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以為孩子很乖巧,其實只是為了活下去在對你討好

你以為孩子很乖巧,其實只是為了活下去在對你討好

01

不被父母看見的孩子

很難在關係中看見自己

有小朋友出現的場合,總是能聽到諸如「你家孩子真乖」「寶寶,好懂事哦」「真聽話」的聲音。

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下,乖巧、懂事的孩子更受大人的青睞,因為他們讓父母覺得有面兒——「看我教子有方吧」「我們家孩子就要聽父母的」。

也有人認為,這是孩子有教養的表現。其實不然,一味的順從絕不意味著有教養,舉兩個例子:

去年某晚飯後,同事兼鄰居帶女兒小滿到小區內的小公園遛彎,小滿帶上了她最喜愛的滑板車。滑板車為小滿招來了不少人氣,好幾個小朋友湊過來一起玩耍。我和同事站在不遠處聊天。

不一會兒,傳來小滿恐懼的哭聲,同事和一位老人同時尋著哭聲跑去。原來老人的孫子想玩滑板車,但小滿自己還沒玩盡興,自然不願意給他玩,於是男孩就開始硬搶,小滿為了保護自己的心愛之物,死死握住滑板車的把手,手被磨破了皮。

老人抱著孫子說:「那是妹妹的,我們明天買一輛好不好?」男孩一邊哭,一邊死命地搖頭。

同事看著搞不定孫子的奶奶,面露難色,最終還是轉向小滿說:「在蘑菇小鎮里,小豬佩奇是不是也把蘋果分享給喬治了呢?我們小滿要向佩奇學習。看哥哥都哭了,我們讓哥哥玩一會滑板車。」

老人歉意地說:「不好意思,你家寶寶真聽話,我們家這個就不行。」

同事滿意地笑了。

小滿沒有哭,也沒有說話,只是眼裡滿溢著淚水。

同樣是去年,在上海的某咖啡館,鄰桌是一對外國夫妻和兩個五六歲的小朋友。自始至終,他們都只是低聲交談,期間兩個小朋友因為一杯聖代有了分歧,聲音稍高了一些,媽媽說:「這是公眾場合,空間是大家共享的,你們這樣會影響到其他人。」兩個小朋友的聲音立馬低了下來,開始協商誰先吃第一口,吃多大一口。

小滿逐漸學會的是「我的感受是不重要的,我是不重要的,有自己的觀點和情緒,是會被拒絕的,是不被喜歡的」,在關係中她可能會成為任勞任怨的「隱形人」。

而那兩個外國小朋友了解到的是社會規則是怎樣的,如何尊重他人。

教養是看到自己需要的同時,也能看到其他人的。

如果父母以自己為處事的出發點,不能理解和回應孩子的需要,孩子的體驗就是父母對自己視而不見,而一個不被父母看見的孩子,很難在其他關係中看見自己。

02

你以為孩子很乖巧

其實不過是對你的討好

從前,我同樣喜歡乖巧、安靜的孩子,對他們的父母更是崇拜之至。學了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之後,對於乖寶寶以及眉飛色舞地說自己小時候多麼讓父母省心的人,我都會保留一份警惕:誰知道他們內心壓抑了多少不可言說的情緒呢。

人們出生即有吃喝拉撒等生理需要,也有被理解、被認可、被撫慰等各種心理需要。人的需要被滿足後形成了人的各個面向,比如,開心的你、悲傷的你、興奮的你、抑鬱的你……這些不同面向的你構成一個完整的你。

人有著各個面向才是正常和靈動的,就像林憶蓮在《傷痕》中所唱的,可以「該愛就愛,該恨的就恨」,能夠流暢地表達自己。

如果一個人只有乖巧或快樂一個面向,這個人可能形成了自體心理學家布蘭德·卡夫特所說的「病理性涵容結構」,或者至少他的人格是僵化的。

想想我們遇到的那些乖巧的孩子,似乎都少了一些生氣和活力,像加繆《局外人》里的主人公默爾索,彷彿一切對他都無所謂。這類人貌似能涵容一切,但實質是病理性的。這個病理性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

