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瑪莉亞」降臨!那麼,它到底是「颶風」還是「颱風」?
這幾天,8號颱風「瑪莉亞」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看看7月11日的這組數字 ?
12時,「瑪莉亞」減弱至強熱帶風暴級,10級,8米/秒,978百帕,位於福建閩清境內;
14時,「瑪莉亞」減弱為熱帶風暴,8級,20米/秒,990百帕,位於福建南平境內……
雖然兩個小時的間隔,先是減弱到強熱帶風暴級,然後再減弱為熱帶風暴;但終究都是狂風咆哮,來勢兇猛!
那麼問題來了!颱風「瑪莉亞」究竟是Typhoon Maria還是Hurricane Maria,是不是又傻傻分不清?
颶風,英文--Hurricane,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區將強大而深厚(最大風速達32.7米/秒,風力為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也泛指狂風和任何熱帶氣旋以及風力達12級的任何大風。
颱風,英語--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其實,這二者的差異十分細微。從本質上來講他們是一個東西,都是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名字的不同不過是由於出生地不同。所以,hurricane和typhoon是一對異地的孿生兄弟。
來自中國氣象局的兩句話道破天機:
「在北半球,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到格林威治子午線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氣旋稱之為颶風,而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颱風。一般來說,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颱風。」
不過其實hurricane和typhoon只是三胞胎中的兩隻,另一個兄弟叫cyclone,旋風,出生在印度洋上,熱帶氣旋要達到12級以上才能被冠為「旋風」。
下面這張來自紅十字會的圖讓你一秒將這三胞胎區分開來:
因此,一般發生在我國的氣旋都是颱風。這次的「瑪莉亞」也自然屬於颱風,typhoon。而時不時攻擊大洋彼岸美國的氣旋便是颶風,hurricane了。
颶風的破壞性家喻戶曉,而hurricane這個詞本身就已經是殘暴的代名詞了。Hurricane一詞源自Huracan,是瑪雅人的雷暴與旋風之神,也是當時大洪水背後的操縱者。不過,颶風並不是百害無一利。它動勁那麼大,僅一天內形成的能量就足以滿足整個美國約六個月的用電量。看來,大自然才是真正的造物主。
Typhoon一詞則來源於Typhon,希臘神話中怪獸般的巨人,是萬魔之父,與猙獰的颱風相提並論再合適不過。颱風的中心風力一般為11-13級,強颱風為13-15級,而超強颱風為15-17級。今年的颱風「瑪莉亞」屬於超強颱風級,其狂暴程度讓人實在難以想像。
GIF
GIF
颱風如何命名?
這回的颱風「瑪莉亞」好像有個大眾名?2000年的13號颱風也叫這名字,今年的又是瑪莉亞?
原因是這樣的:颱風一共會影響到14個國家,每個國家可以為颱風起10個名字,所以颱風的命名都會從這140個名字里來選,名單會定期做刪減、補充。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颱風名字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和海棠。
但是,如果哪次的颱風給當地造成了特大災害,該颱風的名字就很有可能會從名單中踢走。大概一來要將這個名字視為颱風的專有代名詞,載入史冊;二是從迷信的角度來看,除名可能也是為了防止以後同名的颱風破壞性同樣大。
同時,颱風、颶風的命名在歷史上也很有爭議。
起初,這些熱帶氣旋都會被冠有女性的名字。這次「愛麗絲」給美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下次「芭芭拉」 又讓墨西哥受到了重創,頓時千千萬萬叫「愛麗絲」和「芭芭拉」 的姑娘都躺槍了,歧視感顯而易見。
所以,後來越來越多的民眾們開始高呼反對用女性的名字命名颶風,據說抗議信都快把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淹沒了,這才有了如今男女名字交替使用的熱帶氣旋命名系統。
那麼,既然「瑪莉亞」這個名字聽起來這般淑女,就請颱風「瑪莉亞」儘可能地溫柔以待我們吧。
編輯:楊鑫
實習生:鄭雲瀟
來源:中國氣象局、新華網、紅十字會、中華網,維基百科
※「10個孩子因吃荔枝死亡」刷屏,醫生說出了真相
※中國球迷點贊日本隊引起日媒關注,日本網友回應:下屆世界盃我們一起!這就是足球的魅力!
TAG:中國日報 |