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小侄女團團才2歲半,就喜歡在家裡翻箱倒櫃。

一天,她翻到了我和我哥小時候的兩張老照片,跑過來問我:「這是什麼呀?」

我拿過來一看,原來是我哥中學畢業時,我去湊熱鬧拍的照片。

我說:「這是你爸爸的畢業照呀。」

「畢業照是什麼呀?」

「就是你爸爸讀完書時拍的照片呀。」

團團睜大了眼睛,「怎麼沒有我呢?我媽媽呢?」

我當時就被這個萌萌的問題逗到了,笑了出來。

我剛想脫口而出,「團兒,那時候怎麼可能會有你呀?」突然覺得這麼反問好像不太對,改了口問她:「對哦,你爸爸怎麼不帶上你和媽媽呢?」

小團團一屁股坐在地上,抬著頭看我,一臉懵懵的,「我不知道…」

「那你想不想知道呢?」

「想!」

「好呀,你爸爸媽媽那時候呀…」

我回憶起了我哥讀書,後來認識我嫂子,到結婚,還有團團出生後的幾個小故事,團兒聽到最後突然「哦」了好長一聲,然後說「那照片里就沒有我了」。

我笑得不行,「團兒真聰明,我還沒解釋呢,自己就明白了。」

團團也跟著我笑得合不攏嘴。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後來我哥知道了,問我,「她倒真願意聽你說啊,她聽不聽得懂呀?」

我笑了笑說,「聽得懂當然好,聽不懂我也要說呀!」

其實我只是想保護好團團的好奇心。

關於好奇心,我又想起,有一次和朋友,她帶著兒子一起,我們開車去海邊玩。路上時間比較長。她兒子才3歲半,覺得很無聊,路上一直跟朋友問東問西,越問,問題越刁。最後他說「媽媽,坐車好無聊,我想坐火車!」

朋友本來開車久了也比較煩,一聽他說這個,心裡有些著火。她忍著火氣說:「中間隔著海,沒法修鐵路,坐不了火車!」

她兒子不依不饒,問她「為什麼有海坐不了火車呢?」

朋友終於忍不住了,對著后座扭來扭去的兒子吼了兩句:「哪裡那麼多問題!坐好!」

於是她孩子不說話了。

那麼下一次,當她孩子還有疑問時,他會選擇繼續纏著媽媽,還是默默地把自己的好奇藏起來,免得挨罵呢?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身邊的很多爸爸媽媽都跟我抱怨過,說自己的孩子上學都到了一、二年級了,還跟讀幼兒園一樣,對讀書一點興趣也沒有。作業不會了,總指望這爸爸媽媽幫他們想,自己都沒有一點那種對難題的鑽研的勁,似乎對於未知,沒有了探索的慾望。

每當他們絮絮叨叨跟我說這些的時候,我就習慣性地回想一下,他們平時跟自家孩子說話的方式。

然後就會覺得,也許他們家孩子應有的好奇心,已經自己悄悄掩蓋起來了。而這種掩蓋,大約還是做爸媽的,錯過了保護好奇心的時機了吧。

居里夫人曾說:「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

好奇心不但是讓孩子更積極主動去學習的重要條件,更重要的是,孩子今後漫漫人生路上,還會遇到許多困難,沒點對未知和未來的好奇心,又是什麼促使他們堅持下去呢?我們都不想孩子擁有一個平庸的人生,對吧?

那麼,孩子的好奇心要怎麼呵護、培養呢?又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我覺得,從孩子出生起,就得開始培養啦。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01

出生睜開眼睛開始

有人要問,孩子剛出生,每天睡覺還不夠呢,要怎麼培養呢?

一個寬鬆、舒適的氛圍,便於孩子去探索這個「新」世界,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須的。

當寶寶剛出生,就會勉強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等到他們能翻身了,為了看到更多,觸碰到更多,他就要開始扭起來啦。當他能坐起來、能爬的動的時候,我們就要留心了,因為他們一不小心就爬下床自己去闖蕩了。

其實呀,他們這些動作都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太好玩啦,我要去開拓我自己的地盤啦。

所以說,孩子是天生的好奇家。我們不妨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的眼睛、小手、小腳…多接觸一些東西,多探索一些他們想要的。對於他們叫著、笑著,表示他們成功發現「新大陸」時,我們可以給他們最積極的回應。

這種環境和回應營造的氛圍,就是保護好奇心的開始。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02

一歲半起

光是保護還不夠,孩子已經對家裡的東西接觸得很多了,進一步的探索,需要我們的引導。

孩子學會走路了,他們探索的範圍和發掘的能力就大大增加了。不光是家裡的生活環境,外出時大自然也成了他們的冒險地。不管是紅紅的楓葉,還是假山上的石頭,他們都會去摸一摸。

那從這時開始,我們不但要保證安全和營造氛圍,還要在孩子探索時,用語言去引導,去問他們,他們接觸到的到底是「什麼」呢?

