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連隊走過91年歲月依然充滿活力?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連隊走過91年歲月依然充滿活力?

戰旗永不褪色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紀實

這是一支英雄的連隊。他們從三灣走來,開創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91年的征戰史寫滿輝煌:黃洋界上書寫傳奇、警衛遵義會議彰顯忠誠、「百戰百勝」屢建奇功……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華山之陰、渭水之南,走進去年從中原移防關中的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不禁感慨良多——

近年來,連隊圓滿完成維和、中外聯演、非戰爭軍事行動等重大任務數十次,先後7次被表彰為全國全軍「先進基層黨組織」,被中央軍委授予「黨支部建設模範連」榮譽稱號。官兵們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誠本色從沒改變,連隊黨支部戰鬥堡壘始終堅不可摧,為全軍部隊樹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戰旗。

紅色傳統薪火相傳的奧秘在哪裡

——今天我以連隊為榮,明天連隊以我為榮

「紅一連」官兵進行戰術演練。解放軍報記者 穆瑞林攝

「這裡太累了,我要離開『紅一連』!」

入伍剛3個月,新兵張憲民就迫不及待要離開連隊。在他看來,「紅一連」訓練特別苦,管理非常嚴,在「紅一連」當兵實在累。

機會終於來了。旅里其他單位來「紅一連」挑人,看中了張憲民。連隊徵求張憲民的意見,他高興得差點沒跳起來。

離開「紅一連」幾個月後,張憲民去了士官學校學習。「請大家自我介紹一下。」第一次上課前,教員讓每名戰士上台介紹自己和所在連隊。看著台上戰友們自豪地講述各自連隊的歷史,張憲民有些羨慕,可自己該怎麼介紹呢?張憲民內心有些糾結。

「我來自秋收起義『紅一連』,這是我軍第一個建立黨支部的連隊……」輪到張憲民上場了,他把自己記憶里的「紅一連」歷史講了出來。台下的戰友紛紛投來羨慕的眼光,張憲民心裡自豪極了。

「走下講台,忽然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感到自己像偷了『紅一連』什麼東西一樣。」張憲民告訴記者,「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隨後,我從網上搜集來許多資料,學習了解『紅一連』的歷史。」不學不知道,越學越心跳,最後他竟動了回「紅一連」的念頭。去年6月,借部隊人員分流的機會,張憲民主動申請回到了「紅一連」。

回到連隊的張憲民格外珍惜機會,抓緊時間刻苦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年底,他被評為優秀士兵。

今天我以連隊為榮,明天連隊以我為榮。「連隊厚重的歷史傳統,正是官兵愛黨信黨、忠誠於黨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指導員王玉光說,「紅一連」不僅有輝煌的歷史、卓著的戰功,更有一茬茬官兵始終用實際行動續寫著今天的故事、明天的連史。

去年,由於調整改革後機關副團職崗位少,組織決定讓曾任「紅一連」第51任指導員的團政治處主任蔡偉,到一個駐地離機關較遠的營任教導員。

無獨有偶,曾任「紅一連」第42任連長的副團長李堂林也接到分流調整命令,將要離開老部隊。到新單位報到前的那天晚上,李堂林約蔡偉來到「紅一連」連史館。兩人在一面面錦旗、一件件文物前,流連駐足、互訴心聲。紅色傳統喚醒初心,兩人約定:無論幹什麼,都不能給「紅一連」丟人!

第二天,李堂林趕赴千里之外的某省軍區部隊任職;幾天後,蔡偉走上營教導員崗位。

鋼鐵堡壘的戰鬥力從哪裡來

——始終堅持嚴格的組織生活制度,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每次執行重大任務,連隊都要組織官兵向黨旗宣誓活動。

指導員王玉光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到「紅一連」任職不久參加的一次組織生活會。

2015年2月,王玉光被上級任命為「紅一連」指導員。當時,「紅一連」有29名黨員正在國外執行維和任務,連里剩下的大部分是新兵,班長全是剛轉士官的下士。當年5月,副連長范海濤、排長楊俊錳參加比武集訓,司務長楊振清休假,連隊就剩下兩名支委。

由於骨幹任職時間、兵員服役時間都很短,連隊訓練成績一度不理想。王玉光心裡很著急。那段時間,雖然天氣炎熱,但王玉光堅持帶著全連加班加點訓練,有時夜間實彈射擊練到凌晨時分。

一天晚上,營里組織夜間實彈射擊模擬考核,連隊及格率較低。考核歸來,王玉光越想心裡越急。這天夜裡,他連續拉了3次緊急集合。

第二天上午,兩名老黨員找到王玉光說:連隊支委在位少,建議開個黨員大會。

「主官的情緒就是連隊的情緒,王玉光同志在工作中表現過於急躁,挫傷了大家的積極性。」黨員大會上,老黨員陳春雷首先發言。接下來,幾名黨員依次發言批評王玉光。雖然被批得臉上有些掛不住,但王玉光聽出了大家一心為連隊的真誠,誠懇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見建議。

幾個月後,連隊訓練水平逐漸提高,自信與笑容又回到官兵臉上。

「在『紅一連』,黨員的問題群眾敢講,支委的問題黨員敢點,書記的問題支委敢批。」一連所在旅政委段傑輝告訴記者,嚴肅認真的組織生活雷打不動,正是「紅一連」黨支部的最大優勢,也是「紅一連」黨支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法寶。

2016年2月,五班班長楊意在一次對抗比武考核中右腳踝骨折。治療出院後,楊意回到連隊靜卧養傷。一次,楊意所在黨小組開會,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大家沒有通知他參會。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打斷了會議。門打開,楊意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一份思想彙報站在門外。

