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程原創詩歌:陶山謠

歷程原創詩歌:陶山謠

陶山謠

盤古開天地,

渾沌復洪荒,

誰持倚天刃,

斧劈絕崖凌茫蒼?

岩液洸洸如鼎沸,

大塊砰砰相激蕩,

激凌五嶽柱擎天,

坼裂隙淵深萬丈!

陶山西在東嶽旁,

神秀半分肥子鄉。

古來肥邑一勝地,

地老天荒幾滄桑。

誌載幽穴七十二,

棲妖居仙聞悚惶。

古來誰人敢究底?

晝見蝙蝠飛,

夜瞥霞流光。

黃花迎暉日,

明月嶂夕陽。

鴟夷子皮隱大洞,

左右仙佛四壁像。

西施慈雲欲偕去,

菩薩青霞伴梳妝。

金牛洞深二十里,

樵子魯莽猛逐狼。

白雲飛泉涌黃金,

青松舞鶴於白藏。

羅漢牽鹿游,

牛女隔一嶂。

竹林寺無影,

蟋蟀洞有響。

卓筆蓋印峰,

響鼓展旗崗。

元武接引牽象鼻,

彌勒盤鶻鷹落崗。

獅子岩南佛伏虎,

燕泥洞北淡竹香。

蓮花洞傍西王母,

瀑布岩下童牧羊。

麻姑來時踏平湖,

望湖岩前系船樁。

五里足山高,

峰擎隔陰陽。

方棱如斧劈,

環岩若屏障。

頂有天池野狐飲,

嶺名鸞台彩鳳翔。

松柏蔭翳眺障目,

枯藤倒掛涉牽裳。

曠處遠矚目,

大河飄搖一線黃。

北齊皆蒼蒼,

南魯亦茫茫。

清風來撫面,

俗胸盡滌盪。

山深藏古寺,

勝地隱道場。

嘯猢白猿棲幽寺,

五湖泛舟偕紅妝。

寺中陶朱稱商聖,

山外左丘史流芳。

日觀行宮駐碧霞,

崖褐石庵祀媧皇。

東垵天王萬歲殿,

呂祖團瓢仙袂揚。

……

洞泉祠寺皆著靈,

誰人名之詩意將☆?

今為陶山謠,

興繞九曲腸。

欲游思縈懷,

屢夢到山鄉。

再見舊山川,

盛世新模樣。

人人皆堯舜,

處處新氣象。

今為陶山謠,

夙志尚未償。

謠成流陶譽,

吟謠句沁香。

詩香吟倦有盡時,

有陶一山萬古長!

註:★陶山,肥城市最有名的山。屬泰山山脈。又名鴟夷山,《光緒肥城縣誌》:「山高五里有奇,方棱四削,負陰抱陽,左右環列如屏障,正中山頂有翔鸞台,天池……」

:肥城,周封肥子國。

:《肥城縣誌》載,陶山有名的山洞七十二個,《陶山謠》所涉及山洞有:蝙蝠洞,黃花洞,迎日洞,夕陽洞,鴟夷洞,西施洞,慈雲洞,菩薩洞,青霞洞,金牛洞,逐狼洞,彌勒洞,白雲洞,飛泉洞,黃金洞,青松洞,舞鶴洞,白藏洞,羅漢洞,鹿游洞,蟋蟀洞,響鼓洞,元武洞,象鼻洞,盤鶻洞,伏虎洞,燕泥洞,淡竹葉洞,蓮花洞,無影洞,西王母洞,牧羊洞,嘯猢洞,白猿洞等等。民謠:陶山七十二個洞,個個洞里有妖精。

所涉山嶂,石岩,石台,山崗,水池:明月嶂,牛女嶂;春暉岩,獅子岩,接引岩,望湖岩;印峰石,卓筆石;翔鸞台,梳妝台;鷹落崗,展旗崗;纜船樁等等。

鴟夷子皮:史載,范蠡助越滅吳後,攜西施隱居於陶山,自號鴟夷子皮。所居洞穴,又名朝陽洞。

麻姑,神女,曾幾見滄海桑田之變化。

大河,黃河。站在陶山山頂,遠遠北望,黃河飄搖一線。

棲幽寺,在陶山西麓,范蠡隱居的地方。

陶山南,有左丘明故鄉。

陶山東有小泰山,上有碧霞元君行宮。山腰有女媧祠。祠東有石崖,相傳是女媧鍊石補天處。

陶山東麓有呂仙村,又名團瓢。呂洞賓曾隱居於此。

☆是誰給這些洞,石,台,泉,岩命名的啊,這些名字這麼富有詩意!另外,陶山還有南泉,黃鸝泉,五眼井等地名。

2018年夏,於濟南

【作者簡介】歷程(男),山東省肥城市人,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言貞語 的精彩文章:

一邊忍受家暴折磨,一邊播撒人性光芒,劉英會原創:一位慈善女士的雜味人生

TAG:真言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