比如,帶孩子去觀賞魚,各種各樣的魚到底是什麼呢?不妨用誇張一些的語氣問孩子,「哇寶寶你看,這個全身是白的,尾巴是紅的小魚是什麼魚呀」,「嗷,是蝶魚呀?那這個長得像蝴蝶一樣的是什麼呢?」

引導的次數多了,孩子想知道的內容就會越多,每到他好奇的時候,他也許就會飛奔過去,還要向我們招手,要我們來解答呢。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03

兩歲起

兩歲起,是我們常說的語言學習期,這也是幫孩子形成提問習慣和好奇慾望的最佳時期。

當然,也是爸媽們被問得忙不過來的時期。

學會說話的孩子,尤其到了兩歲多一點,孩子的問題就會如潮水般湧來。

他們急切得想用新學到的,名為「語言」的方法,來探索世界。

這個時候,除了「什麼」,也需要引導孩子,用「XX還是X」、「為什麼」、「怎麼」之類的方式問問題。

比如,陪著孩子玩的時候,先手把手教會了,我們就可以啟發孩子,用他們獨有的方式去玩耍了,比如問他們的選擇:「你是想要看圖畫書還是玩拼圖呢?」,再進一步問內容:「你想用這個卡片堆一個什麼東西呢?」,然後是遇到困難找原因:「為什麼堆不起來呢?」,最後找方法:「怎麼才能搭一個看到過的小桌子呢?」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繪本確實是個很好用的工具,不管是選擇、內容還是原因、方法,都可以提問,孩子也愛看。

有些父母很會帶孩子,他們的孩子可以坐在那裡看繪本看得很入迷,一問他,可以說出很多大人根本想不到的東西,伴隨而來的,還有一大堆問題,這就是引導得當的好處。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04

兩歲半起

不管是誰家的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總是如期而至。

從三歲,早的可能不到三歲,孩子就會進入所謂的「啟蒙」或「邏輯思維」培養期。

這時候爸媽們就要做好準備啦,因為十萬個為什麼可不是慢慢悠悠的一個個問的。而是馬不停蹄地一個接一個,都不容我們喘氣的,那叫一個排山倒海。

其實這恰恰說明,孩子已經不滿足於表面的觀察了,他們還想探究背後的規律還有原理。

說實話,這時候很考驗我們做爸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水平。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去解釋一個現象背後的原因,很不簡單。

我覺得有一個小竅門大家可以參考。

當一下子我們說不清、孩子聽不懂時,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先多觀察一下,事物或者現象它是怎麼變化的。

比如太陽落山了,孩子要問,為什麼雲是紅色的呢?

我們不妨先讓孩子繼續觀察一下,太陽繼續落山,會有什麼變化呢?然後我們再去解釋,太陽有很多種顏色,有一部分光(顏色)躲起來了,所以你只看到了害羞的紅色。

孩子,不是拍所有的照片都會帶上你

有時候,問題連環起來,確實很長,很考驗我們的耐心。但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隨便說兩句打發孩子。其實大人回答正不正確,嚴不嚴謹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以一種積極的、大家都想去探索的態度,回應孩子,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有些問題,我們答不上來怎麼辦呢?那我們就直接坦白了說,我也不知道,同時問孩子:「我們應當去哪裡找答案呢?」如果時間夠的話,和孩子一起找答案,那就更好了

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是在暗示著孩子,大家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識,也沒有絕對的權威。但保持好奇,自己獨立思考,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這個過程很重要也很有趣。

我的小外甥康康已經8歲了,我姐夫教他的過程,很有意思。

以前康康玩立體拼圖的時候,總是會拼出一些奇怪的形狀來。我姐夫卻並不嫌棄康康拼的醜醜的圖形,反而是問他拼的是什麼東西。康康有時候能說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像,有時候也說不出來。他爸爸就引導他,嘗試著向更符合想像、符合邏輯的形狀去拼。

有時候姐夫也會拼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形狀,但是姐夫總能解釋得清楚,並且鼓勵康康把他自己拼的奇形怪狀也解釋清楚。

到了現在,康康學習的時候,不管是畫畫、讀課文還是算數,自己都可以說出一套一套的來。連康康的老師都說,每當講題目有些學生理解不了時,康康總能用自己的解釋,讓同學明白。

不管是看著吊燈搖晃發現單擺的伽利略,還是看著蘋果掉落髮現萬有引力的牛頓,又或是從燒水壺冒氣聯想到蒸汽機的瓦特。推動偉大科學進步的,都是好奇心引發的。

並不是說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多麼偉大,而是好奇,確實是受用一生的財富。

以後,當面對人生旅途上重重的困難時,我們的孩子不會說:前面太難走了,我不去了。他們會說:前面好像很有意思,讓我去瞧瞧吧。

希望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力所能及,賦予孩子這份寶貴的財富。讓孩子在未來,無論風雨還是陽光,都能有足夠的好奇,去生出希望,生出勇敢,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來源 | 尹建莉父母學堂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寶寶碰到它皮膚大面積紅腫、膿包,這種蟲子,夏天真的要小心
曾經有那麼幾個瞬間,我後悔要二胎了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