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聊「扶弟魔」和討好型人格

聊聊「扶弟魔」和討好型人格

清晨打開手機,一則負能量新聞映入眼帘。

這條新聞的槽點太多了。

這家的小兒子今年22歲,是父母生下11個女孩後盼來男孩。父母的重男輕女思想昭然若揭。

家中十分貧困,姐姐們大多7、8歲便開始下地幹活,但弟弟卻鮮少吃過苦。甚至,姐姐們互相穿彼此的舊衣服,弟弟卻年年有新衣服穿。父母的偏心眼兒昭然若揭。

「父母體弱多病,這麼多年我更像是由姐姐們帶大的」———父母盡不到撫養責任還非要生,讓女兒去盡本該是父母該盡的責任。

11個姐姐,11個扶弟魔……計劃生育時代,這個家庭視法律政策為兒戲,重男輕女,不生齣兒子誓不罷休,榨乾姐姐,扶持弟弟。

更奇葩的是,弟弟結婚,姐姐居然一人出幾萬,給弟弟買房。我就想問:這些錢弟弟打算還給姐姐嗎?什麼時候還?

「真的非常感謝姐姐們。」高浩珍說,自己工作後也十分努力,給父母和姐姐們都準備過禮物。「以後會更努力,孝順父母,繼續對姐姐們好!」

畫大餅,好大一個大餅。繼續對姐姐們好?你倒不如說:「真的非常感謝姐姐們。姐姐們生活不易,以後我努力工作,奮鬥攢錢,把這些結婚錢還給姐姐們!」———這樣我敬你是條漢子。

有人說,姐姐弟弟感情好。感情好?倒是沒看粗來。感情好為什麼弟弟不給姐姐送房子呢?單向的付出怎麼能說是感情好呢?恐怕弟弟還認為自己能憑藉性別優勢,佔盡姐姐的資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吧。

通常情況下,一味鼓吹「親情」的,往往是得利的一方;鼓吹「傳統」的,往往是傳統文化的受益人。受益人是誰?是落後地區好吃懶做的男人。(在我的《廁所英雄》影評中,詳細論證過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這11個女孩或許確實沒見識(我打賭11個女孩沒有一個大學畢業的,恐怕都早早輟學),她們如果見識了城裡的女孩子們是怎樣被父母尊重和善待的,或許就會幡然醒悟:自己曾被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歧視和壓榨得有多厲害……

只要是感情,就一定不會是單向的。成年人的「感情好」,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任何得不到回應的情感都會被消磨殆盡。良性的互動,遵循禮尚往來的原則。今天你送我一束鮮花,明天我送你一瓶香水,兩人輕鬆無負擔,才有能量去發展感情。當然,如果富可敵國,送出一套房子也是毛毛雨,但新聞里的這11個女孩,有多少經濟能力呢?扶持了弟弟,恐怕就要嚴重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了。而且這種扶持是沒有反饋的。俗話說,救急不救窮。弟弟一沒生大病,二沒吃不飽飯,有什麼花銷呢?哦結婚。如果預設一定要花錢結婚,那麼在兩個人沒有足夠經濟能力的時候,結婚這麼早幹什麼呢?坑姐姐幹什麼呢??是著急延續香火??

新聞中每一位姐姐給弟弟的錢,都夠去日本韓國旅遊一圈了,這些女孩們恐怕都沒有出過國吧。不旅遊,報個班學點技能,也是對前途有助益的。這些幫扶資金,對姐姐來說意味著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可能性。在不被尊重、不被善待、自己一片心意被視作理所應當、單向的感情換不來平等反饋的情況下,姐姐們為什麼犧牲掉本可以令自己更開心漲見識有發展的機會,去幫扶本不需要幫助的人呢?

這11個姐姐們明知道父母重男輕女偏心眼兒,也明知道自己從小到大對弟弟的付出都是單向的,為何成年後不趕緊逃離原生家庭,開始新生活呢?

