區」。

但是!「不可逃逸區」也因機而異!

妖刀殲-10

殲-10作為鴨翼布局的輕型戰鬥機,擁有一個Su-27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瞬間盤旋能力!也就是說,互射中距空空導彈的時候,殲-10可以採取一個驚人的規避動作——硬甩。當導彈迎頭來襲時,殲-10在一個恰當的距離突然大角度機動,速度更快的導彈由於翅膀比較小,無法跟上這個動作,從而錯過飛機。當時我軍裝備的Su-27還是半吊子電傳動,靈活性遠不如殲-10。這就意味著,如果雙方互射中距空空導彈,Su-27被打下來的概率更大。而且Su-27是俄制系統,還不能裝備國產PL-12這種主動制導中距彈,只能用老式的R-27對抗新式導彈,後果那當然是慘到極點。

上圖為殲-10用PL-12打Su-27,下圖為Su-27菜雞互啄時R-27撕X

面對「發射後不用管」的PL-12,本來就需要持續照射敵機的Su-27簡直是欲哭無淚啊。重型機對抗輕型機,優勢在於雷達遠,導彈多,電子對抗能力強。而當年的Su-27對抗殲-10的時候,雖然雷達遠但看得見打不著,雖然導彈多但性能差,電子對抗能力更無從談起,殲-10可是有相控陣雷達的

2013年金頭盔對抗的文章,殲-10相控陣雷達率先發現目標,高機動性瞬移使對方R-27瞬間脫鎖,但是沒有說到ECM干擾的使用(估計涉密了),這是Su-27未能壓制殲-10的重要因素。

在2011年開始的金頭盔比賽中,妖刀殲-10憑藉自身優勢屢屢暴打Su-27。其實Su-27要扭轉局面並不困難,只要裝備了R-77主動中距空空導彈,再加掛電子戰吊艙,一定可以壓制殲-10,至少不會被打得那麼難看。比如印度進口Su-30MKI的時候就指定要求進口配套的R-77,這樣才能牢牢把握主動,發揮Su-30的重型機優勢。如果沒有這個東西,你Su-30看400公里又有何用?巴基斯坦的F-16加AIM-120導彈跟你打,你那個什麼R-27,那就是火箭彈。

可惜,我國當時裝備的Su-27根本沒有!在開頭的那幾年,殲-10屢屢毆打Su-27,順帶把剛剛國產的殲-11A也給揍了。

妖刀風光不再

然而2016年以後,事情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殲-10在2015年迴光返照式的奪取了金頭盔,但是2016年和2017年的比賽中,均大比分負於殲-11B。

2016年殲-11B包攬全部金頭盔,2017年金頭盔飛行員有5名是殲11B飛行員,1名殲10B飛行員。對抗中甚至打出過48:0這樣的極端戰績,殲-10一下子從吊打別人變成了被吊打。

怎麼會這樣呢?

答案其實在殲-11B身上,這款飛機和早期的殲-11A或者Su-27、進口Su-30MKK相比,早已是脫胎換骨的存在。殲-10有相控陣雷達,殲-11B也有;殲-10有PL-12導彈,殲-11B也有;但殲-11B滯空時間長,電子戰能力強,導彈掛載比殲-10強,空戰中完全吊打。

金頭盔飛行員的復盤記錄這麼寫道:8分鐘的中距空戰考核時間,對手前6分多鐘都在與自己周旋,耐心得像頭野狼。聶健男終於按捺不住,與僚機吳其君一起攻了出去卻被對手抓住破綻,在不到2分鐘時間裡將他們一一「擊落」。

這是勝者的記錄:藍方主動示弱,故意置尾讓紅方鎖定。紅方一發射導彈,藍方就迅速機動擺脫。等紅方導彈全打完了,藍方開始了真正的「獵殺」。

其實不是他們按耐不住,而是沒油了……

殲-11B有10個外掛點,無需副油箱,空優掛載時可以帶6枚中距彈,翼尖可帶干擾吊艙

殲-10開掛也只能掛4枚,無法加掛翼尖吊艙,如果距離稍遠就必須帶副油箱

即便殲-11B顧及戰友情面沒有使用那麼「猥瑣」的戰術,殲-10照樣面臨極大壓力,且不說油料更充裕的殲-11可以放心大膽的開加力在更高速度下發射導彈(速度越快導彈動力射程越遠)。就是殲-11在把握不那麼大的情況下先行發射PL-12,殲-10都必須規避,如此一來不是敵機脫鎖,就是本機損失能量,等你調整過來,殲-11B已經位於更好的攻擊陣位上。這就是中距空空導彈的壓制用法,俄羅斯為了貫徹這一戰術甚至發明了齊射雷達制導和紅外製導兩種中距彈壓制敵機,以求迫近「不可逃逸區」再補射的戰法。

可想而知,殲-10就算機動性再強,面對這種連續壓制,局面也將非常被動。

所以,在2015年之後,國產重戰殲-11B毫無懸念的壓制了殲-10,基本壟斷了金頭盔。這一事實說明,中國空軍的主要作戰模式已經從近距離格鬥進化到中距離攻擊,專門為近距格鬥設計的殲-10無論多麼優秀也難以對抗「猥瑣流」的殲-11B。

至於那個FC-31……,風博士只能送她一首《涼涼》了。

巴基斯坦空軍掛反艦導彈FC-31想像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校長精選 的精彩文章:

還在為馬斯克來華建廠歡呼?真不想說出真相

TAG:蔣校長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