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大孝子為母守孝,墳前生靈芝,味甘如蜜取而復生
墳生靈芝
唐代大理寺直河內司馬喬卿,本性純厚謹慎,有志氣有品德。
唐高宗永徽年間,做了揚州司戶曹。
他的母親死了,他為母親守孝,悲傷憂愁,瘦得皮包骨頭。為了超度母親,他刺出鮮血寫了金剛般若經兩卷。
不久,在他為母親守墳所搭蓋的草房旁邊生長出兩棵靈芝草來。九天長了一尺八寸,綠莖紅頂,每天流出汁液一升,喝下去,味道象蜜那樣甜,今天取了,明天又生出來。
喬卿的同事幾個人都親眼看到了這件事。
【原文】唐大理司直河內司馬喬卿,天性純謹,有志行。永徽中,為揚州司戶曹。丁母憂,居喪毀瘠骨立,刺血寫金剛般若經二卷。未幾,於廬側生芝草二莖,九日長尺有八寸,綠莖朱蓋,日瀝汁一升食之,味甘如蜜,取而復生。喬卿同寮數人並目睹其事。(出《法苑珠林》)
困洞十年
東魏末年,有幾個鄴下這個地方的人,一起到西山的礦穴採掘銀銅礦石。
這天他們采完出礦洞的的時候,礦洞忽然就崩塌。(挖礦果然是件危險的事情,真是拿命換啊!)
這時有個人落在了後面,就被掉落的石頭堵在了洞里出不來。不過幸好他沒有受傷,而且在塞住礦洞的巨石,還留了一點小縫隙,稍微能見到一點外界的光線。
這人想大概是出不去了,於是就一心念佛(佛系礦工)。
他的父親聽到兒子被巨石壓在洞里的的消息,但是屍體沒辦法挖出來,而且家境窮困,沒有能力為兒子大作法會來追薦福業。
他父親於是就帶了一缽粗飯到寺廟去,想要齋請一位僧人為兒子超度。然而這些嫌貧愛富的僧人都想的是豐厚供養,因此沒有人肯吃他的飯。
可憐這位父親拿著那缽飯就痛哭了起來,這時有位僧人很憐憫他,就接受他的供養。僧人吃完飯後,就替這位被困山洞的施主誦咒祝願,之後這個人的父親就走了。
就在這同一天中午,在礦洞中的兒子,忽然見到從洞口的隙縫處,進來了一位小和尚。小和尚拿了了缽飯叫他吃,他吃了之後肚子就不再飢餓,從此就一直端坐修定。
十幾年就這樣過去了。
後來齊文皇帝即位,想要在西山造一座涼殿。石匠們就到礦洞坍塌的地方挪開了那塊巨石,竟然才發現洞裡面有活人。
於是石匠就帶他回家,他的父母驚喜異常,此後全家都修行。
【原文】東魏末。鄴下人。共入西山采銀銅。出穴未畢。而穴崩。有一人在後。為石塞門不得出。而無傷損。其穴崩處,微見日光。此人自念終無出理。乃一心念佛。其父聞子已壓。無處求屍。家又貧窶。無以追福。乃持粗飯一缽。往詣僧寺。請一人齋。眾僧多逐豐厚。莫肯為食。父持飯大哭。有一僧愍之受請。食訖為咒願。因別去。是日中。其子在穴中。忽於明處。見一沙門。從穴中入來。持一缽飯。以授此人。食訖便不復飢。唯端坐正念。經十餘年。齊文皇帝即位。於西山造涼殿。匠工除此崩石。乃見穴中人尚活。出之與歸。父母驚喜。遂闔家練行。《冥報記》
念經渡船
陳利賓是會稽人,不到二十歲時通經書選入科第,擅長寫文章,詩編入《金門集》。他任長城尉的官員,從小讀金剛經,每當遇到危險困難,多次得到幫助。
開元年間,利賓從會稽江坐船,走到東陽,正趕上下了好幾天的雨,江水瀰漫。
利賓和他的旅伴二十多隻船一齊出發,乘風掛帆。不一會,天色昏暗,風勢更猛,行到界石竇,江水擁著這些船隻順流而下,波濤衝擊,船無法靠岸,在他前面的二十多條船,都衝到竇口沉沒了,利賓船上的擺船人嚇壞了,利賓急忙吟誦金剛經。
到了前面那些船沉沒的地方,忽然有一個東西,形狀象一條赤龍,橫出水面扶著船,船順利地通過了。
大家議論說這是吟誦金剛經的功勞。
【原文】陳利賓者,會稽人,弱冠明經擢第。善屬文,詩入《金門集》,釋褐長城尉。少誦金剛經,每至厄難,多獲其助。開元中,賓自會稽江,行之東陽,會天久雨,江水瀰漫,賓與其徒二十餘船同發,乘風掛帆。須臾,天色昧暗,風勢益壯,至界石竇上,水擁閼眾流而下,波濤衝擊,勢不得泊。其前輩二十餘舟,皆至竇口而敗。舟人懼,利賓忙遽誦金剛經,至眾流所,忽有一物,狀如赤龍,橫出扶舟,因得上。議者為誦經之功。(出《廣異記》)
※民間故事:路遇白狗變方相,夜宿城外聞鬼歌,回家床下現鬼手
※神鬼誌異故事:葉限姑娘
TAG:天下奇聞異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