認知模型使然。

越不招人疼的孩子,其實越沒有安全感,只得努力討好別人,試圖換來外界肯定以填補內心的匱乏。一個人沒有被無條件地愛過,就會沒自信沒底氣,格外在意榮譽勳章和他人的臉色。比起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更注重迎合他人的期待。長此以往,形成了固定的反射弧:討好—得到反饋—填補匱乏—匱乏重現—繼續討好。很難脫離怪圈。

在愛里長大的孩子,則更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

可惜,不是人人都有好運氣的。一個人的認知模型在童年或青春期早期就形成了,成年以後需要經歷巨大的刺激或者高強度的思辨過程才會轉變認知。

並不是只要見識了更好的就能意識到自己缺失的,也不是但凡意識到了有更好的選擇就能轉變固有認知。這中間還有一個「跟過去的自己和解」的過程。這個過程挺難的,因為意味著要否定一部分自己,哪怕是歷史裡的一部分。

心理學上有一個「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的說法:一個人的童年時代缺失什麼,就會在心裡產生深刻的烙印,長大後會對此執念,拚命追求,以彌補內心的匱乏感,其實不過是在填補心裡的黑洞罷了。並不一定解決問題。

比方說,有的人在孩童時代異常貧窮,經歷過餓肚子的時期,長大後吃飯就會習慣性吃到脹肚,哪怕其實並不需要吃那麼多。

童年時代金錢的匱乏,會使人執念於存款的數字積累,哪怕中年之後已實現財務自由,卻總覺得金錢不夠多,拚命繼續積累,害怕重返物質匱乏的感覺。

而如果童年時缺失的是愛呢?

長大後,便會動不動害怕自己不能夠讓人滿意、害怕自己不被人喜歡。

11位姐姐的腦迴路是:「我應該帶弟弟,不然爸媽就對我不滿意了。」、「爸媽更喜歡弟弟,我應該多干農活才能得到爸媽的認可。」、「我應該給弟弟出錢結婚買房子,不然爸媽會不高興的,其他親戚也會對我有意見……」———長此以往,便失去了對自己內心訴求的感知力。或者說,她們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感受,哪些不是。

討好型人格,經常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懂得拒絕,因為把他人感受排序在了自己的感受之前。也不會跟人爭吵,因為害怕起衝突,害怕讓別人覺得不高興,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可是,不喜歡了,又能怎樣呢?人怎麼可能做到令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呢?你應該相信,只要做真實的自己,就自然有一些人喜歡你,喜歡這樣的你。愛你的人,愛的是你自信而驕傲的樣子。要分清什麼人才是真正重要的。就好比新聞里的11個姐姐,她們沒有想清楚,未來的愛人才是陪伴自己度過餘生的,更重要的人。如果因為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的負向糾葛而影響了自己的小家庭,傷害了愛人的感情,豈不是得不償失。

討好型人格最難以說出口的一句話是:「我不喜歡。」

「我不喜歡」,是溝通成本最低的一句話。與其千方百計找貌似客觀的理由去論證別人是錯的,倒不如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作為拒絕的理由。

試想,假如11位姐姐能夠隔離原生家庭,對父母弟弟的無理要求說「不!」,她們的未來該有多光明美好……然而這一句「不!」,對她們來說恐怕無比艱難。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頻繁被提出,被探討。原生家庭彷彿成了一口大黑鍋,很多人把自己此時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歸因於此。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但好在,人可以自行修復、自愈,可以認識新的人,可以遇見愛你的人,可以重組新的家庭,可以擁有越來越多的自由和選擇權,可以思辨、可以產生新的認知。大方向其實很樂觀。父母和原生家庭確實會影響你的一部分,但幸好,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影響你命運的全部。最可貴的就是,人有自己的能量,且能量越來越大,可以改變、掙脫、進化、蛻變。

但是還存在比較悲觀的一點,那就是,受眾「孩子」到底是能突破原生家庭還是突破不了,這個我認為還是有「命運」的因素。個人努力很多時候也要看先天條件允許不允許——不是ta想不想去做,而是他能不能想得到去做,或能不能做得到。

希望能夠看到新聞里的11個姐姐的成長,而不希望看到她們重走母親的老路,繼續物化自己貶低自己,重男輕女生一窩,在別人的評價里度一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摸索到一條令自己解脫的幸福道路,並勇敢邁腳走出第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女果的後花園 的精彩文章:

TAG:仙女果的後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