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閑暇之旅 藝術之旅 尋美之旅 「看展覽」成旅遊熱點

閑暇之旅 藝術之旅 尋美之旅 「看展覽」成旅遊熱點

7月初,冒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中國國家博物館門前依然排著長龍般的參觀隊伍。「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鐵筆生花——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等展覽近日又點燃了觀眾的觀展熱情。

三年前,故宮博物院舉辦「石渠寶笈特展」時催生了「故宮跑」這個熱詞。隨後,深受觀眾追捧的「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趙孟頫書畫特展」、「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等,讓「故宮跑」漸成常態化。此外,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每天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排隊的觀眾摩肩接踵,常常要等上幾個小時。

「看展覽」已成為時尚休閒遊的重要內容,不僅專業愛好者,更多的普通市民和遊客也紛紛走進展館,上至耋耄老者,下到垂髻少年,悠閑地看一場展覽,接受藝術的熏陶,換個視角看生活,成為很多人享受閑暇時光的最美方式。

文物國寶受青睞

如今,一遇到有書畫等藝術展覽,故宮博物院便成了百米衝刺的賽場,人們過了午門,拔腿就沖向燕翅樓或是西側的武英殿去排隊。記得去年九月,我跑了兩次才有幸一睹《千里江山圖》的風采。第一次,我沒有做足功課,去的時間不夠早,真沒想到排隊的觀眾人山人海,一開門當天的門票就已經發完。難怪有媒體說「排隊三小時,看展五分鐘」。有了一次失敗的經歷,我開始研究觀展攻略。原來,網上有不少同好者已做出了圖文並茂的詳細攻略,告訴你什麼時間到達故宮才能確保輕鬆擠進前200名,成為第一批觀眾。我在排隊的時候,排在前面的是一對來自河南的老夫妻,他們來北京旅遊,知道故宮有這個展覽後,特意把看展覽作為旅遊的一項內容。

在參觀「趙孟頫書畫特展」時,我有了經驗,提早做了功課,計算好時間,還能趕上聆聽故宮專業人員的免費講解。我們這個臨時組成的觀展團隊中,還有幾位小學生,父母說他們正在學習書法,邊遊覽故宮邊學習名作,一舉兩得。越來越多人的興趣點開始關注各種文化展覽。以往駐足在藝術展覽前零星的小眾人群,如今早已「淹沒」在浩浩蕩蕩的觀展大軍中了。

前不久,我來到陝西歷史博物館,望不到頭的排隊長龍和故宮博物院參觀潮一樣壯觀。正在展出的陝西國寶系列特展、唐墓壁畫珍品館、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吸引著大批觀眾。我頂著烈日,排了兩個小時的隊才進館。來自山西太原的初中生林同學,喜歡讀歷史,這次利用周末時間,和媽媽坐高鐵專程來陝歷博看文物展。西安人告訴我,現在陝歷博和兵馬俑、大雁塔一樣,是最受遊客青睞的景點,西安研學之旅都把陝歷博列入其中。

藝術氣息聚人氣

近幾年,不僅故宮博物院、陝歷博這類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受到熱捧,像在美術館、文化中心這些地方舉辦的各類文化展覽,也成為人們休閒遊的重要內容。

北京媒體人王瑋是個典型的文藝女青年。她平均每個月都要看一兩次展覽,出差時也會在當地尋覓展覽。「看展覽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平時當我空閑了,在朋友圈和某些渠道知道有喜歡的展覽,我就會去看。上周末剛和閨蜜約好去今日美術館看保羅·史密斯展覽。」王瑋說,她更喜歡藝術類的展覽,比如故宮博物院的「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國家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百年展覽和梵克雅寶的展覽。

旅遊達人劉星也是看展覽的發燒友。她喜歡有文化有傳承的東西,最愛藝術和科學類的展覽。她說看展覽印象最深的是,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看達·芬奇手稿展,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達·芬奇在繪畫成就之外,還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這些手稿是「大家」最真實的佐證。

記得我第一次到深圳採訪旅遊,在遊覽了著名的錦繡中華、世界之窗和歡樂谷之後,我走進了附近的何香凝美術館、華·美術館和華僑城創意文化園。何香凝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華·美術館是國內首家以設計為主題的美術館。而創意文化園則匯聚了攝影、設計、雕塑、動漫等文化元素。那個寧靜美好的午後,我觸到深圳的文化氣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深圳看藝術展覽,體味不一樣的深圳文化,深圳國際大都市的藝術范兒日漸醇厚。

美術館、藝術館潛移默化提亮城市文化的底色。在上海,看藝術展正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生活休閑方式。「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等展覽,都是近兩三年上海的「爆款」藝術展。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劉海粟美術館、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民生現代美術館、藝倉美術館、復星藝術中心等一大批美術館的改建新建,營造出摩登之都完備的美術館體系與濃郁的藝術氛圍。

觀賞展覽享休閑

法國社會學家福勒斯代認為,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閑暇時間,一個人的休閑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看展覽當然算是旅遊休閑的方式,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增長見識。我平時工作很累,看展覽能讓我安靜下來,沉浸在展覽所呈現的那個世界裡面,我去尋找共鳴。」王瑋說。

近年來,很多人選擇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展覽度假閑暇。觀展不再是少數專業人士的文化需求,它更多的是面向普通人的一種休閑方式。文化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滲透漸深,已成為很多市民和遊客的消費習慣。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逛博物館、美術館的年輕人,不僅僅是去學習知識,他們更喜歡的是在這樣的藝術空間里,看展覽、聽講座、讀書,逛文化紀念品,和好朋友彼此分享、交流,享受這份愉悅的心情。

現在有一些遊客,去到一個地方旅遊,會先選擇遊覽當地的博物館,以此作為一種打開這個城市的方式。欣賞藝術展覽,或許是擁抱陌生城市的好辦法。電視節目《國家寶藏》播出後,其中涉及的多家地方博物館的遊客接待量明顯提升。在線旅遊網站顯示,通過「博物館」搜索國內旅遊產品的遊客上升了50%,博物館迎來了遊客參觀的高潮。無論是走馬觀花的普通觀眾,還是細細品味的專業觀眾,看展覽的旅遊休閑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歡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94歲老兵被偷40美金 原因竟是放陌生女子進家門
人工智慧課程首次進入幼兒園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