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某些需要時,為了維持跟父母的關係,孩子就調整自己去適應關係。例如,小滿想要表達把滑板車給小朋友玩自己是不開心的,但是如果她這樣做,媽媽就會非常不高興,所以她就選擇把自己不開心的感覺留在心裡,以便維持和媽媽的聯結。

小滿似乎涵容了自己和媽媽的情緒,但實際上,她只是壓抑了自己不開心的感覺,以迎合媽媽和母女關係的需要。這樣做的結果是,小滿可能會發展出內在衝突(在人際關係里,她有表達不開心的需要,但又恐懼重複被媽媽拒絕的體驗,於是就壓抑自己不開心的感覺),並將這種衝突結構化為自己的處事原則。

這個內在衝突導致小滿用其他病理性的方式避免在意識上體驗到不開心等惡劣情緒。病理性的方式可能是「完全順從他人,以避免爭執」,也可能是「瘋狂購物」等。

這個處事原則就是「我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否則會破壞關係」。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她是那個可以被任意對待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沒有存在感」。在戀愛關係中,這個處事原則表現得尤其明顯:伴侶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只是伴侶的延伸物,或者像伴侶裝在口袋裡的寵物。

03

父母沒有給我的東西

我拿什麼給你呢

上面我們描述的是在乖巧孩子誕生記中,孩子一方做出的「貢獻」。那麼,父母一方為什麼很難涵容一個淘氣的、活潑的孩子呢?

(1)我沒有經歷過的,你怎麼可以有

人類的生活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即自覺或不自覺地重複他人的行為,這是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人在生命之初不僅模仿父母的行為,也模仿父母的態度和應對情緒的方式。

一個人如何感受和如何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前和過去與重要他人的關係體驗。

如果父母不曾得到自己父母足夠好的回應,從未體驗過被理解和接納的感受,當他成為父母時,面對孩子淘氣、不聽話等情況時就會手足無措,在無意識中選擇當年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孩子,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

(2)我容忍不了你的不乖

孩子的淘氣、活力激活了父母早年同樣的需要,但在父母的經驗里,這個需要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他們當年選擇否認、阻隔和壓抑這個需要。

當父母看到孩子這樣的需要時,彷彿如臨大敵,他們的災難感被喚醒,他們的功能性和有效性被挑戰,此時,他們只想著快刀斬亂麻地消滅孩子的需要,以緩解自己的焦慮。

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生產著乖寶寶,乖倒是乖了,就是沒了生機。

(3)我無法與你感同身受

被理解、被恰到好處地回應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且不說父母應該如何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單單是體驗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美國作家哈珀·李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寫道:「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除非你化身他本人去行走世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如果無法體會孩子內心的體驗的話,世界在孩子眼裡就是冷峻和危險的。

對於這樣的父母子女,正如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所說:「人生悲劇的第一幕,是從做父母子女開始的。」

04

被父母理解和回應的孩子

更有可能活成一個通透的人

上面以乖巧的孩子為例,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需要未能同調,即恰當的回應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各個面向的需要都被理解和回應,孩子才有機會成長為一個鮮活的、能夠享受工作樂趣和生活情趣的人。這個需要既包括快樂、愉悅等積極的情感需求,也包括悲傷、抑鬱等負面的需求。

這對父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曾奇峰說:「有一門學科叫父母,我們都需要持證上崗。」

被父母理解和恰到好處地回應的孩子,更有機會過上充實、活躍、富有成效的生活,也更有可能活成一個通透的人,就像《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赫爾克里·波洛偵探所說,「喜歡的東西就盡情享受,不喜歡的絕不容忍」。

我們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但願意盡心竭力學習如何做父母。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可以竭盡所能成為理解、涵容孩子情緒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森心理 的精彩文章:

徐勇:治療師如何面對來訪者的「攻擊」

TAG:開森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