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老師講冬病夏治,你都get到了嗎?
昨晚7點半,辛卯老師在小道經方公開課上跟大家分享了「冬病夏治」的好多事兒。
我知道你可能很忙,錯過了分享,但是又很心急,怎麼辦?
沒關係,我貼心的來給大家梳理老師講的重點內容(其實我是被脅迫的,我怎麼可能這麼好使喚)。
1
為什麼三伏天是從第三個庚日開始?
辛卯老師說:
熟悉八卦的同學會說「庚」屬於兌卦,代表白虎,代表肅殺。這樣說是對的,但不夠形象,很多人不會理解。舉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來幫助大家理解。
空氣當中是含有一定量的水汽,而且隨著溫度的升高,空氣中所含的水汽也就越來越多。
夏至之後,雨量增多,正常的循環是水變成水蒸氣蒸騰到天上,遇到冷空氣下降變成雨,這是一個自然現象。
而在這個時候,三伏天的第三個庚日這個「庚」,它代表的是一種肅殺之氣,這種肅殺之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一絲的涼氣,這個涼氣的作用,它就可以把空氣當中的水汽給降下來。
空氣中的水氣就越來越多了,這個水又能承載熱量,所以我們就會感覺得特別的潮濕、悶熱。
另外一方面,夏至後,地球還是在持續的吸收熱量。到了三伏天,地球開始釋放地熱,這時地熱的熏蒸再結合空氣中大量的水汽,就會導致潮濕、悶熱的情況更重。
這就好比是去蒸桑拿,在干蒸房,你不會感覺悶熱,但是你進入了濕蒸房,就會感覺特別悶,喘不動氣。就是因為濕蒸房的水氣含量大,承載的熱量也就多。
我們理解好這個自然現象對我們學習中醫是有幫助的,因為自然現象的道理,和我們身體的道理是一致的。
這時,我們的身體就可以藉助「庚」這個勢,幫助我們把體內的寒邪推出去,這就是冬病夏治。
2
究竟什麼是冬病夏治?
辛卯老師說:
在我的了解中,很多人對「冬病夏治」的理解是非常狹窄的。
認為冬病夏治就是把冬天容易發作的病,比如說哮喘,咳嗽,關節疼或者是鼻炎,放在夏天治療。
實際上「冬病夏治」是個非常廣的概念,「冬病」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傷於「寒」的病。
對於「寒」,我們有兩個理解的角度:
一個是溫度上的,是溫度低的「寒」;
另一個是性質上的,是一種緩慢、停滯、衰退的狀態,這個也是「寒」。
溫度上,比如吃了冰激凌拉肚子,這個叫傷於「寒」;
而有了緩慢、停滯的性質後表現出來的問題也是傷於「寒」,比如說身體的血液循環慢了,不能順利地把熱量帶到四肢末端,我們的手腳就會覺得冷。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衰老,這個衰老所帶來的問題也叫傷於「寒」。
所以醫聖張仲景留下來的一部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不是說著涼之後才叫傷於寒,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是傷於「寒」的,所以叫《傷寒雜病論》。
我們堅定地認為《傷寒雜病論》可以治療所有的問題,如果說治不了的話,那可能就是我們學藝不精或者是患者病情太重,而不是仲景先師留給我們的著作不行。
所以我們在說到「冬病夏治」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更廣泛了,不光是指哮喘,鼻炎,咳嗽,關節疼之類易發於冬天的問題,只要是功能弱,亞健康都可以理解為寒氣太重,都可以在這個三伏天進行冬病夏治。
藉助三伏天的陽氣,破一下身體的寒氣,恢復一下脾胃功能,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準備好在三伏天給自己來場寒氣大掃除呢?
比如偏頭疼、哮喘、腳氣、膝蓋發涼、風濕、痛經等等,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在三伏天進行冬病夏治,具體方法是什麼,我們繼續往下看!
3
冬病夏治可以選擇三伏貼配合三伏灸
辛卯老師說:
說到三伏貼,它的作用相當於給我們身體補充陽氣,這和艾灸是一個道理。
但是三伏貼和艾灸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三伏貼給身體補充陽氣的力量相對弱,但是弱有弱的好處。
我們說「寒」代表的是一種停滯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容易導致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停滯久了,就會導致虛熱。
舉個例子,比如沼氣池,在密閉不通的環境下無機物轉化成了沼氣,產生了熱量。
放在身體上也是如此,氣血停滯久了就會產生虛熱。
如果在破寒的時候,使用方法不當,可能就會導致虛熱更重。
而三伏貼在破寒的時候就相對溫和一些,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它對津液的消耗相對少,不太容易出現上火的表現(不太容易上火不是說不喝水,還是要注意補充水分的)。
對於虛寒比較重的問題,比如鼻炎、哮喘,解決起來往往就很難徹底,所以我們說三伏貼要連續貼好幾年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等那麼長時間,我們可以同時配合著三伏灸,破寒的力量就更大了。
在此給大家推薦三個穴位。第一個是中脘穴,第二個神闕穴,第三個是關元穴。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梳理的內容,當然由於篇幅的原因,很多治病小故事和辛卯老師對網友的解答不能一一為大家呈現。
不過沒關係,我們會一直為你保留上課內容,歡迎你來關注小道經公開課,講過的內容可以反覆收聽哦~
特別提醒:
小道經方視頻以及文章只做教學指導,不針對具體臨床治療,如果有需要請諮詢經方醫生。
更多中醫·養生內容歡迎關註:小道經方
系統學習小道經方課程:優酷搜索「小道經方」小道經方QQ群: 21535031
※51歲張宇宣布無限期停工:身體撐不住,才最扎心
※望而知之,是怎麼做到的?
TAG: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