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戰時期蘇聯為何要千方百計地從西方引進技術

冷戰時期蘇聯為何要千方百計地從西方引進技術

文/寂寞的紅酒

蘇聯是世界近代歷史上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流砥柱。二戰後,蘇聯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強國,和美國爭霸長達數十年之久。蘇聯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重工業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一度讓強大的美國不得不採取守勢。不過蘇聯那麼強大,但在冷戰時期卻千方百計地試圖從西方引進技術,為了引進技術蘇聯政府甚至不惜派人去偷。那麼冷戰時期的蘇聯為何要千方百計的從西方引進技術?

其實,蘇聯從西方引進技術實屬無奈。別看蘇聯看上去很唬人,其實外強中乾,蘇聯除了軍事領域,在其他方面其實和西方差距很大。蘇聯的工業雖然很強大,但主要集中在重工業和軍事領域,這和蘇聯片面的工業化政策有關。由於蘇聯國力沒有美國強,為了和美國爭霸,所以不得不實行片面的工業化,造成輕工業發展緩慢。蘇聯的輕工業不僅品種單一,而且技術落後,根本無法滿足國民生活需求,所以蘇聯政府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此外,蘇聯在大型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方面也同樣遠遠落後於西方,所以蘇聯才千方百計的試圖從西方引進技術設備。

當然,美國自然不會讓蘇聯得逞,在美國的主導下,西方各國對蘇聯進行了嚴格的技術封鎖。為了打破西方技術封鎖,蘇聯想方設法的向西方國家尋求合作。但由於西方的集體孤立和封鎖,所以蘇聯能獲得的技術是比較有限的。因此,蘇聯人不得不花重金通過購買機械設備和專利許可證,或者通過中立國進口西方禁止對蘇聯出口的技術設備,蘇聯還派出科技人員利用學習交流的機會去剽竊技術和收集情報。當然,蘇聯還跑去挖西方國家的牆角,利用和義大利共產黨的特殊關係,和義大利進行合作,從義大利大量引進技術設備,蘇聯的拉大汽車就是建立在義大利菲亞特汽車基礎之上的。70年代,由於局勢的緩和,蘇聯加大了向西方採購機械設備的力度,化學、汽車、能源開採設備以及計算機等都是蘇聯引進的對象。由此可見,蘇聯對西方國家技術渴求的迫切性,在很多方面,蘇聯人是真的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事實上,蘇聯不僅引入西方國家的設備和技術,他們也在向東歐工業國家大量採購,而且東歐國家的機械設備佔了蘇聯採購的大頭。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蘇聯在很多方面太落後了。比如在關係蘇聯經濟命脈的石油領域,作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蘇聯的機械設備、管道設備和資金竟然嚴重依賴西方國家。在化工領域,蘇聯對西方的依賴不比石油、天然氣領域強多少。70年代末,蘇聯一半的化工設備來自西方國家,所以蘇聯的工業實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否則蘇聯就不會去勾搭日本東芝公司,讓東芝公司向蘇聯秘密出售了幾台數控機床。這幾台小小的機床雖然不起眼,但幫了蘇聯人大忙,讓蘇聯的潛艇和軍艦噪音水平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蘇聯潛艇的生存能力。所以惹的美國勃然大怒,把日本人整的不輕。

蘇聯只靠自己在家閉門造車,技術水平自然趕不上發達富有的西方國家。如果不考慮軍事和尖端科技,蘇聯的技術水平未必比德國和日本高,所以蘇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失敗是必然的。冷戰時期,蘇聯靠著強大的國力還能和西方抗衡一下。但當蘇聯解體後,一直都在吃蘇聯的老本的俄羅斯已經無力與西方抗爭。現在俄羅斯的很多技術設備已經非常落後,甚至在不少方面已經被中國超越。如果俄羅斯還是吃老本,早晚會讓美國整趴下。

參考資料:《西方對共產黨國家高技術出口的數量》、《蘇聯與西方關係中的貿易與技術》、《蘇聯外貿年鑒》、《蘇聯國民經濟年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一戰後英法精心構築了戰略包圍圈,為何還是防不住德國
二戰時美國給了中國多少援助,美國為何要援助我們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