「你們開會不叫我,難道我不是黨員嗎?」楊意有些生氣地問。黨小組長陳林生連忙向他解釋:「大家考慮到你有傷在身,行動不便,都同意你可以不參加今天的黨小組會。」

黨小組會上,大家一致提議:以後到楊意的病床前開黨小組會,直到楊意徹底康復。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嚴格組織生活,讓「紅一連」把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充分發揮出來。一名外國電視台記者在採訪「紅一連」後發出感慨:中國軍隊的基層連隊,有一個叫做「黨支部」的組織,在發揮著神奇的作用。

危險面前為什麼能挺身而出

——只有被評為優秀黨員,才有衝鋒在前的「特權」

紅一連官兵在野外進行戰術訓練。

2016年9月的一天,「紅一連」接到緊急通知,駐地連日降雨發生山洪。連隊立即挑選20名黨員前往救援。救援現場有一處房屋被洪水圍困,搖搖欲墜,裡邊還有人。

「黨員突擊隊,跟我上!」聽到指導員王玉光一聲號令,排長鬍貫蕾自告奮勇站起來,可指導員王玉光卻一把攔住他說:「任務很危險,優秀黨員才能上,是連里的老規矩!」

看著6名黨員衝鋒遠去的身影,在大學期間就已入黨的胡貫蕾獃獃地佇立在雨中,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評上優秀共產黨員!

「紅一連」每月評選6名優秀共產黨員,是一個延續了幾十年的老傳統。1927年,毛主席親自在「紅一連」發展6名黨員,並建立全軍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黨員們都知道,什麼時候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什麼時候才有衝鋒在前的「特權」。

之後的一次組織生活會上,胡貫蕾精心準備,侃侃而談。然而,中士趙耀批評他:「雖然你的訓練基礎好,但很少身體力行率先垂範。」9月底評選優秀共產黨員,胡貫蕾無緣入圍。

接下來的日子,胡貫蕾在訓練中表現得更加刻苦,期待著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然而,一次對照檢查會上,上士朱連傑提醒他:「你只是表面上積極,背後常叫苦叫累,說明你思想上還不過關。」

10月底,胡貫蕾第二次與優秀黨員擦肩而過。兩次落選,讓胡貫蕾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紅一連」,黨員不僅要提高能力,更要提純思想。

從那以後,胡貫蕾沉下心來,不僅認真工作訓練,每次黨團時間都主動剖析黨性,和大家一起學強軍思想、干強軍事業、當強軍標兵。11月底,他終於如願以償,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委一根梁。胡貫蕾告訴記者,在「紅一連」,每名支委都能熟練操作3種以上連屬武器,手持兩個以上專業的等級證書,軍事訓練成績在全旅名列前茅……去年9月,在旅里組織的首屆「軍魂杯」比賽中,「紅一連」支委成員奪得4個單項第一。

「紅菜盤」的故事為何屢聽不厭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官兵一致的底色永不改變

紅一連指導員手拿連隊傳家寶——紅菜盤給官兵講傳統。

2017年底,寒冬雪夜裡支委的「抱團」舉動,讓戰士們再一次品味到官兵一致、生死與共的含義。

那天,駐地一座工廠廠房被暴雪壓塌,連隊奉命迅速前往實施救援。指導員王玉光帶領大家在雪中奮戰了近5個小時,才把廠房物資轉移完畢。當晚,就在大家準備在野外過夜時,才發現少一頂棉帳篷。大家互相推讓,誰都不肯進棉帳篷休息。這時王玉光大聲喊道:「支委留下開會,其餘人進棉帳篷休息!」

第二天早晨,大家從帳篷中出來才發現,黨支部一班人「抱團」擠在一頂單兵帳篷里睡了一夜……

談到官兵一致,「紅一連」的官兵都會講起紅菜盤的故事。1935年5月11日,毛主席來到「紅一連」與官兵交談,到了吃飯時才發現連隊只有一個老南瓜。他告訴大家:「南瓜就很好,我今天就在你們這裡打個牙祭,管飽就行!」。開飯時,炊事班長用在井岡山打土豪時繳獲的一個紅色搪瓷盤給毛主席端上一盤煮南瓜。從此,毛主席用過的紅菜盤被保存下來,成為官兵學習優良傳統的傳家寶。

現在,分餐盤取代了菜盤,可是紅菜盤的故事卻讓官兵屢聽不厭。每年9月29日是連慶日,官兵都會吃上一頓不同尋常的早飯:一碗高粱米、一盤南瓜飯、一碟苦野菜。「紅一連」的官兵都深得其中味道,始終記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

2017年7月,「紅一連」即將移防到新營區。先遣隊到達新營區後發現,有的營房空間大,配備有衛生間和熱水器;有的房間小,還沒有衛生間和熱水器。

「好房間讓戰士們先住,剩下的房間再分配給連部。」連隊兩名主官意見一致,「把困難留給幹部,把方便留給戰士。」

最後,連長、指導員和兩名戰士擠在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配有兩張高低床、3個鐵皮櫃,空間擁擠。而戰士宿舍整潔乾淨、寬敞明亮,洗衣機、衛生間、洗漱台等設施一應俱全。

風氣連著部隊士氣。這一切,「紅一連」的官兵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化作幹事創業、戰場拼殺的精氣神。

刊於2018年7月12日

解放軍報第1版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全國黨報融合傳播力,解放軍報位列第五
中央軍委印發《傳承紅色基因實施綱要》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