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四大名綉了解一下?

傳統四大名綉了解一下?

中國 · 刺繡

刺繡,又名「針綉」,俗稱「繡花」。

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手工工藝品之一。

以綉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

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

以綉跡構成 紋樣或文字,

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古代稱「黹」、「針黹」。

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刺繡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

對於中國刺繡,你了解多少呢?

你知道四大名綉分別是什麼嗎?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就是,

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四大名綉。

蘇綉

蘇綉,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關於蘇綉製作的記載。

蘇綉以「和色無跡、均勻熨貼、絲縷分明、毛片輕盈鬆快」聞名。而她最值得一提的特點是「平、齊、和、光、順、勻」。綉面平整舒展,用針細巧,綉線精細,色彩清雅脫俗。

蘇綉主要採用可以劈絲的天然蠶絲線,由於絲線粗細不同,更容易刻畫出生動活潑的細節,達到令人驚嘆的藝術效果!讓人嘆為觀止的蘇綉雙面綉,同一塊底料正反兩面,輪廓完全一樣,圖案細膩精湛,體現了蘇綉技藝的最高水平。

▲薛金娣的工作照

清代,蘇綉藝術在針法、色彩圖案諸方面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與中國文人書畫媲美爭艷。在今天的蘇綉市場上,薛金娣的仿古文人畫綉以「細、藝」見長,獨具代表性。她的成名作仿古《搗練圖》耗時三年有多,其價值已經超過人民幣四百萬元。憑藉這幅利用刺繡仿畫的《搗練圖》,薛金娣獲得中國民間藝術的最高獎:2011年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事實上,薛金娣的許多蘇綉佳作已經被世界各地的藏家看中,其中長28米,高3.5米的《金魚》為澳門新葡京大酒店收藏,《孫中山素描繡像》被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收藏,一些英國政要也紛紛收藏了薛金娣的作品,民間藏家更是求之若渴。

粵綉

粵綉,也叫「廣綉」,是以廣東省潮州市和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包括「潮綉」和「廣綉」兩大分支。

粵綉其特色是: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綉工多為男工所任。

據史料記載,唐代的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廣東南海縣一位名叫盧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塊一尺左右的絹面上綉出七卷《法華經》,從此粵綉名揚天下。

▲清晚期粵綉:百鳥圖鏡心

粵繡的使用題材相當廣泛,也有獨具一格的嶺南特色。比如龍、鳳、牡丹,百鳥朝鳳、南國佳果(如荔枝)……等。

粵綉還是廣受海內外歡迎的「國禮」。僅1979-1981年間潮州刺繡品為國家提供出國展禮品達到250件(套),其中僅潮綉廠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極高讚譽。

如今也是國家領導人贈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綉曾亮相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以及1923年的倫敦賽會上,獲得極高的評價和稱讚!由於各種原因,曾經輝煌的粵綉日漸式微,後繼乏人,被稱為「漸漸消逝的美麗」。以至於現代精品極少,工藝精深的綉娘則更少,粵綉已成「絕藝」。

湘繡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起源於民間刺繡,已有2000多年歷史。

湘繡以中國畫為神,以針代筆、以線暈色,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形成了自身獨特風格。湘繡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尼綸等為原料,配以各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構圖嚴謹,形象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這些都是湘繡的突出特點,使之具備極高的藝術價值。

雙面全異綉「花木蘭」綉屏,取材於《木蘭詞》中的名句。一面繡的是「萬里赴戎機……寒光照鐵衣」,另一面的繡的是「當窗理雲 ,對鏡貼花黃。」靈動逼真,實在令人拍案叫絕!

如今,湘繡作品仍是以各種方式得以傳承,人們打破已有的傳統,撕開千篇一律的面紗,撐開路徑,探尋如何走出狹小封閉的發展循環,樹立當代「保護、傳承、創新」的新理念,讓非遺湘繡藝術「活」在當下濨養生活。在引領湘繡傳承的同時,不只是形而上的設計追求,更是人文心靈層次的探究。

蜀綉

蜀綉也稱「川綉」,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蜀綉是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最早可上溯到與中原夏朝文明同時代的古蜀三星堆文明。最早的記載出現在西漢,當時工藝已相當成熟。

蜀綉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共122種,針法講究"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綉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綉屏,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

蜀繡的內容從自然、動物、人像、神話,到吉祥圖案應有盡有,用於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它亦是一種藝術創造,其畫稿從國畫到油畫,皆可綉繪。

▲蜀綉代表作:《芙蓉鯉魚》

現今於人民大會堂四川廳陳列有「芙蓉鯉魚」、「萬水千山」等多幅蜀綉作品。二十世紀就已有「海棠鯉魚」、「白孔雀」等作轟動歐美各國,於博覽會上大放光彩。

刺繡,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開始時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綉在服裝上。即使在如今機器水平相當發達的情況下,這種獨特的手工藝術仍是無法被取代的。

·END·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向上滑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鏡造物 的精彩文章:

做區塊鏈很難?玉雕環鏈工藝才更難!

TAG:心鏡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